关于起凤山甘氏宗祠考
然而,根据史料记载甘文林(1719年-1789年),字笔峰,号鹿圃,四川省邻水县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三甲第93名进士(1760年),时年40岁,候选知县。乾隆35年[1770年]分签掣河南南阳府桐柏县知县;46岁,任贵州平越县知县降调,引见仍以知县用。乾隆43年【1778年】正月分签掣广东肇庆府广宁县知县;卸任回家后,长期讲学。著有《鹤鸣堂文稿》。年七十乃以疾卒
再考《甘氏家谱》永儒公之子,氏刘,子镇福,无嗣;永信公三子镇链;可靠的时间是其堂兄镇瑞,生于雍正丁未【1727年】;镇瑚,生于雍正甲辰【1724年】。由此可以推断镇福、镇链二公应为雍正年间出生;与文林公(1719年-1789年)乃同一时代人。由此可见文林公写《乐捐祠堂基地记》从落款来看应该在两个时间段:一、乾隆年间中进士还未赴任贵州知县前,也就是1760年至1766年之间;二,在文林公卸任回家后,得知此事后,写的,时间应在1780至1789年间。还有一人写过《甘氏修建宗祠小引》清,朱焕章,此公无考。
有关甘氏宗祠的修建、竣工,没有被任何资料详细提及,难道甘氏宗祠在修建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文林公在得知镇福公捐地写了《乐捐祠堂基地记》时间在1760年至1766年之间或在1780至1789年间,而目前资料记载镇链公筹修完成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镇链公也近一百岁了,而文林公已去世28年了,捐地到修建完成经历了近六十年或三十年;其中原因目前有待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