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建设动态 建设动态

【吴姓】老家河南家谱馆吴姓展区布展方案公布

时间:2021-3-19 来源:本站综合

吴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吴人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有个大臣名叫吴权,黄帝的母亲名叫吴枢

图片10.jpg

吴氏起源:

源于姜氏

早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吴部落勇敢剽悍,善于狩猎,首领叫吴权,他们居住的地方叫吴山。吴权的后裔中有个叫吴枢的女子,嫁给有熊部落的少典,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的黄帝。夏朝时,吴部落迁徙到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夏王少康时期,吴部落有个人叫吴贺,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这个吴部落的人,后来就以吴为姓氏,至今有 5000年以上的历史。

源于祝融氏吴回

源自吴回。颛顼的孙子老重,有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吴回氏族,居住在祝融之墟 (今河南新郑),当时正处于舜的时代,重黎因罪被舜杀,让吴回继任祝融氏。商朝时,这支氏族迁到山东,史称王吴。商朝末期,有个叫吴伯的人,就是吴回氏族的后裔。算下来,这支吴姓的历史有4000多年。

源于姚姓

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后,封舜的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成为方国虞国。虞国的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还帮少康复兴夏朝。商朝建立后,虞国衰落灭亡,虞国的遗民以吴为氏。橐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之一吴广,就是姚氏吴姓的后裔。这支吴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

源于姬姓

出自黄帝姬姓。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黄帝后裔古公亶父有3个儿子: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儿子姬昌很有才能,古公想让季历做他的继承人,那样就可传位给姬昌。泰伯为了让位,与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一带,建立了吴国。春秋后期,吴国崛起,后来被越国所灭,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这支吴姓至今有2600多年的历史。

源于少数民族

1、源于蒙古八旗姓汉化改姓为氏。

2、源于满洲八旗姓汉化改姓为氏。

3、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4、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5、明初蒲寿庚家族改姓吴。

6、鄂伦春族中有吴氏,他们是有鄂伦春族中的吴查尔坎氏的汉译简化而成。

7、赫哲族人的吴氏,也是赫哲族姓氏的读音转译而成。

8、哈尼族中有吴氏,自公元十四世纪下半叶的明朝洪武年间的吴蚌颇而始。

9、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0、苗族吴氏,出自苗民改用、借用汉子姓。受汉文化的影响许多苗民借用汉族姓吴。清前期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时,又有大批苗民借用吴氏作为自身姓氏进行苗籍户口登记。在今日湘西苗族中,吴姓排在首位。

吴汉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图片11.jpg

吴汉(?-44年),字子颜,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协助刘秀建立东汉,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 。官拜大将军→大司马,爵位→建策侯→舞阳侯→广平侯,谥号:忠义候

公出身寒微,起家亭长,进入渔阳郡贩马为业。更始元年(23年),起家安乐县令。率众归顺萧王刘秀,拜偏将军、建策侯。此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忠心支持刘秀称帝。东汉建立后,拜大司马、广平侯,率军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攻打匈奴。建武二十年(44年),因病去世后谥号忠义侯,效法大将军霍光的丧礼进行。河南南阳吴姓很多都是吴汉的后裔。

画圣吴道子

图片12.jpg

吴道子(约680~759年),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吴道子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简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吴画代表作品是《送子天王图》、《八十七神仙卷》、《孔子行教像》、《维摩诘像》、《鬼伯》等。

现存壁画真迹有《云行雨施》、《万国咸宁》等。现在台湾的《宝积宾伽罗佛像》、《关公像》、?《百子图》等。还有一些真迹摹制品,如《吴道子贝叶如来画》、《少林观音》、《大雄真圣像》等。海外存迹有流入德国的《道子墨宝》50幅,流入日本的《溪谷图》等6幅。

在我国南方福建台湾一带【保生大帝庙】香火鼎盛。

保生大帝-吴本

图片13.jpg

吴本(公元979―1036年),字华基,号云冲,道号吴悟真。宋代神医,俗称吴真人、花桥公,于采药时,羽化飞升,被朝廷追封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唐中和四年(884年),因中原战乱,河南吴祭偕兄弟一行三十余人,往福建侯官避乱。吴祭、吴发、吴兴、吴瑞、吴良、吴斌6人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称为吴氏入闽六祖。吴氏族谱记载,这入闽六祖为吴猛后裔也是吴夲的先祖。 随着闽南、两广、台湾及海外华人迁徙,保生大帝信仰已成为这些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已经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阐述和解读,取得了诸多的成果。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地吴氏宗亲加大了联谊交流,在这信息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深入的挖掘吴氏族谱、各地方志记载着吴真人的资料,是研究保生大帝文化的产生、民间信俗、宋代文学的可贵史料。弘扬、传承好保生大帝的济世救人无私奉献精神。为吴文化家园多增添光彩,为两岸同胞搭建更多更好的交流平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做贡献。

