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米姓网 > 米氏源流 米氏源流

米姓来源一说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米姓展区
米姓来源说

          湖南洞口洪崖后裔三十四代孙 米久伙

考古帝王,因人封地,因地赐姓,或因官职而姓,而姓氏遂繁荣兴旺;就如一棵大树,不断地生长,不断地分枝,但还是归根一处,原来都是同根生。我米姓立姓以来,时四千余载,历史悠远。为记叙周祥,为清醒脉络计,特分述之。

姓:来自母系社会,氏:来自父系社会。古有五氏,在神龙氏炎帝灭落,由五帝之首黄帝统治中原,发源于陕西西北,以游牧为生。南方炎帝灭九黎,然后,炎帝、黄帝阪泉之战,炎帝战败议和。炎帝率部落南下,黄帝统一中原。五帝之首黄帝、姬姓、号轩辕,居有熊、发明石器,造舟、车、弓、矢,染五色衣。正妃螺祖,养蚕织布,生儿子玄器(居杏阳),昌意(居若水)。相传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赐12姓,黄帝传位给孙子颛顼。昌意,螺祖的小儿子,戍守西域,娶蜀山氏女子名昌朴,为正妃,生儿子穷禅,禅不继帝位,但他的五世孙舜继帝位。颛顼,也是昌意的儿子,号高阳氏,相传颛顼有27个儿子,8个儿子称“八恺”,其中一个儿子叫称,称生卷章。“八恺”及其后裔在夏、商、周时期都官居高位,尧时重用“八恺”。火正之职一直由吴回及其后裔担任。颛顼传位给堂侄帝喾。帝喾,号高辛氏,帝喾是玄器的孙子,娶了个女子生挚,娶了个陈峰氏女子生放勋,帝传位给挚。治理不好,而放勋继位,放勋就是尧,帝喾还生了8个有名的儿子称“八元”,在后期统治中占有重要位置。帝尧时,大地洪水泛滥,传说是共工氏作乱造成,确定一年366天,明确春、夏、秋、冬。农业得到发展。鲧治理洪水。尧生太子丹朱,传位给舜。

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瞽叟,叟的父亲叫桥牛,牛的父亲叫句望,望的父亲叫敬康,康的父亲叫穷禅,禅的父亲叫颛顼。至舜时,洪水还没有得到治理,鲧被杀,由其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获得巨大成功。鲧采用堵的方式治理洪水,禹采用疏的方式把洪水放归大海,禹深得民心。舜帝南巡,带着他的宗亲族人溯湘滞留长沙,舜死在零陵(今湖南永州)九嶷山。生太子商均,传位给禹。禹,名文命,称夏后,禹是颛顼的孙子,治理洪水有功,深受人们的爱戴,传位给儿子启,由此进入奴隶制社会。皇位世袭,禹接位于公元前二十二世纪。从黄帝到禹,都是黄帝后裔,只是国号不同。

米姓是吴回的后裔,也就是说米姓系祝融氏后裔,不是重华的后裔,重华只能是米姓人的叔祖,只能说同属颛顼后裔,舜时期是吴回及其后裔担任火正职之时。再则祝融氏南下是在炎帝之后,舜帝之前,舜帝没有担任过火正之职。

公元前十六世纪,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十七代,约五百年,此期有了文学,甲骨文。另说是黄帝儿子仓颉创造文字,代替以绳记事。

夏是颛顼的后裔,商、周是帝喾的后裔。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以文王名义讨伐商朝,灭商后建立周朝,再一次重新分地封诸侯,各诸侯都想称霸统治中原。周成王时想向南扩展,封鬻雄后裔熊绎,赐以子男之爵位,封地五十里为楚,与荆蛮部落人群融合,并不断南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创楚人的基业,建立了楚人的信史时代。初始的楚国,方园不过百里,但随着先人的不断开创和发展,楚国的文化地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的第一大诸侯国。

