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余姓网 > 余氏宗祠 余氏宗祠

光明余氏宗祠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余姓展区

将乐光明余氏宗祠

来源:将乐县文体广电出版局  2012年11月14日16:10

  光明余氏宗祠,位于将乐县光明乡光明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余氏族谱》记载,该祠始建于元明时期,屡有维修,现存建筑保留清后期风格。坐西南向东北,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192.5平方米。主堂面阔3间,进深6柱带前廊,前廊设卷棚顶;为抬梁减前金柱及中柱造。明间内侧做神龛,内檐使用大额枋为特点。两次间的外侧不用立柱,梁架直接立于山墙之上。附属文物有左侧的余氏祖墓。

    余氏宗祠后裔余彩胜,1947年8月到台湾,曾在台湾军中任职至退休,其大儿子余惠伦曾在台湾行政院任职。余彩胜老人曾5次携家眷子女回乡探亲和祭祖,并出资修缮宗祠和祖墓

 

 


适本家祖祠福建省将乐县光明乡余氏八贤堂重修拟联(一)

四谏流芳,风采重徽,百代胤孙欣鹊起;
八贤受祀,武溪垂范。千秋俎豆永蝉联。

‘八贤: “八贤堂”是宋哲宗元祐年间,蒋之琦知广州,在广州城内立的,“八贤堂”供奉宋初以来在广州任过知州且功勋道德俱佳的潘美、向敏中、邵晔、陈世卿、陈从易、魏瓘、余靖、张颉八位贤士。
四谏: 余靖、 欧阳修 、 蔡襄 、 王素 。四人为谏官,皆敢直言,故称。 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三:“ 庆历 中, 余靖 、 欧阳修 、 蔡襄 、 王素 为谏官,时谓四谏。”
风釆: 、书法名家蔡襄曾作诗“总有谋猷裨帝佑,更教风采动朝端”赞之,宋仁宗也曾御笔亲题“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余靖的后人就以风采堂为家族堂号,以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
武溪: ,余靖和张九龄不但是同乡,还是左邻右舍的“街坊”哩。张九龄被称为“岭南第一人”,而余靖被称为“岭南第二人”,不但同样是朝廷重官,而且品德、学问都一样被世人称着。张九龄著有巜曲江集》,余靖著有巜武溪集》。

(二)

肇由余,支安道,衍师忠,世泽孔长,武溪集里鹰扬气;
始下邳,徙闽南,至将乐,宗功浩荡,风采堂前鲤跃声。

安道:余靖,字安道。师忠:将乐余氏祠系余师忠始建
下邳:余姓郡地,余姓先人随唐陈元光迀居闽南,再至将乐县光明乡

本主题由 网站编辑 于 2016-2-2 00:23 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