台湾阿里山神吴凤是吴祭后裔,祖地固始

图片14.jpg

吴祭,字孝先,行十二,生于唐长庆四年(824),卒梁开元元年(907),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父建安刺史。公十五岁入国学,会昌五年(845)应举乡魁出身,大中二年(848)再应漕举授浙江主事,大中十三年(859)知工部屯田员外郎,咸通十二年(871)拜平章政事兼观察使,中和四年(884)为收获黄巢,与王审知同往福建。

吴祭后裔吴凤七十年的人生,四十八年从任公职,服务社会。他呕心沥血,心在民众,舍生忘死,为保护无辜者而殉职,最终使大众觉悟。反观吴凤的公务人生,作为民众的守护人,他把民众的生命看着高于一切,高于自己的境界,所以他最后作出了凌然赴死以保护无辜者的行动。吴凤的崇高品质是至德精神的又一表现形式,谦让于名利,忠诚于职守,行健不息,舍生取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吴凤极其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吴凤在台湾受万民爱戴,流芳至今。他伟大的人生实践,高尚的思想品格,仍然是我们今天非常重要的精神资源,仍然是我们今天应当传承的优良品格。

吴其濬,清代植物学家(1789-1847年)

吴其濬,字瀹斋,又字季深、吉兰。河南固始县人。清嘉庆二十二年状元。先后任翰林院修纂,江西、湖北学政,兵部侍郎,并官至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福建、山西等省总督或巡抚。宦游各地,酷爱植物,每至一处,必搜集标本,绘制图形,并于庭院中培植野生植物,历时七年,将其实地考察及经历所得之真知,写成《植物名实图考》一书,计三十八卷,其中所收之植物共一千七百一十四种,并有附图一千八百多幅。书中有甚多纠正前人舛误之处,于古代中药本草学之发展,亦具有重要之地位。此书著成之前,先已从其所阅览之各种有关书籍中辑录出植物草本,亦有绘成图形,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此二书在我国植物学发展史上有重要作用。深受中外学者之重视。

吴其濬,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吴烜,兄吴其彦曾任翰林、侍郎、顺天府(今北京)学政等官职。道光元年(1821)其父卒,道光五年(1825)母殁。他家的住宅称“宫保第”。吴姓氏族是前清固始县“四大家族”之一。

吴其濬从小好学,21岁时(1810)考中举人,28岁时(1817)考中状元,先后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尚书、兵部侍郎等职。以后又出任湖北、江西学政、湖南、湖北、甘肃、浙江、广东、云南、贵州、福建、山西等省的巡抚或总督,还兼任过盐政等高级官员,所以说他“宦迹半天下”。吴其濬不同于清代一般官吏,他对植物学与矿产学有深厚的造诣,著有《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篇》、《滇南矿厂图略》和《滇行纪程集》等书,这些书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吴焕先:功勋卓著的红军将领

图片17.jpg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吴焕先

1907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县四角曹门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吴焕先根据上级指示组织成立了常备农民自卫军,任总指挥。随后,他与潘忠汝等组织领导农民自卫军参加黄麻起义,解放了黄安县城。1931年,吴焕先由地方调入部队,先后担任红25军73师政委、红25军军长、政委、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34年11月,他率红25军从罗山县何家冲开始长征,在粉碎敌人4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后,长驱千里,进入陕南地区。1935年5月,吴焕先代理中共鄂豫陕省委书记。为粉碎敌军“围剿”,他率部每天行军百余里,日夜与敌周旋,在袁家沟口伏击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1935年7月,为牵制陕甘之敌,策应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北上,吴焕先率红25军向西挺进,抵达甘肃泾川县汭河边上的白水镇。8月21日,红军冒雨渡河,部队刚过一半,山洪暴发,河水陡涨。这时敌军1000余人突然从西锋镇方向猛扑过来,企图把红25军后卫部队压在河边吃掉。形势险恶,情况危急,吴焕先当机立断,率一部兵力直插敌人侧后,此时敌人乱成一团,纷纷溃散。但令人痛心的是,战斗即将胜利时,吴焕先却被敌人冷枪击中胸部,不幸壮烈牺牲。

