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建设动态 建设动态

寻根路上的惊喜——家谱馆助力铁门杨氏寻根联谱记

时间:2022-9-13 来源:本站综合

寻根路上的惊喜

——家谱馆助力铁门杨氏寻根联谱记

铁门杨氏19世、杨端嫡传42世孙 杨德寿

我杨氏族人,在2018至2021年纂修期间,依宣统三年原创谱记录为依据,结合相关碑文,查清了三始祖讳字长明、次清、三白,且考证清楚始迁时代为明成化年而非洪武年间。始祖根在哪里,根据原创谱关于始迁时代和地域之不同说法,仅推测为新安李村铁李沟,再推至山西洪洞大张堡,推测为现今的张堡村。该村位于临汾市尧都区,距洪洞县约20里。计划适当候拜访此地、寻根问祖。

2022 年5月底,本人将去年12月印刷的洛阳市新安县《铁门杨氏族谱》捐赠给“老家河南家谱馆”,并将魏怀习馆长等加为微信好友。

8月23日上午,母亲在洛阳市中医院因肠梗阻术后康复期间,河北廊坊警察大学杨涛宗亲打来电话,他在“老家河南家谱馆”公众号上,看到了《铁门杨氏族谱》谱序和凡例,认为铁门杨氏可能与天津瀛西杨氏有关,于是通过魏怀习馆长知悉我手机号。杨涛宗亲在电话中讲到,新安铁门杨氏可能是天津瀛西杨氏分支,建议详细考证。我意识到与铁门杨氏的祖源有关,意义重大,简单沟通后加上微信。

杨涛宗亲在和我通话前,已经和天津瀛西家族杨学明宗长进行了交流,初步判定和北京的杨明杰宗亲、山东滨州的杨新华宗亲及其家族有关,并给我介绍了北京的杨明杰宗亲(原藉山东无棣),他们一支族谱上有“清、明、亮”,因为“亮”也是“白”啊。我与杨明杰微信联系后,谱系连不上。期间,杨涛宗亲和山东滨州无棣的杨新华宗亲也取得了联系,杨新华始祖杨子荣和新安铁门杨氏始祖杨应春是亲堂兄弟,但他们老谱只记载了本支系的,其它旁支没有任何记载,这两个线索又断了。

杨涛宗亲再次与杨学明宗长联系,杨学明宗长又与几位家族老人联系,并和杨明杰、杨风安宗亲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考证铁门杨氏始祖“明、清、白”的祖源情况。初步判断:如果他们是明洪武年间人,杨清参加了刘福通农民起义,后来归降朱元璋,那么就不是我们这支人;如果是成化年间人,那应是杨应春后人,杨应春是英宗复辟后的太子少保,曾与英宗一起被俘过,时任太仆寺卿。

杨学明宗长负责天津武清河西务镇大龙庄瀛西杨氏祠堂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组织杨氏族人,致力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瀛西杨氏修谱续谱和寻根寻亲工作。

为了弄清铁门杨氏世系,杨学明宗长又与天津武清区杨村镇的杨振忠老人进行了联系,杨振忠老人保管着一份始于宋朝的金卷族谱,遗憾的是杨振忠老人现在日本。这样,又通过杨振忠老人的亲戚,查阅了宋朝金卷族谱,谱上明确记载了“北守有功赐京师山西营家家宅守拙堂,应春四子长子留京於三子明清白调新安铁门”,此时为英宗复辟后。

关于宋朝金卷老谱,我提出宋朝怎么会记录明朝成化年间族人的问题。杨涛宗亲解释说,这部宋朝族谱不是我理解的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家谱,而是可以随时在原谱上填写家族嫡传长门或有作为次门世系的家谱,明代的情况是后人续录的,其中最晚的已记至民国时期。这是一部面积相当于两个双人床大小的羊皮金卷老谱。

