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墓塔始建于1923年,1925年竣工,是民族资本家张庭升为其父母建造的墓塔,为防止日后子孙变卖祖业,张庭升特意将墓塔建在了自家的宅院内。该墓塔全部由青石建成,三层楼阁式,直径7米,高12米。塔身雕刻复杂而精美的图案。塔檐与塔顶覆盖灰色凹形瓦,四周高翘远伸的瓦峰上均有雕刻精致、形象生动的飞禽走兽。塔南侧为两柱石构的祭奠厅。塔前原有汉白玉石幢两座、石凳四个、石桌两张,两侧原有大理石碑各一通,但现今这些东西都不复存在。该墓塔是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也是哈尔滨市唯一的一座墓塔,属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围栏以内为重点保护区,东侧过道和南侧人行道为一般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周围30米以内为建设控制地带。墓塔周围用绿色的围栏围起,由于年代久远,塔身有些破旧,塔身刻有碑文,但字迹残缺很难辨认,墓塔周围长满杂草,墓塔旁边有一颗老树,在塔前还有残留一些祭品被烧过留下的灰烬。据眼科医院的工作人员介绍,在清明扫墓时节,他们来上班的时候墓塔前会有一些祭品,他们以前听老人说起过,因为墓塔建在张庭升自家院内,才得以保存下来。眼科医院的工作人员还说,现在经常会看到有流浪人晚上住在塔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