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熊姓网 > 熊氏宗祠 熊氏宗祠

熊范二烈士专祠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熊姓展区


坐落于安庆市沿江东路,与迎江寺相邻。

该专祠原为慈云阁,建于康熙三年(1664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建为英果敏公祠。民国元年,安徽省政府为祭典民主革命烈士熊成基,范传甲,改为“熊范二烈士专祠”。该建筑造型古朴典雅,气势宏伟。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庆迎江寺西,坐落着一座纪念专祠。当地人都知道,这是为纪念领导安庆马炮营起义的烈士熊成基、范传甲而专设的祠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这也是目前国内惟一的辛亥革命纪念专祠。

  熊范二烈士专祠位于沿江东路150号。原建筑为4进3殿,今存3进3殿。专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单檐坡顶式建筑,面积约1945平方米。前殿1楼1底,辟有3门,正门镶嵌着汉白玉石门额,上刻七个遒劲有力的楷书“熊范二烈士专祠”,石额边缘浮雕云纹。左右两侧门额分别楷书“铭勋”、“建绩”。面阔20米,进深11米,殿后东西上下两侧筑长廊。经前殿穿过天井拾级而上,可至后殿广嗣殿。专祠前身系慈云阁,始建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建为英果敏公(英翰)祠。民国元年(1912),安徽省都督府将英翰祠改建为熊成基、范传甲二烈士专祠。

  值辛亥百年前夕,烈士专祠经过再次修葺,面目一新,重放光彩。政府还将于辛亥百年纪念日里,在专祠重新举办《辛亥革命在安庆》专题展览,举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首发活动,以此让后人缅怀辛亥革命英烈,纪念辛亥革命功绩,弘扬百年辛亥精神!

 

  【相关链接】

 

  ●范传甲(1873~1908)清末民主革命者。汉族,安徽寿州(今寿县)人,中国最早革命起义“安庆马炮营起义”发起者之一。1904年2月到安庆参加新军驻安庆常备军,与柏文蔚等组织“同学会”,任马炮营正目,积极宣传革命思想,组织一批有志之士,准备武装反清斗争。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选入工程学校,送南京讲武堂学习。回安徽后,任工程队队长,密谋反清革命。1908年11月19日和熊成基一起组织领导了安庆马炮营起义。熊成基从城外率马炮营先发难,领军进逼城下。范传甲在城内应援未成而被捕,英勇就义,时年35岁。一代英烈范传甲,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率先组织发动起义,为辛亥武昌起义的胜利开辟了道路,是辛亥革命威武雄壮的前奏曲。

 

  ●熊成基(1887~1910年)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字味根,江苏甘泉(今江苏扬州)人。1902年入安徽武备练军学堂,后入南洋炮兵学堂,毕业后分配在新军第九镇任炮兵排长,后调任安徽新军混成协马营和炮兵队官。曾参加安徽岳王会和江浙光复会等革命团体。1907年在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后,岳王会决定再次发动起义,他被推为起义总指挥,1908年冬,清廷令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集结安徽太湖举行秋操,适又逢光绪、慈禧相继死亡,即趁机发动了安徽新军起义,失败后逃往东京。1910年1月回国,又往东北进行革命活动,后因人告密,熊成基于1月30日被捕。狱中,熊自书供词:“我今日早死一日,我们自由之树早得一日鲜血;早得血一日,则早茂盛一日,花方早放一日。”2月27日,熊成基在临刑前说,“今生已矣。我死,愿中国之富强日进一日,庶几瞑目矣。”

 

  ●马炮营起义是安徽地区继徐锡麟举事之后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启武昌起义之先声,是辛亥革命威武雄壮的前奏曲,而年仅21岁的熊成基正是起义军总司令,在城外首先发难,范传甲则在城内策应。由于安徽巡抚朱家宝强势镇压,马炮营起义终告失败,包括范传甲在内的300多名热血青年壮烈牺牲,熊成基随后被捕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