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郭姓网 > 郭氏源流 郭氏源流

平潭塘屿南寮郭氏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郭姓展区


 


位于平潭县南部,东濒台湾海峡、南近莆田南日岛、西面隔海与福清东瀚相望,北与草屿邻岛、敖东钱便澳相距,古曰:“塘山”,南、西、北各有客船通往,自古与文献名邦莆田有渊源,平潭地方兴化调,与县内民间接触 “拱伴娃”(平话)交流。塘屿南寮郭氏境内天然良港南中澳是省政府和南京军区批准的台轮停泊点,海底电缆,通讯网络配置齐全,为平潭县对台开放的重要窗口。塘屿水产资源丰富,盛产紫菜、石斑鱼等贝类,养殖海带、鲍鱼。南端海边,远眺象天然的裸体石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海坛天神”,村里至今还保留着民族风俗习惯与特色,众称“十八怪”。

本族卜居于塘山南寮,现南海乡塘屿南中行政村,北有大山顶,南有石古兜,东有上下坪。始祖徙斯地至今不知凡几世也,然年湮代远,尝无谱以联属之。考南楼底澳祖茔碑碣:“明莆贤南·郭公之墓·丙戌冬立”(释:明朝,莆原藉,贤南名字,或“贤”名字?“南”职务,如:南京御史);另一,“皇清·塘山·顕考盛长郭公·顕妣孺人周氏·暨长男振若·寿域·乾隆岁次乙卯(1795年)仲春吉旦·孝男振春、良、发、振瑞、顺、玉仝立”。塘屿南寮郭氏两座坐北向南,后受民建影响,于公元一九九二年七月移葬本山澳峅,坐东北向西南。




询岛内之诸姓老辈传曰:郭氏始迁祖明朝为巡抚,郭公官场失意,避祸弃官远遁,与世俗划清界线,随身带家眷与一名顾姓书保等物品驾船岀洋隐退,得遇福清境外“小琉球”,四面环海,山明水秀,遂卜居焉,命该岛屿为塘山,从而郭家与顾氏浮游于汪洋大海上,成为第一“海岛流人”数百年。至今两族人口发展接近,还保持着特别密切友善及流传,以同族的待遇相互往来,特见亲睦。

现居住南中郭氏后裔说:历史传闻祖公墓是瓷棺,内有陪葬官印珍贵等物品,郭氏数座墓葬被盗后,发现虚饰之辞。共和国岁次壬申(1992年),郭氏裔孙移葬“明莆贤南,郭公之墓”时,其内也是空的,族众不信加挖近两米深度,还只有一块碑石文,是否“衣冠冢” 或早年被盗,现无法考证。但他的子孙从不忘记他们的根源,历史上所用扁担、布袋等物品都记载着“太原”二字,未站立的祖宇门联上石刻着:“铭记太原传轶事,中兴郭氏振家风”。“南寮繁衍子孙孝,塘山开基后代贤”。旧祖宇早年为“建兴堂”,内有族人信仰道教,天、地、水三官大帝祀奉,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莆田《郭氏世庆志》载:“旌表孝子廷炜公,盖从光州三迁而始入莆也。唐咸通间,嵩公避难,从王想慑令长乐,家芝山,地名郭坑,是为闽始祖后三世。梁开平间,唐明贤侍郎恂公,弃官絜二子,访何仙迹,因家仙游大蜚山下,地名郭宅宫,是为仙始祖后十二世。宋咸淳间,惟高公迁莆,家魏塘境,地名郭埭,是为莆始祖”。

《郭氏入莆溯源考略》:“从入闽十四世祖郭惟高迁入莆田伊始,逐步向山区、平原、沿海或岛屿各地繁衍生息。在莆田几乎每个乡镇都有郭氏族人,其中较为集中的人口数较多的地区,大约是涵江白塘、江口、秋芦、白沙、大洋、西天尾、莆田市区、新度、黄石、北高、笏石、东峤、平海、埭头、南日、月塘、山亭、常太、华亭灵川以及城内外的七步、书仓巷、北磨、南箕、拱辰、东门兜等等,其它地方也有零星散落,分布广泛。”