2009年9月10日,吴焕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如今,在吴焕先牺牲的这片山脚下,由当地政府修建了烈士墓碑和纪念园。每天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党员来这里学习他的革命事迹,缅怀他的丰功伟绩,重温入党誓词,向这位功勋卓著的红军将领表达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护鼎英杰吴培文(司母戊鼎的传奇经历)

图片18.jpg

吴培文(1922年8月-2006年12月)出生于河南安阳市武官村中医世家。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4个月后,距离北京500多公里的安阳城沦陷。1939年3月19日,18岁的吴培文和十几个村民,在河南安阳武官村自家祖坟地下几米深的地方,花了几个晚上,挖出一件巨大的青铜器,它有四足,只剩一只鼎耳,因为外形酷似马槽,村民就管它叫“马槽鼎”,村民们将司母戊鼎埋藏保护地吴家大院东屋。日军中有一批日本文化学者专司盗掘、掠夺安阳丰富的地下文物(据当时的统计,甲骨文片至少有5万件流失在海外,而绝大部分都在日本)。日军得到消息数次来吴培文家中搜宝,第一次,日军无功而返,因为他们想不到,吴培文把鼎埋在了院子里的马棚底下,并在地上面堆放了马粪,柴草和垃圾,给日军的搜查设置了障碍。第二次,吴培文又买来一件仿制青铜器的赝品,故意藏在屋里让日军搜到,让他们误以为拿到了宝物。吴培文当时把鼎耳藏在兄弟家,目的就是一旦日军在吴家搜到大鼎,待战争结束后,后代子孙还可以拿着鼎耳去日本讨要,证明这是被抢走的中国文物。为了躲避日军的继续纠缠,吴培文决定离开安阳,逃到南方。他在安徽当上了煤矿工人,直到1949年才回到安阳。1959年,“司母戊鼎”被运送到北京历史博物馆。砸掉的鼎耳被文物工作者修复上去,并据此复制了另一只丢失的鼎耳。2002年,“司母戊鼎”成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005年9月,为鼎力支持安阳殷墟申遗,国家博物馆特将安阳出土的天字一号文物“司母戊鼎”调回安阳,供全国游客参观,为殷墟申遗助威!而此前,司母戊鼎自1959年入驻国家博物馆以来,从未对世人开放过,见过其真容的人寥寥无几。在安阳市委市政府努力下、广大安阳市民、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下,在国宝司母

戊鼎的现场助威下,安阳殷墟于2006年7月13日申遗成功!

吴桂贤

图片19.jpg

吴桂贤(1938—),女,河南巩县(今巩义市)河洛镇胡坡人,中国政治人物,西北大学毕业,曾被评为中国纺织系统的劳动模范。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九至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现为:国研和谐科学研究中心《和谐》内参 顾问编委、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吴姓委员会永远名誉会长等。 曾被评为中国纺织系统的劳动模范,为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首位女性副总理(1975年1月至1977年9月)。1988年派任深圳外贸集团公司与港人合办的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工会主席。1998年,吴桂贤退休时,中共中央组织部专门下发文件,给予她相应退休待遇。

吴伯雄

图片20.jpg

吴伯雄,1939年6月19日出生。前桃园市市长吴鸿麟之子。曾任第10任中国国民党党主席、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会长,现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吴姓委员会永远名誉会长等。  

2008年以国民党主席的身份率团访问大陆,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吴伯雄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国共两党要有共同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两岸同胞有责任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义的贡献。

黄河北岸的吴氏宗祠 ---河南濮阳吴氏宗祠

河南濮阳,地处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交界处。相传,黄帝时期的造字圣人仓颉是这个地方的人,仓颉故乡位于濮阳市南乐县吴村,今有仓颉陵。濮阳在春秋时期是卫国的领地,濮阳郡的地名,是从晋朝开始出现的。最早见于史书的濮阳吴氏历史名人

有二十四孝之一的吴猛,三国时期魏国的吴质,吴质是鄄城郡吴汉的后裔,吴质与司马懿、陈群、朱铄号称曹丕四友,吴质女儿嫁司马昭尊为吴太妃,儿子吴应任西晋尚书。吴质的六世孙是东晋时期的广州刺史吴隐之,吴隐之是东晋清廉重臣、孝悌典范,长子吴旷之阵亡,次子吴延之复厉清操为鄱阳太守。

两晋北方永嘉之乱,濮阳吴氏纷纷迁回吴地丹阳。南朝宋齐有大学者吴苞(字天盖、怀德),博通三礼老庄道学。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撰修《贞观氏族志》,从而出现《元和姓纂》、《太平寰宇记》、《天下姓望氏族谱残卷》和《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等著名谱书