此后,北京通州的杨凤安宗亲(原籍河北献县淮镇)又加我微信,经相互沟通,我们是更近的一支,他们的先祖“汉山”是铁门杨氏伯宗“明 ”祖的五世孙,被明万历朝陕西按察使的杨惟治(1558-1631)后人于清初带往河北献县,一支留居淮镇,另两支后来又随杨惟治后人到了通州。

在交流中,杨涛宗亲问我,你们族谱上有没有始祖何时迁徙铁门的记载?我告诉他族谱上有两种说法,一是洪武年、一是成化年。铁门西仁村有块立于民国时的13世子蘭墓碑,明确记载了“明洪武五年始祖白公行三偕长明次清由晋遷豫新安铁門家焉”。但我确信,始祖洪武五年迁铁门是错误的。他问我为什么?我说,按照“明、清、白”数支后代最接近始祖出生时间(对应的公元纪年),以每代30年和25年往前推得出的结论:三始祖出生时间段为1431-1454年,如成年按20岁算,成年时间段为1451-1474年,与成化年1465-1487年基本吻合。并将手机中的 PDF 版《铁门杨氏族谱》(20220527)转发给他,谱中有考证文章。

其间,和杨凤安宗亲、杨涛宗亲频繁沟通。杨涛宗亲告诉我,杨振忠老人掌管的宋朝金卷族谱,待其冬天自日本回国后可约好前往查看。8 月 28 日晚,杨学明宗长通过杨凤安宗亲转发给我一份抄自金卷老谱与“明、清、白”有关的部分世系(附图 1)。看过手抄世系图当晚,我激动的睡不着觉!简直难以置信,我们竟这么轻易地找到了祖根!杨凤安宗亲也说,在和我联系数日前,曾做个梦,梦见三、四个人到他家续谱,说是祖坟冒青烟了。他将霄义支系世系图发给我,对照铁门杨氏族谱世系(附图2,前九世),他是 15 世,我是 19 世,他高我好几辈呢。

铁门杨氏始祖“明、清、白”三兄弟于明成化年间迁新安铁门,始祖名讳、始迁年代以及地域,都能对得上。并且,宣统三年原创谱封皮上,后来用水笔写的“守拙堂”三字也成了证据之一(附图 3),我曾一直疑惑此三字的出处,如果为铁门杨氏堂号,但原创谱只字未提,仅有一幅斋联与此相关。斋联:云养乎生养乎形养乎性养乎人愿得其养学正;叔拙者默拙者逸拙者惪拙者吉惟守吾拙效元。开始怀疑此联也出自京师山西营守拙堂。手抄世系图还记录了“明”祖二世至七世,铁门杨氏族谱自创谱以来二至六世失考,铁门杨氏有记载的七世“可德、可敬、可教”,与金卷族谱基本吻合,仅“教”与“校"一字之差。铁门“明”祖一支五世坟墓无考,这里似乎提供了线索,难道“汉山、汉城”都去了河北献县,仅留下“汉城”长子这一支?“白”祖一支,二世“宇宁”也有记录。杨涛宗亲讲,应春祖先是从武,从军莱阳百户,后改文,正统年间癸丑科进士。(附图4)“土木堡之变”前为太仆寺卿,英宗复辟后为太子少保。在“土木堡之变”中与英宗一同被俘,护驾、替英宗干活、挡鞭子和承受各种侮辱(附图5)。据祖传,英宗曾和应春祖掰过手腕。天顺年间,应春因北守有功,赐京师山西营家宅、赐守拙堂。应春生有四子,明、清、白为其二、三、四子,长子留京但未记名讳,据分析可能充当锦衣卫,因身份特殊不便在族谱中显示。

为更多的了解先祖杨应春,利用网络查询,但资料不多。长寿新闻网2006年有篇《赤胆忠心杨应春》,讲的正是“土木堡之变”;百度百科有一篇明代杨荣(简介附后)诗作《题杨应春梅竹图》,抄录于此:“玄冥閟重阴,凄其北风凉。江天正摇落,草木同凋伤。云何梅烂开,孤根独回阳。伶俜傲冰雪,岂比挑李场。亦有碧琅玕,秀色摩青苍。贞姿与劲节,相对殊群芳。君子有远操,俪美实所望。画图供玩馀,自觉幽兴长。缅怀西湖咏,载歌淇澳章。”

