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编辑 永丰乡有岭上苏村和岭下苏村,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只有一个姓苏的人家,若干年后发展成方圆几十里的望族,富甲江南,兄弟分家一个兄弟在沙岭的下面,一个搬到沙岭的上面另立门户。
灿烂的徽派建筑文化永不退色,并在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大潮之中愈加熠熠生辉。在保护古村落伟大实践中,黄山区采取多措并举的方法成效显著:一是促进古村落与旅游业的深度结合,兴村程氏宗祠的修缮,永丰乡海宁学舍的修缮保护,谭家桥镇西文村头水口的恢复,将古村落打造成乡村旅游新业态,农民群众也从中受益。二是结合民生工程保护古建筑,古为今用,古为民用。耿城镇名人故居知还山庄闲置时,成为村民的杂物间,经修缮改造成文化站之后,吸引着农民群众看书阅报。冷冷清清的永丰乡苏氏宗祠经维修改造成综合文化站以来,村民们纷纷离开牌桌去前往学习文化研究农业科技。三是古村落新农村。郭村水系完整,徽派韵味浓厚,弦歌里廊桥成为郭村文化地标,但村庄古民居因年久失修老化损坏严重,现已启动抢救性保护利用工程。按照黄山乡村历史文化体验型古村落的总体规划,大力采取古村落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双遗产,正在加紧打造村头水口、农家体验、恒河休闲、桥阁坦文化广场、特色商贸五大功能区域,重修弦歌里廊桥,恢复郭村古戏台,复活周王会等各类地方民俗活动,整治古街道,恢复麦饭石、纸伞、剪纸、竹拼等地方特色商贸,集中铁匠铺、棉花店、糕饼坊、木油榨、石雕铺,展示当地民间绝活,让各类传统工匠劳动声演奏出悦耳动听的古典乐章,使古老的郭村来个华丽转身。目前,黄山区正拟组建文化投资公司,统筹兼顾,保古出新,使古村落新农村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