《元和姓纂》载,濮阳吴隐之七世孙吴景达,唐初官任尚药奉御,其孙吴神泉获唐代宗追赠司徒,神泉生三子,次子吴令瑶获封太子家令、濮阳郡公,三子吴令瑜获封太子谕德、济阳郡公。长子吴令珪也高居要职却受牵连被杀,遗下一女三子,幼女当了宫女,楚楚动人。被太子李亨宠幸生下李豫,李豫后来成为唐代宗,追尊母后为章敬皇太后,与唐肃宗李亨合葬西安建陵。其父后尊封太尉,三个兄弟吴溆、吴澄和吴凑都官居要职。

章敬皇太后的长兄吴溆,官至鸿胪少卿、太子詹事、金吾太将军,后封为鄄城县公、濮阳郡公,生四子:士则、士明、士邻、士矩;

章敬皇太后的二弟吴澄,又名吴澄江,娶妻唐玄宗寿春楚国公主,官封驸马殿中监、濮阳县公,公主后出家成上善道姑,子吴士彦(一作士广)又娶妻唐代宗普宁公主,官封驸马卫尉卿士,生子吴同正;

章敬皇太后的三弟吴凑,官任京兆尹、右金吾大将军、兵部尚书,封监濮县公、濮阳郡公,一生廉让知足显仕40年寿达70,不救治以求外戚善终,有一子吴及。

濮阳吴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后裔分布极广,被称为吴氏的第一大郡望(据称,吴氏第二大郡望为渤海郡,吴氏第三大郡望是陈留郡)。

在濮阳范县县城以南十几公里处的杨集乡中牛桥村,有吴氏宗祠,在这座吴氏宗祠以东三公里外,黄河向东北方奔流四百公里,流入渤海。这里是二十四孝之一的吴猛的故里,也是吴隐之的故里。

吴氏祠堂敕建于唐朝章敬皇后去世26年之后,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27年之后,公元783年,又奉旨扩建,并且在宗祠内,设置泰伯公,仲雍公,季札公石刻画像,这是屹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吴氏三祖的画像。后来,这座宗祠毁于黄河水患,明朝嘉靖年间在旧址重建,主建人为内府司监吴绅。

濮阳吴氏祠堂占地十二亩,三进院,九开间,共有房屋三十九间,重梁七檩,雕梁画栋,大厅有石明柱,属北方建筑风格,是河南省文保单位,现为黄河流域仅存的古代吴氏祠堂。

濮阳吴氏祠堂的后经堂,在宋元明清民国等各个时期,均有大修。目前,吴氏祠堂中还有吴猛,吴隐之,吴凑的石雕塑像。民国时期,十四省联军司令吴佩孚曾到濮阳吴氏祠堂拜谒,并为祠堂题写匾额,以及本支的百世匾,还有吴氏祠堂对联。

在改革开放初期整修濮阳吴氏祠堂时,从祠堂内墙的夹壁中,发现了一些古本濮阳郡吴氏家乘谱牒,已经被很好的收藏。 

图片21.jpg

河南濮阳范县 吴氏宗祠

匾额为吴佩孚手书

图片22.jpg

现存最早的吴氏三公石刻画像

左起:季札 泰伯 仲雍

图片23.jpg

唐朝女书法家吴彩鸾手迹

濮阳吴氏祠堂内名人政要题词

论文:北方(中原)吴氏寻根探源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吴姓委员会)

 姬姓吴氏的发祥地在江苏,吴国宗室在江苏。吴国灭亡后,姬姓吴氏分为两大支系。一支是吴王夫差的后代,一支是延陵季子的后代。吴王夫差后代因受亡国的影响,大多逃离故国,四处流散,有的甚至漂洋过海,远涉重洋,流落异域。在逃难流亡中,夫差的后代似乎无人进入山西。延陵季子的后代虽然也因吴亡受到冲击,但相对于吴王夫差的后代而言要轻了许多,致使延陵季札的后代人丁兴旺,分布地区较广。季札有五子,长子吴常、次子吴征生、三子吴重道、四子吴子玉、五子吴木熹。