先祖杨应春为杨端嫡传23世孙,兄弟七人。应春行二,长兄得春,世袭千户指挥,宣德二年从邳州淮安调戍边守辽东,至明末,杨氏一族分守蓟镇、辽镇等边关要塞,为抵御外敌入侵不惜战死沙场,先后出了3位辽东总兵官、3位副总兵官。

更令我兴奋的是,我们是北宋杨家将杨业后人。往前为唐未宋赠太师、播州宣慰使杨端后人。再往前,从门地上讲是东汉名臣杨震弟弟杨霆后人,从血脉上讲是杨震曾孙杨彪次子后裔。为分享我的喜悦,及时将我得到的喜讯,分享到之前为续修族谱创建的数个微信群中。族人们和我一样兴奋不已。

为将“汉山”一支并入铁门杨氏族谱伯宗“明”,并正式启用“守拙堂”堂号,请求杨凤安及杨学明宗亲,同时拜请《杨端嫡传族谱》。得到赞许,并加杨学明宗长微信,求得带编号之《杨端嫡传族谱》卷一(一册,编号与我身份证对应),卷二(《杨端嫡传族谱》杨家将世系三册)和陈景山编著的《杨家将诠真》一书(附图 6)。

之前,将《铁门杨氏族谱》(辛丑版)捐赠给省图书馆和老家河南家谱馆,本来也有寻找宗亲的目的,希望和铁门有关的家人能够看到并找到我们,想的更多的是铁门杨氏后人会通过这本家谱找上门,根本不敢想前世的祖根会找到我们。这是一次极富传奇色彩的寻祖寻根经历,曾经以为不可能的事,竟在短时间内变成了现实。

不知道自己刚买的那件印有“寻宝”字样的黑色短袖衫是否与此有关?当时还在想,我还要寻找什么宝?又能寻到什么宝呢?对我来说,能找到祖根就是最大的宝。如今,我真的找到了。本次寻亲,证实了本人关于始祖“明、清、白”不是洪武年间而是成化年间迁居铁门的考证结论,推翻了关于始迁地域为新安李村铁李沟的判断,但原谱所记迁自山西的说法似有原因,源自京师“山西营”而不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

铁门杨氏终于追到根溯上源。为此,谨代表新安铁门杨氏全体族人,由衷地感谢天津武清以杨学明、杨涛等宗亲为代表的众多杨氏宗亲,你们为漂泊不定的众多杨姓家人连上了根。

同时感谢老家河南家谱馆、魏怀习馆长及全体同仁,你们为全国的姓氏文化研究、各姓氏寻根、族谱编印创造了良好条件(附图7,这里是真正的“家谱寻根谒祖平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22 年 9月8-12日 于郑州

杨荣:(1371-1440),幼名子荣,字勉仁,明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丰乐)人,建文进士。明朝政治家、理学家。永乐初与解缙等七人同任文渊阁大学士。敏捷有才智,最受帝知。力主并促成首都由南京迁往北京。仁宗时,升为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宗时又加少傅,赠太师。仁宗、宣宗时,和杨士奇、杨溥“三杨辅政”,史称“仁宣盛世”。为四朝元老,凡50年。为明朝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附图1:手抄金卷老谱与“明、清、白”有关部分

图片1.jpg

附图2:铁门杨氏前九世外迁情况示意图(宝塔图)

图片2.jpg

附图3:带有“守拙堂”字样的《铁门杨氏族谱》(宣统三年)封面

图片3.jpg

附图4:《杨端嫡传族谱》相关页面 

图片4.jpg

附图5:四川省长寿县志322-323页(民国十七年石印本) 

图片5.jpg

附图6:《杨端嫡传族谱》卷一卷二及《杨家将诠真》

图片6.jpg

附图7:河南省档案馆、老家河南家谱馆

图片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