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曾姓网 > 曾氏宗祠 曾氏宗祠

扬州曾氏公祠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曾姓展区

扬州曾氏公祠

扬州曾公祠坐落于扬州广陵区康山街20号,乃当年两淮盐商集资建造的盐宗庙。正当宗庙紧锣密鼓建设之际,也就是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两江总督曾国藩病故,时年61岁。其时,百姓巷哭,绘像祀之。传之京城,朝野震悼。皇室下诏,辍朝三日,赠太傅,谥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各省建立专祠。

曾公祠建造始末

扬州曾公祠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古城东南隅、徐凝门内南河下康山街20号,西邻盐商卢绍绪宅第,由两淮盐商出资、两淮盐运使方浚颐主持兴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大殿内供奉盐业生产、营销和盐政的三位始祖,即最早煮海盐的夙沙氏、最早的盐商胶鬲和最早的盐官管仲,三宗同祀的形式国内仅存。后因曾国藩一度担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任内开通长江盐路,促进扬州盐业复兴,故一年后改庙宇为其专祠。  建筑原有五进,今存大门,二门和正殿前三进,均为面阔三间的硬山顶建筑,正殿两侧有廊庑,其后的后楼、戏台等已不存。 大门外侧墙面做工精细,门上砖嵌额枋内雕有海棠式框景,内为拐子锦和阳刻灵芝一枚(神灵之意)。2006年全面修缮,2007年4月外对开放。

曾公祠是原来的盐宗庙

被称之为晚清一代名臣的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期间,对两淮盐务进行了整顿。在淮北,他停止饷盐,裁减厘卡,大力推行票盐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对淮南盐务的整顿上,则体现了其“寓纲法于票盐”的思想,希冀规复淮南引地,从而增加盐税收入。曾国藩晚年曾数次来扬州,据《清宫扬州御档》相关记载,位于今康山街20号的曾公祠,就是当年两淮盐商集资建造,后为了祭祀曾国藩,由刚建好一年的盐宗庙改建而成的。

曾公祠淮盐新政

《清史稿》中列有的曾国藩传,未对曾国藩军事以外的政绩详加叙述。然而,他在两江总督任上为两淮盐务采取的新政,所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在当时,广被百姓、盐商乃至朝廷所称道。


据史料记载,在两淮盐区,淮北在1832年前,淮南在1850年前,一直实施着明万历末年以来的纲盐制。道光年间,朝廷想增加税收,两江总督陶澍便打破垄断体制,改掉纲盐制,实行票盐制,即人人交税就可得票,有票即可贩盐,行销地点也不予以限定。一时间,人人有权贩盐,有小本即可贩盐,国家税收增加了,百姓也得到实惠,而没有了垄断权的大小盐总们,却走向了衰败。但是,票盐法实施了数十年,其间百弊又生。查阅《清宫扬州御档》,同治三年正月十二日,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向同治帝《奏报运道畅通筹办整顿淮南盐务事》一折,此即盐业史上,曾国藩奏定的“淮南新章”。 

奏折中,他概述了咸丰四年,实施“就场抽税,贩户下场捆盐”的政策后,收课甚微及咸丰七年“改设局征税,令水贩就栈采买”,稍有成效等情况。并说,即使这样,每年所征税银较全盛时,尚不及十分之一。其主要原因为,“楚西引地未通,盐无去路,是以课无来源……”曾国藩认为,导致上述现象产生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邻盐侵灌太久,走私现象“积重难返,久假不归”。一是税收卡口设立太多,淮盐出江运抵楚西,需经过仪征、金柱关、荻港、大通、安庆、华阳镇等关口“层层设卡,处处报税”。因此,他明确提出自己的治盐之四策:“臣博访众论核定新章按切今日之时势仍仿昔年之成法,大致不外乎疏销、轻本、保价、杜私”四者。接着曾国藩分别就“疏销、轻本、保价、杜私”这四策逐一作了详细陈述。他禀告同治帝“再淮北以盐抵课紊乱,旧章疲坏已极,经部臣奏奉谕旨饬令设法办理,容俟办有头绪,另行复奏。”这就是说,先举策整顿淮南,下一步待取得经验后再整顿淮北。此后曾国藩按照既定计划,分别于同治二、三年(1863-1864),对南北两鹾先后进行了整顿。

新盐政不仅让百姓欢迎、商人获利,还使朝廷盐税收入大幅度增加。同治十三年,改盐宗庙为曾公祠,就是扬州百姓对一位兴利除弊官员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