一、延陵季子后裔季札长子吴常在随季札出使齐国的时候就已经去世,儿子吴濮婪携母亲顾氏、妻子仇氏为躲避越人的迫害先后到了包山的销夏湾,不久再次迁移,进去洞庭湖,隐居于莫釐峰东武山下。季札次子吴征生的六世孙吴勾馀虽然由山东辗转迁移到山西,但到吴勾馀的孙子吴申的时候,家族则从山西迁居到了江西。吴征生的十三世孙吴千秋及其儿子吴衍陵父子虽然由湖南辗转迁移到山西,但到吴行陵的孙子吴隆的时候,家族则从山西迁居到了河南商丘。他们在山西都没有扎下根来。吴国灭亡后,三子吴重道为躲避越人迫害,逃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西),周元王见他是天下名贤季札之后,留周王室供职,后世支派繁衍,遍及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四子吴子玉留居延陵故土,成为吴姓各支中唯一留守旧时家园的支系。季札的五子吴木熹的下落,没有史料记载,不知所终。季札的长孙濮婪、三子吴重道和四子吴子玉及其后裔也无人入晋。北方(中原)吴氏为何会从山西而来?按常理,吴姓族人入晋,且在晋境内扎根繁衍,形成山西吴氏世系。我们开始研究季札次子吴征生的曾孙吴暨后代及其去向进行探源追踪梳理成章。

