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郑姓网 > 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

宗祠陵园-郑玄墓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郑姓展区
郑玄墓位于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双羊社区后店村西,又称郑公墓。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春,袁绍命其子袁谭逼郑玄随军,行至今河北大名东病故。初葬剧东(今青州市郑母镇)。后因墓坏,归葬故里。原封土高6米,1993年为砌护墙。

郑玄墓位于山东省高密市双羊镇后店村西,又称郑公墓。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春,袁绍命其子袁谭逼郑玄随军,行至今河北大名东病故。初葬剧东(今青州市郑母镇)。后因墓坏,归葬故里。原封土高6米,1993年为砌护墙。  

郑公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有通德门、享殿、配殿等,规模颇大。后几经毁坏倒塌,历代多次重修重建。建国后,于1987年重修,1993年修缮,筑院墙环绕。院内有祠堂3间,高8.1米,长9.6米,宽5.7米,砖石结构。从地面到祠宇门口筑有台阶,内有泥塑坐像。龛门上方横批为“海岱宗师”,左右楹联为“含海岱之纯异,体大雅之洪则”。祠东南有亭,内立1987年修缮郑公祠碑。祠前石碑两座,东边一座是金承安五年重修郑公祠碑,额头篆刻“大金重修郑公祠记”,记述郑康成简历及其功绩;西边一座是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重修郑公祠碑。

郑玄晚年为袁绍所逼,被迫随军,病逝于元城,初葬剧东。关于剧东旧葬地,《齐乘》卷五云:“剧东旧葬地,即今益都府东五十里郑墓店也。因高密有郑公乡,土人讹为郑母云。”《山东通志•古迹》:“益都县,郑康成旧葬处,在县东四十里郑墓店。袁绍屯官渡,逼康成随军,不得已,载病至元城卒,葬于剧东,即今郑墓店也。” 今按:郑墓店,后讹为郑母店,1948年解放后仍沿俗说,称为郑母,先为郑母区,后为郑母公社,1984年建郑母镇,镇政府驻郑母。郑母镇属今青州市(原益都县),位于益都镇东20公里,香山西南,康浪河北岸。郑母又设东郑、中郑、  

郑三个村,郑玄旧葬处在西郑,当地老人尚能指出墓之所在位置。此处古称剧东,是因汉初设剧侯国,治所在今山东昌乐县西,东汉改为剧县,而郑玄旧葬地在剧县东部,故称。剧东郑玄墓后坏,归葬高密。《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四引《高士传》曰:“袁绍屯兵官渡,谓玄随营,不得已,带病至魏郡元城,病笃卒,葬于剧东,后以墓坏,归葬之砺阜,郡守以下者千余人。”砺阜在高密县西北25公里。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高密县志•杂稽志•古迹》:“郑玄墓,县西五十里砺阜山之南,其祠即在墓前,墓距山约六七里。唐贞观中禁樵采,冢树多异常,以为当时门人所植,明正德辛未戕于流贼。”今按:郑玄墓在今高密市西北双羊镇后店村,北有砺阜山,西北临峡山水库。具体位置在后店郑公祠北10米处,原有封土高约6米,1978年被当地群众挖土取平。据说当时曾发现一墓室,砖砌筑,内无尸骨,只有石釉瓷碗2个,陶盆一个。墓室两侧各有小龛1个,用砖镶嵌。墓前有碑1座,现俯卧在祠东北10余米处。康成墓西北里许,有康成之子益恩墓,再西北里许系康成八世祖郑崇墓。郑公祠西10米处,有康成之孙小同墓,封土已死。现墓前所立碑,书“汉郑康成先生之墓”,为清乾隆十四年七月高密县令钱廷熊立。墓旁还竖有山东省人民政府1992年6月公布的“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