塘屿郭氏家族世守渔耕,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现有十来户,四十余人口,有迁居城关一户,莆田一户,海外意大利国一户。今传“耀”字辈。

原表讳:兰桂腾芳

现表字:智勇耀祖威,德高扬家风。

   讳字:盛世业兴旺,辉祥添富贵。

关于塘屿南楼底澳郭氏祖莹“明莆贤南·郭公之墓·丙戌冬立”,据塘屿前辈(包括异姓)传曰,碑文记载与迁徙口传时间有所融合, “丙戌”可能明末清初年第一个六十甲子中的丙戌(公元1646年)。如果先祖年龄按六十岁计之,公生于明朝万历年间,传承约十五代,塘屿郭氏家族虽人丁繁衍缓慢,但宗风祖德,功勋业绩青史流芳。

 

岛上村里民间风俗及特色:

1、裸石男女睡一块(海坛天神既有男性特征亦有女性特征)

2、如厕粪池不见怪(现在偶尔见到的粪池就是当时的厕所,几乎是露天的,以前是一排排集中在一起,成为粪池群----粪池兜。)

3、小脚女人先生态(清朝末年的女性为了表示自己是纯小姐型,特意把脚用布条往死里扎,扎成拳头一样的小脚,走起路来像古时候私塾先生的姿态,优雅的很。)

4、女人头上垒一块(解放前出嫁的女人,几乎都保留旧习俗,头盘发髻,发髻上插有很多的金叉银针或金树银花。)

5、姑娘不嫁他山寨(以前村里的姑娘几乎不往外嫁,如果外嫁那就是大逆不道,算得上离家出走。)

6、马桶摆在大门外(以前,家家户户没有卫生间,夜间用的是木头马桶和瓷器夜壶,白天清洁后就摆在门外晾晒。)

7、红妆娘子老太太(之前,村里的老女人大多都喜欢穿红色服装,尤其是逢年过节更是红彤彤的一片。现在,那些锣鼓队、腰鼓队的服饰就是延续这种习惯。)

8、宽大筒裤细腰带(解放前男男女女都是穿宽大的竹筒裤,裤腰特别宽,需要折一大折别在腰边,然后用细毛线当裤带紧紧绑住。)

9、平潭地方兴化调(这个岛上的居民全部属莆仙语系,自古与文献名邦莆田有渊源。)

10、不叫爸爸叫外号(很多家庭的孩子,为了吉利,把父亲叫做阿舅、阿叔、阿伯等等,有点甚至叫绰号阿头、阿尾、啊利等等,就是不叫爸爸。)

11、男女腰佩水烟袋(古时候这里的很多女人和男人一样都会吸水烟,手提竹制、特制的水烟筒,腰佩针绣、漂亮的水烟袋。)

12、滑滑坛边话二赛(滑滑坛在深水码头西北面,是很陡很滑的山坡,传说有个外地人在村里被抓奸,村里人用麻袋把“二赛”装起来,然后往滑滑坛滚下去,直到他跪地求饶。)

13、南兴灵签众人拜(南兴祖庙有30首签诗,雕刻在庙内墙壁的右侧,不仅签诗的内容深奥,而且寓意深远;众多信士确认灵签不仅能高瞻远瞩,而且能运筹帷幄。)

14、人抬菩萨过火海(尤其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元宵夜以及总元宵二十夜都要抬着菩萨过火炉,尤其要邀请新郎官上阵。)

15、老鼠尾巴特色菜(这是一道高级特色菜,是紫菜的一种,在收成的时候直接在礁石上把它搓成老鼠尾巴似的,然后经过相当的厨艺加工,特别好吃。)

16、一井一村一水脉(南中村的所有自来水来自湖头一个普通的水井,水源相当充沛,水质好,非常难得。)

17、石板封顶够气派(上世纪90年代,村里大多石头楼房的楼层都是用石板条作为水泥板封顶的。)

18、海底古树真能耐(台风后,逢初三、十八最大潮,海底可以挖出很多树头、树根,可见1604年此处曾因地震而下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