二、濮阳吴氏吴国灭亡后,季札次子吴征生避难齐国,生一子,取名启蕃。吴征生去世吴启蕃离开齐国,到了鲁国,生一子,取名吴诩。吴诩生二子,长子吴暨,次子吴售。吴售及其后代南下至江西、湖南等地,在南方发展繁盛。吴暨这一支系日后散居齐鲁卫大地。齐鲁卫三地相当于今日河南的滑县、濮阳、范县及山东郓城、鄄城等广大地区。吴暨及其后代在齐鲁卫之间繁衍发展,形成了濮阳吴氏。濮阳吴氏在漫长的岁月中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发展模式,人丁兴旺,后代绵远悠长,枝繁叶茂,散居地域广阔,但是默默间无闻,在相当长的传承过程中似乎没有出现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直到曹魏时期(公元220—公元265), 濮阳吴氏中出了一位大文学家吴质,濮阳吴氏方才闻名。吴质是季子的第二十七世孙,因文才好盛享文名。曹魏建立后,官至振威将军,封列侯。吴质的儿子吴应,西晋(公元265—公元317) 建立后任尚书。吴应的儿子吴康也是当时的知名人物,亦官居要职。吴质的女儿嫁给司马昭为妻,为晋武帝司马炎的继母。西晋建立后被尊为吴太妃。濮阳吴氏成为西晋的皇亲国戚,家族显赫于当时。在东晋时期(317--420),濮阳吴氏中出了一位很著名的大孝子,而且又是一位很著名的大清官吴隐之。吴隐之是吴质的六世孙,其父母早亡。吴隐之对父母的过早去世感到非常悲伤,常常哭悼父母,他的哭声哀婉动人,令人心碎。相传,他的至孝竞然感动了天地,引来许多仙鹤和大雁陪他-起哭悼其父母。后来,吴隐之以孝名被征召为官,历任晋陵太守、中书侍郎、著作郎、广州刺史等职。吴隐之清政廉洁,在赴任广州刺史的时候,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在广州西北十五公里两条河流的汇合点,有一个巨大的天然石门,距石门五百米远有一喷泉,泉水洁净甘甜,但却有一个并不好听的名字“贪泉”,据说人一旦饮用此泉水,必然贪欲大盛,不能自制,“贪泉" 因此恶名远扬。好好的一眼泉水,却遭到了人们的唾弃。当时广州出产许多珍异物品,历任广州刺史的官员无不收受贿赂,贪赃枉法,令人唾弃。朝廷想革除广州之弊,就任命吴隐之为广州刺史,治理广州。东晋隆安年间,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的赴任途中,经过此泉,闻听此泉为贪泉不可饮用后,颇不以为然,认为人的贪欲与人的品德有关,贪夫自贪,与泉水无关。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吴隐之到贪泉边“酌而饮之”,并于石门旁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歃怀千金,若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后来吴隐之在广州果然为官清廉,一扫广东官场贪污之风,成为世人争颂的清官,成为后世为官者的榜样,深受后人景仰。吴隐之不仅是个孝子和清官,他还重视兄弟情义。他有个哥哥吴坦之,在袁真部下任功曹,后来袁真反叛桓温失败,桓温要杀吴坦之。吴隐之知道后面见桓温,表示愿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兄长之命,他的孝悌挚诚最终感动了桓温,将吴坦之释放。吴隐之生子女多人,长子吴旷之,卢循攻打广州时守城力战牺牲。次子吴延之,任鄱阳太守。吴延之的弟弟和儿子都任职于当时,或任郡守,或任县令,都能承继吴隐之清廉之风,孝悌洁敬,皆有名于当时,濮阳吴氏至此在东晋南朝兴旺起来。吴隐之的七世孙吴景达,唐代任尚药局奉御。吴景达的孙子吴神泉生三子,分别为吴令珪、吴令瑶、吴令瑜。吴令珪任益州郫县丞,吴令瑶任宣城令,吴令瑜任中郎将。兄弟三人同朝为官,虽然并非高官显职,但濮阳吴氏也可以说是开始走向兴盛。吴令珪有三子一女,三子为吴溆、吴澄、吴凑(湊)。女儿则是唐肃宗章敬皇后,是家族振兴的关键人物。章敬皇后生性谦和,唐肃宗和她感情很好,相亲相爱,生下代宗李豫。然而章敬皇后安逸的生活没有几年就结束,年仅十八岁。唐代宗即位后,追尊她为皇后,与唐肃宗合葬建陵。章敬皇后虽然只活了短的十八年,但她却为濮阳吴氏在唐代的鼎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宗即位后封拜外戚,章敬皇后的祖父吴神泉获封司徒,父亲吴令珪获封太尉。吴令瑶授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家令,封濮阳郡公。吴令瑜授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谕德,封济阳郡公。章敬皇后的三个兄弟亦同日被授予高位。长子吴溆原为盛王府录事参军,此时官拜开府仪同三司,太子詹事,封濮阳郡公,后迁鸿胪少卿、金吾大将军。吴溆虽然身为贵戚,但为人恭逊谦和。唐德宗时,朱泚阴谋叛乱,德宗欲派一位大臣前去劝谕朱泚。当时众大臣无人敢去。吴溆自知此去必死,但仍自告奋勇前往,不幸遭害,足见他对朝廷的忠贞。次子吴澄封驸马殿中监,濮阳郡公,娶唐玄宗第十六女儿寿春公主为妻,与唐皇室结亲,这使濮阳吴氏的地位更加稳固。不过寿春公主却是道教的忠实信徒,最后竟然出家当起了道姑,法号上善。寿春公主的半路出家让李唐皇室觉得有些对不起吴澄,于是吴澄的儿子吴士彦再次与皇室结亲,娶唐代宗的第十二女儿普宁公主为妻,封驸马卫尉卿,生子吴同正。三儿子吴凑授太子宾客,历任京兆尹、左金吾大将军、检校刑部尚书,封濮阳郡公。吴凑在三兄弟中官职最高,地位最为显赫,功绩卓著。由于他奉职有方,办事谨慎,被誉为唐代外戚的表率。吴凑之子吴及,历任大理评事。吴及之子吴武陵,唐宪宗元和初年中进士,官任唐太常博士、韶州刺史,亦是唐代吴姓中的著名人物。唐代果州刺史吴敬仲亦称是吴隐之的后裔。他的孙子吴诉任侍御史。吴诉的孙子吴损震,任谏议大夫,和蕃使。唐代初期,濮阳吴氏中还有一位著名人物,就是以功封濮阳郡开国公、历任洪州都督、代州都督的吴广。唐末五代(907-- 960), 由于北方战乱,越来越多的濮阳吴氏南迁,留在濮阳的吴姓虽然还是当地的大族,但相对于魏晋隋唐时期开始走向衰弱,主要表现在官和其他社会知名人物的减少。南迁濮阳吴氏则在南方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南方吴姓中重要的一支。南朝宋、齐之际(420—479--502), 南迁的濮阳吴氏中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吴苞。吴苞在南朝宋泰始年间(465--472) 从濮阳鄄城迁居江南,在江南以授徒讲学为业,由于他是当时的大学者,博通三礼,对老子、庄子的学说极有研究,一时名动江南。南朝齐廷几次请他到朝中任职,但吴苞淡泊名利,无意为官,多次婉拒。南迁的濮阳吴氏中,吴勔一支迁居到江西贵溪, 子孙颇为兴旺,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后世家族繁衍,形成贵溪吴氏,从贵溪吴氏中又先后分支出翰林桥吴氏、仰潭吴氏等。吴勔在唐代元和年间(806--821) 官至翰林,但他对当官的兴趣并不大,年仅四十岁,就辞官回家,游历名山大川,乐度晚年。另据《吴氏统谱》的记载,吴隐之却是吴猛的六世孙。吴猛祖籍河南濮阳西晋时期人,是个著名的大孝子。他的孝行事迹在元朝由郭居敬收入二十四孝之中,题为“恣蚊饱血”。吴猛少年家境贫寒,夏天没钱买蚊帐,只有任凭蚊虫叮咬。为了不让蚊虫叮咬其父母,年仅八岁的吴猛想出一个使父母睡好觉的笨而巧的办法:他先躺在父母的床上,让满屋子的蚊子来可咬,等到每只蚊子都吃得他饱的,撑得再也吃不下别人的血时,他才去请父母来睡觉,这样他的父母就可以甜甜睡好觉了。吴猛代亲供蚊噬的孝行,为古令人们所传颂。