颛顼后裔吴回,在帝喾时期与兄重、黎住在一起,重的后裔封在程地,所以重的后裔姓程,黎的后裔姓黎。重司天,黎司地,身居火正之职,很有功绩。帝喾赐重、黎为祝融氏。共工氏发动叛乱,帝喾派重、黎诛伐之,因没有斩尽杀绝,帝喾于是在庚寅那天诛杀重、黎;仍让他们的弟弟吴回继任火正之职,仍为祝融氏。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昆武(苏、顾姓始祖),参胡(黄姓始祖),彭祖筏铿封于彭(彭姓始祖),传说彭祖八百余岁,道教创始人。会人(秦始始祖),曹安(曹姓始祖),晚子季连(米姓始祖)。连生附沮,沮生穴熊,穴生鬻雄,为文王师,死的时候还比较年轻。雄生丽,丽生狂,狂生熊绎。熊绎被周成王封楚,为今长江洞庭湖一带。守护中原南方边关,也有人称楚国为南蛮。

熊绎生熊艾,艾生熊里且,里且生熊胜、熊扬;扬生熊渠,渠的三个儿子都已封王,很得江、汉之间的百姓拥戴,势力渐起。至熊通楚武王,地域不断扩大,到熊楚庄王时(公元前614年),势力强大到问津九鼎,秦沦为诸侯;至熊珍楚昭王时已是中原老大,黄河以南都属楚。公元前279年,秦国米戒及后裔挂帅灭楚,原先,秦楚两国相互通婚,以稳固江山的需要,秦襄王与楚怀王为亲表兄弟,邀楚怀王赴秦共商国事扣留楚怀王开始,历经58年,于公元前221年,楚亡,秦统一中原。秦吸取过去经验,不设诸侯而设郡,权力归中央集权制,所以楚国沦为楚郡。楚国近千年历史,近40代帝王,曾经称霸中原,为战国七雄之一。楚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米姓文化的发展。

秦统一中国,乃易芈为米,故米既古芈。秦亡,汉朝统一中原后,在吕后时期,为统治需要,将在楚米姓及米姓分族,屈、景、昭贵族迁至关中(今陕西)。

关于米姓的来源,我不赞同其他的说法,从昌意开始及至米姓祖先多为武将,长年戍守边关,所谓昭武九姓应是陆终后裔。

从现代米姓居住图看,大部分住在山区或深山老林。俗话说,入境随俗,融入当地民族,这是很自然的事。

远的不说,有文字记载的春秋,楚国强盛时期,疆土不断向四周扩张;楚威王时驻扎在西部(湖南阮陵)的将军庄骄奉威王命令率兵向西挺进,经过贵州,直至云南楚雄,楚亡后,这支军队不断返回到原地,为保全生命与秦议和,保持原有地位。这些军人的后裔融入当地民族、彝族米生,在楚雄以南直至印度边界。有的已改为他姓。

四川米姓大部分都是雅公后人迁入,由于元、明、清时期战争导致该地人口骤减,整个国家人口由东往西迁,江西的人迁往湖南,湖南的人迁往四川、贵州。陕西米脂县米姓人应为雅公后人。

再说一个更近的,我洪崖公后裔十二世孙米群成,与我湖南洞口和隆回始祖君达是亲兄弟,是十一代国珠的儿子。能文能武,志气远大,举义旗兴兵反对元鞑子,得到天下普遍响应,对当时反元影响重大,最后兵败,隐入靖洲刀背寨,在靖洲纳四房郑夫人,为躲避元朝诛灭,改米姓为粟姓。现在郑夫人的后裔散居在湖南怀化靖洲、会同、通道及湘西部分县一带。这些姓粟的原是姓米人,多次想要返归米姓,一直未能如愿。米君成告老返回原籍,佳城筑在堂夏坪。

米姓人都是有血性的,不管身在何处,他们爱憎分明,爱民族、爱国家、更爱自己的家,负责任,敢担纲。由于祖先大部分属武将,长年戍守边关,易被奸臣陷害,而战场上打败被俘也是常有的事,身处逆境,生活条件艰苦,他们以及他们的后裔能吃苦耐劳,性格刚毅,忍辱负重,但是他们虽身在关外,仍心系家乡,矢志不忘祖先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