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郑姓网 > 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

宗祠陵园-浦源郑氏宗祠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郑姓展区
浦源郑氏宗祠造型独特,前窄后宽,形同古船。右前方有一株千年柳杉,树高十丈,干粗六围,树腹中空而枝叶茂盛,村人奉若神明,美名之"灵樯"。传说,郑氏始祖朝奉公于此处小憩,梦见自己乘一巨舟,从者无数,财宝满舵,醒后以为吉祥之兆,遂立下遗愿,要以此树为船桅,建祠如舟形,后果子孙满堂,人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

郑氏宗祠从前往后,由门坊、门厅、享堂、寝堂四部分组成。首先见到的是高大的门坊耸立在仪门之前方,门坊三间四柱五楼,宽约9.86米,高12.5米,是明代万历43年(公元1615年)祠堂大修时加造。梁、柱和枋额遍饰锦纹雕刻,典雅工丽。牌坊正面上方原刻有“奕世忠贞”4个大字,背面是“名宗孝祀”郑氏宗祠4个大字,刻字苍劲。此坊无圣旨牌,传为郑氏民间私制,故称门坊。牌坊高大雄伟,雕刻精美。“文化大革命”时,石坊上面的字及部分纹饰被当作“四旧”而凿掉。门坊两边连建有围墙,石坊一层有木栅栏门,从而形成了该祠的大门。

穿过门坊是一个院落,经过院落,迎面的是仪门,有一对抱鼓石竖立仪门两旁,似在抱鼓迎客。中为木阶级和大门,上有门神画相。仪门上方正中挂有“郑氏宗祠”牌匾,标志着祠的正式名称。仪门之中间门一般不开用的,平时人们进出走边门,逢节日或大事才开中门。仪门正背两面,与院落构成门厅,门厅面郑氏宗祠门坊宽,正中屋脊升起,以示尊崇。《重修郑氏宗祠碑记》,在仪门的西墙上。该《碑记》之西,还有一块碑记,据说是旧时修建祠时,人们捐款名单,由于“文革”时字被凿去,大多看不清,仅“嘉庆”两字模糊可见。

过仪门,见其背面建筑也很讲究。甬道两边是廊庑,两廊庑之中就是一个大院落,比门坊至仪门的院落大得多。过院落就是享堂。享堂构建宏敞,梁木用材硕大,丁头拱眼内及驼峰、雀替、平盘斗等处雕有精美的云纹、花草纹饰,具有明代建筑风格。享堂是族内议大事、办庆典或族人聚会之地。享堂照壁后建筑也很讲究。要特别提出的是,该祠以颂扬元代至正间文人高士郑玉和郑氏宗法建设的。郑玉,一生芳洁自守,隐居乡里,创办书院,传经讲学,人称“师山先生”。因此该祠又称“师山先生祠”。郑氏后世人崇仰他,以“济美”名其堂,表示要继承先祖业绩,后世承前世之美。“济美堂”匾,高挂于享堂照壁上方之正中。

过享堂是天井和寝堂,是祠的最后进。寝堂地面高于前面天井136厘米。有三处石级通往寝堂,每处7级,中间的宽326厘米,两边的各宽236厘米。寝堂是祠堂中最高之地,是摆放祖宗和族人跪拜祭祀之地。正面靠墙须弥座上有木阶梯,是旧时按世序安放灵牌位的。牌位不是任意拿来放上去的,要举行隆重的“进主”仪式,送进一定位置的。灵牌是双层的,正面写有神灵(灵主)的世序、姓名及子孙落款。从祠堂三大作用(安放祖宗牌位和族人祭祀,庆典,议族内大事或族人聚会),寝堂是祠中最重要之地。寝堂地面比前边享堂高,是为了显示寝堂之庄严与神圣。

寝堂及天井并天井两边廊庑,有石柱6根,木柱32根;享堂及院落有石柱4根,木柱26根;院落及廊庑有石柱10根,木柱10根;门厅有石柱12根,木柱14根。石柱是方的,木柱是圆的,共有方石柱32根,圆木柱82根,总共114根。从仪门至寝堂,全祠雨天可不走雨路而相通。除大门外,原来还有边门与邻近祠宇相通,今因邻祠不存,边门也已封砌。

柱、檀、椽、雀替、斗拱,都是优质木材特别加工制成的,既牢固,又美观。瓦、屋脊上的吉祥兽、鳌鱼,地面铺砖,都是开窑定制专烧的。石料多数就近取材,以灰沙岩为主。因年代久远,木料已更新过多次。砖瓦也调换更新过。石料尤其是柱础,一般是原件未动,由于时间长久已有部分分化,有的柱础被碰撞过,显得陈旧而不规则。整个建祠工程浩大,原料浩繁。

郑氏宗祠三雕优美,遍及全祠。石雕主要在门坊上,图案多种多样,其中有的同宗教有关系;在仪门和寝堂的须弥座等处的石雕比较简单。在寝堂、享堂、门厅三处的木雕也较简单,但数量并不少,尤其是享堂内。砖雕则主要在屋脊上的吉祥兽、特种瓦。全祠的三雕,除门坊外,总体比较简单、粗放,显得历史久远,祠堂建造古老。而门坊的石雕,图案种类多样,做工相当精美,在全县近百座石牌坊中实为少见。

大门上"郑氏宗祠"四个字为坚幅,据说在古代只有皇帝国戚的宗祠才能这样建造,整个祠堂为三进式中国古典殿堂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宗祠正厅供奉着北宋驸马郑南公、始祖朝奉公及他们夫人赵氏、吕氏塑像,左边是建祠及保护鲤鱼――郑晋十公及夫人塑像,右边是广行善事,最后归神郑九公塑像,两侧依次陈列着历代珍藏的龙头祖牌,如同"家谱"。龙头祖牌底座为"八仙过海"、"西游记"等各种木刻,顶部为镂空龙头木刻,工艺精巧,剔透玲珑。文革时,浦源村人将这些龙头祖牌藏于夹墙或村外山洞,避免了遭受破坏。目前,经修复,形成华东地区最完整的龙头祖牌。

  祠中还有诸多匾额楹联,流金溢彩,书法精堪。正厅高悬明朝状元、礼部尚书翁正春"蕴藻流芳"。在二进厅还有省军区司令员任永贵的"明德惟馨",民国时宁德县知事黄式苏的"咸林望族",民国福建省长、海军上奖萨镇冰的"硕德耆年"等要人题写的匾额。

  还有几类匾额:或颇具艺术价值,如"文魁"是清宣统年间兵部尚书闽浙总督事示松写的原字大小刻成;或歌颂郑氏某族人的高尚品德,集中体现在"孝"、"节"上,如"孝迈黔娄"、"孝德动天"说是替父送死郑锡繁公,"筠贞柏翠"说的是叶氏孺人守寡六十载冰坚玉洁,另外歌颂节妇的还有"晚节弥芳"、"节顺流芳"等;或说家庭和睦相处,如"一堂五代"、"堂联五代"等;最后一类是歌颂家族诉,如"源远流长"、"荥阳世族"等。可以说,每块匾额都有一个故事,虽较多与封建制度相关,但诸如孝顺父母、家庭和睦的这些故事还是值得后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