三、澧州与汝南吴氏西晋皇族争权的八王之乱,严重地破坏了生产,激起了各族人民的起义。继之而来的十六国纷争,更是一个异族肆虑的时期,使得中原变得一片残破。唐末五代,仍是战乱频繁的时期。从西晋到五代,中原成了战火弥漫的战场,使得民不聊生,鸡犬不宁。为了躲避战乱,寻求安定的生活空间, 大批的中原百姓逃离家园,举家南迁,迁到当时相对而言还算安定的江南地区。濮阳吴氏的许多成员也在这一时期南迁江南,其中吴武陵一支迁到了湖南澧州,繁衍发展,形成澧州吴氏。吴武陵是濮阳吴氏中吴凑的孙子。唐宪宗元和初年(806)中进士,官任唐太常博士,韶州刺史,为官清政廉洁,刚正不阿,亦是唐代吴姓中著名的人物。吴武陵生子吴镒,吴镒生子吴满,吴满生子吴柽,吴柽生二子,长子吴天合,次子吴天全。吴天合继续在澧州发展,而吴天全则离开了故乡澧州,在唐末五代(公元907) 迁居河南汝南,在汝南开办私学,招收子弟,授徒讲学,宣传孔孟学说。之后,繁衍发展,形成汝南吴氏。吴天全颇有才华,学识渊博,对孔孟之道很有研究。五代时的后汉(947--950) 高祖刘知远曾数次征聘,但吴天全淡泊名利,不愿为官,终身隐居乡间,教化子弟,盛享文名。吴天全生子吴璋,吴璋生子吴廷祚,吴廷祚离开河南汝南,迁居山西太原,繁衍成山西太原吴氏。

