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唐姓网 > 唐氏宗祠 唐氏宗祠

岩地唐氏宗祠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唐姓展区
岩地唐氏宗祠,原本是保存完好的。在辰溪范围,算是唯一一座唐氏古祠堂。两年前,祠堂一直是岩地小学学堂。也因此才得以保存下来。可是当与祠堂斜对面山坳上的新校舍建好后,古祠搬空,空荡荡的剩下了。再也无人打理。近两三年时光,一座数百年的古祠,就彻底破败荒凉了。

     最早见到唐氏宗祠,是几年前辰溪到怀化的省道改造时,因路面坑坑洼洼,经常性堵车。凡去怀化有事,就走乡道,从岩地进桐玉里,过石马湾,出安坪镇,经龙船岩,穿大水田,绕道凉亭坳,至麻阳路口,就到怀化了。虽然多跑二十公里路程,但因是水泥路,舒服多了。

     那时,车子要经过祠堂右侧的村道。古老的祠堂,很是壮观古拙:飞檐高墙,石门骑马楼。瓦背上的古藤荒草,只是给人一种历史久远的沧桑与凝重,却没有丝毫的破落与颓废。大门上的“唐氏宗祠”四字,黑字深透在粉壁上,典雅厚重,不失飘散一缕缕的墨香。

     古祠依山临水,孤立于村落一隅,沿小溪是红砂石垒砌的溪岸堤坝。下首有一古石拱桥,小巧别致,薄薄的飞架小溪上,犹如飞鸟轻盈的翅膀。那百年的藤萝朦络,恰似鸟翅上的羽毛。古桥是唯美的,也是灵动的。桥面不过三四米,但完美足以让人惊叹莫名!

     过桥上行三四十米,是石板路,就铺排在溪岸。到了祠堂门口,就是一小码头。拾级而上,就是大门石柱子。门上的飞楼悬空,翘檐匀亭,青瓦粉墙,勾勒出了古人审美与追求。而高墙上的墙头,也做骑马飞檐状。高高的围墙,原是粉白,但岁月已经搅合成了暗淡剥落。

     辰溪县保留下来的古祠,其实很少了。龙头庵的肖家祠堂已经坍塌,虽然那曾经是湘西总队成立集结地。最大最美的桐玉里余家祠堂,算是锦江流域,最大的祠堂,但文革破四旧拆除了。辰阳镇的米家祠堂,只剩一块祠堂石碑,至今扑在电影院的后背厕所旁。祠堂早已成了电影院,而城内最大的杨氏祠堂,在著名的柳树湾老街,祠堂基础犹在,但解放后改造成了航运公司的辰溪航运站。

     据我所知,岩地唐氏宗祠,算是保留最好,还有石牌的张氏祠堂,红敏附近的王家祠堂,都已经破被,摇摇欲坠,随时都可以垮塌。张氏宗祠,还做过抗战云麓中学的临时校舍。

     昨天,经过祠堂门前。虽然一晃而过,但见祠堂日益破败,却不见有人维修。周边的村民洋楼不断耸立,但他们的宗祠却在风日下,日渐消散。真的叫人疼心。我也姓唐,虽不同派,毕竟有些八百年前是一家的疼惜!

     岩地全是唐姓家族聚居地。房屋沿着小溪而建,公路沿着小溪而行。小溪两岸都是新楼,以前的窨子屋日渐稀少了。都是新近拆除新建楼房了。只有几家保留了坚固的古门楼。显示出当年的繁华陈迹。以前村落集中于右岸,现在开始在左岸田畴里建房了,横溪自建小桥,俨然是一村镇了。

    估计不出数年,唐氏宗祠,必然坍塌毁掉,荡然无存。因为无人维护,大门飞檐下的唐氏宗祠,墨写的字迹,已经在漏雨的侵蚀下,渐渐模糊了。不注意辨认,几乎难以见到。而里面屋脊上的雕饰,也蹦散不少,屋脊上椽子断了,瓦背垮塌,出几个大小犹如天井的洞穴。瞻仰,犹如遮挽,拍照,俨如挽歌。

      祠堂石门洞开,门楣与门柱都是整块石柱石板,精雕细刻而成。门槛也是整块石坊。后殿宽敞,原来是作为几间教室,现在,连台阶上,都是苇子样密集的荒草,封住了宽敞的几步石阶。最为破败的就是这祭祀先人灵位的厅堂。人几乎走不过去了。

       祠堂的戏台很精美,虽然破烂不堪,但柱子上雕刻的人物还在,图案还在。飞檐下的龙头,灵爪飞扬,昂首天宇,戏台的飞檐内,还有雕刻的所谓藻井,暗淡了岁月,消失了精美,但藻井依然坚固。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照耀过当年戏台上出将入相的大欢喜,大悲恸!

     戏台上横七竖八的,放着一些长长短短的圆柱子,那是农村死人时抬棺木的丧杠。放在戏台楼板上。随时迎接家族西游登仙者的尸骸与魂魄。但祭奠厅里,空荡荡,不见任何先人祖宗的灵牌。这是一个没有祖宗的村落,他们生存在一个没有祖宗的国度里。他们的祖宗都被自己的子孙辱骂诋毁。且无处安放自己的灵魂,甚至无处安葬自己的臭皮囊。

      戏台下木柱子的鼓形柱子的础石,还在顽强支撑着这座戏台,不至于垮下。但因为无人关注,不顾屋漏,不顾风雨侵袭。大家只是忙着生,忙着死。忙着建房,忙着挣钱,忙着享受。总有那么一天,这座支撑数百年的乡间建筑,会轰然倒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