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人雷抒雁
时间:2021-2-04 来源:家谱馆雷姓展区
雷抒雁(1942年8月18日-2013年2月14日),陕西泾阳人,当代诗人、作家。196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其成名作是纪念张志新而写的长诗《小草在歌唱》。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2012年5月任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并担任中国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诗刊》社副主编、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先后出版诗集《小草在歌唱》《父母之河》《踏尘而过》《激情编年》等,散文随笔集《悬肠草》《秋思》《分香散玉记》等。获得过各种文学创作奖,并有多种文字翻译诗作发表于国外。2013年2月14日,雷抒雁逝世,享年71岁。
简历
1942年8月18日(农历七月初七),出生于陕西泾阳。
1962年,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
1967年,大学毕业,适逢“文革”,延至1968年离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62师部队农场“接受再教育”。
1970年5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62师政治部宣传干事。
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2年,调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任编辑。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1年,转业至中国工人出版社,历任编辑、工人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主任、办公室主任等职。
1993年,调《诗刊》社任副主编。
1995年,调鲁迅文学院任常务副院长至2004年退休。
1997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2年4月25日,在中国诗歌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会长,并担任中国作
协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
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
个人荣誉
获奖
诗作《小草在歌唱》获1979年至1980年青年作家优秀作品奖。
诗集《父母之河》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奖。
诗集《青春的声音》获1998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
《历史,不会忘记》获人民日报征文一等奖。
2003年,获诗刊文学奖;
2004年,组诗《明明灭灭的灯》获人民文学奖。
曾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2010年“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意、韩等多种文字。
有作品入选大、中学校教材,并被选进中、高考试卷。
代表作《麦天》被引用于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
代表作《彩色的荒漠》被引用于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散文阅读。
因病去世
我国当代杰出诗人、作家雷抒雁同志,于2013年2月14日凌晨1点31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
雷抒雁同志196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任《诗刊》社副主编、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2012年4月25日在中国诗歌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会长。
雷抒雁同志曾出版有诗集《沙海军歌》、《漫长的边境线》、《云雀》、《春神》、《绿色的交响乐》、《跨世纪的桥》、《掌上的心》、《时间在惊醒》、《雷抒雁抒情诗百首》、《小草在歌唱》、《父母之河》、《踏尘而过》、《激情编年1979-2008》等;散文集《悬肠草》、《秋思》、《写意人生》、《丝织的灵魂》、《与风擦肩而过》、《雷抒雁散文随笔》、《分香散玉》、《舌苔上的记忆》、《答问》等14种。史学研究著作有《还原诗经》、《国风》等。获得过各种文学创作奖,并有多种文字翻译诗作发表于国外。
雷抒雁同志从1979年到2012年持续33年的诗歌文学创作,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共鸣,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在一个当代诗人心灵中激起的思想和情感的强度、深度和广度。雷抒雁的创作以诗性的语言刻划着这个时代人们的生命欣喜、忧思和智性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