四、山西太原吴氏太原吴氏是宋代吴姓宗族中极为兴旺的一支, 兴起于五代末年(960)。汝南吴氏吴璋之子吴廷祚自汝南迁居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家族迅速走向了繁盛。吴廷祚是太原吴氏的始迁祖。少年时期颇好读书,然而五代时期战乱频繁,武人得势,吴廷祚慨然投笔从戎,走上了从军的道路。他先跟随后周太祖郭威,为其亲校,得其赏识,历任庄宅副使、内军器库使,知怀州、皇城使、权知郓州。周世宗即位后,任右羽林将军、内客省使,不久拜宜徽北院使、判河南府、知西京留守事,后加右监门卫大将军,颇受重用。周世宗北伐时,吴廷祚受命为东京留守。这一年,黄河在郑州原武县决口,吴廷祚发丁壮二万堵住了决口。周世宗北伐归来,吴廷祚被任命为左骁卫上将军、检校太傅、枢密使。恭帝即位后,又加检校太尉,成为后周政权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北宋建立后,加同中书门下二品。北宋建立之初,政局不稳,不满赵匡胤代周的李筠、李重进相继反叛。在赵匡胤御驾亲征时,吴廷祚二次出任东京留守,深得赵匡胤的信任。宋太祖建隆三年(962), 出任雄武军节度使,知秦州(今甘肃天水市)。乾德二年(964), 改镇京兆(今陕西西安市)。开宝四年(971),吴廷柞去世,年仅54岁。吴廷祚虽是武将,但他少年时期喜爱读书的习惯并没有改变,家中有图书上万册,且知书明理,治家有方。他的儿孙日后显贵的有许多,太原吴氏由此走向了繁盛,成为吴姓中的大族。吴廷祚生六个儿子,个个都颇有出息,因此太原吴氏在吴廷祚儿子这一代显得更加繁荣。吴廷祚的长子吴元辅,承继了吴廷祚的遗风,勤读好学,文章写得相当不错。后周广顺年间(951--954),世宗即位后,任洛苑使。北宋建立后,任左骁卫将军,澶州(今河南濮阳)巡检,后累官至定州钤辖。吴廷祚的次子吴元载,在吴廷祚出镇西北时,任衙门都校。吴廷柞去世后,改任供奉官。太平兴国三年(978),任门祗候,出使契丹。后擢任西上门副使,知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雍熙三年(986),任知秦州(今甘肃天水市),捕杀秦州恶霸李益,百姓为之饭僧相庆。淳化二年(991) 知成都府,严禁四川的奢侈之风。吴廷祚的三子吴元范和六子吴元庆都官至礼宾副使,五子吴元吉官至阁门祗侯。吴廷祚的四子吴元扆是吴廷祚六个儿子中声望最高的一个。太平兴国八年(983) 与宋太宗第四女蔡国公主结婚,授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太原吴氏成了宋室的皇亲国戚,名望更加卓著。次年,领爱州刺史兼爱州团练使。雍熙三年(986) 知郓州,后历任知河阳、鄯州观察使,安州观察使,知澶州、宁国军留后,知定州。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政绩斐然,百姓上书称其善政十事,要求为他树碑以表彰其德政。景德元年(1004),任武胜军节度使。景德三年(1007), 出知潞州(治所在今山西襄垣县北),总领泽、潞、晋、绛、慈、隰、威胜七州军戎军,权倾一时。后加检校太傅, 知徐州。吴元扆生性谨慎谦让,出任地方官时,常以百姓疾苦为念,深得民心。当时太原吴氏宗族繁盛,人丁兴旺,吴元扆常常将所得禄赐大多分给族中孤贫之人,为同族人所称许。宋真宗也知道吴元扆是贤人,在驸马中最看重他。太原吴氏在吴元扆时期达到了辉煌的巅峰。太原吴氏到吴廷祚的第三代时,依然官宦满门,家门鼎盛。吴元辅的儿子吴昭德、吴昭逊、吴昭普都是官至门祗侯。吴元载的两个儿子,长子吴昭明任内殿崇班,次子吴昭矩为太子中舍。吴元吉之子吴昭允任太子中舍。吴元庆之子吴守仁任内殿崇班。吴元扆的四个儿子中,长子吴守礼历任六宅使,澄州刺史、和州防御史。次子吴守严与三子吴守良都官至内殿崇班。四子吴守让官至阁门祗侯。在太原吴氏的第四代中,吴守严的两个儿子吴承嗣、吴承绪在宋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2)被任命为殿直,继续着太原吴氏的辉煌。吴承嗣的孙子吴效用后来迁人四川,衍化出太原吴氏的旁支---华阳吴氏。吴效用之子吴革以其忠义之举名留青史,这一家族因此名闻天下。吴革是吴廷祚的七世孙,他在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不顺利的情况下,选择了从军之途。当时正值金人南侵,吴革率军解救了辽州之围。后来出使金营,见金统帅粘罕不为其兵势所屈,揖而不拜,并义正辞严地指责金军贪利毁约的行径。回朝以后,诏封为武功大夫,门宣赞舍人,持节谕陕西。然而吴革还未到达陕西,就得到金人进攻开封的消息。刚到朱仙镇的吴革急忙回到京城,与张叔夜共谋对策。尽管吴革向宋钦宗提出诸多御敌计划,但是昏庸的宋钦宗被金兵的气势吓破了胆,急晕了头,对吴革的抗金计划始终没有采纳。宋帝被俘后,吴革聚集骁悍之士数万,准备攻打金营,夺回宋帝。金人准备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吴革决定诛杀卖国贼张邦昌及其党羽范琼,并定在三月八日起兵。但就在起事的前两天,范琼抢先动手,派人抓捕吴革,并胁迫他从逆。吴革大义凛然,骂贼不绝,引颈受刃,颜色不变,慷慨就义,为国捐躯。吴革之后,太原吴氏官运不济,几代人没有出现公卿王侯、封疆大吏,没有人能在官场中有所作为。从宋末到明初,太原吴氏一直在平淡中繁衍生息,传宗延代,默默无闻地发展着,延续着。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仍然是吴姓中的大族。经过四百多年的繁衍延传,到元末明初,太原吴氏衍化出许多家族支派,遍布晋境各地。

五、移民运动明太祖朱元璋定鼎(1368) 以后,迅速着力于发展生产,以尽快振兴金元时期由于战乱带来的经济衰敝。其中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就是把人口稠密的山西民众向地广人稀的地区迁移,主要是向中部和沿海地区迁移。明初的山西大移民,从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 历时五十年。仅正史记载的大规模移民就有十八次之多,人口近百万。迁移地域遍布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甘肃、内蒙古等十八省(区)五百余县,涉及汉、蒙、回三大民族。其中有的移民辗转迁徙万里,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有的漂泊海外,异域繁衍。由此可见:北方(中原)吴氏是亦是延陵季子后裔,其堂号亦为延陵堂。吴廷祚是北方(中原)吴氏始迁祖。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吴姓委员会展板内容

2021年3月13日  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