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吕姓网 > 吕氏宗祠 吕氏宗祠

蓬莱阁吕祖殿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吕姓展区
吕祖殿

蓬莱阁吕祖殿位于宾日楼南,坐北朝南布局,由重门、正殿和东西两底组成,皆为庙宇式建筑。清光绪三年(1877)知府贾湖、总兵王正起倡建。正殿为三开间硬山结构,北壁与宾日楼联体,长9.04米,进深8.05米。殿内设高台神龛,中祀吕岩(吕洞宾)坐像,左右侍立药童和柳树精。 吕洞宾在汉族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宋代封吕洞宾为“妙通真人”,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后世又称“吕纯阳”。王重阳创立全真道后,又被奉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又尊称他为“吕祖”。相传吕祖诞辰为农历四月十四日。

中文名吕祖殿  

名    称蓬莱阁吕祖殿  

时    间清光绪三年  

记    载《东轩笔录》  

  

  

吕祖殿  

  吕岩“寿”字碑位于正殿前明廊西端,面东而立。“寿”字草书,笔力雄健,盘郁苍劲,碑下款署“光绪甲申仲冬勒于蓬莱丹崖之吕祖阁志斋郑锡鸿谨摹”。江西九江烟水亭纯阳殿“寿”宇碑之“寿”字,与此一般无二,当即为摹者所据。九江碑上尚有篆书“九转丹成”4字,意草书“寿”宇系草书“九转丹成”4宇拼合而成。

吕祖,即吕洞宾,唐末五代道士,传说修道于终南山,元明以来称为八仙之一,道家正阳派号为纯阳祖师,俗称吕祖。相传吕洞宾最后“落籍”岳州,“南极潇湘”。长沙理发业尊吕祖为祖师。金银业亦供奉吕洞宾为祖师,以为吕洞宾可“点石成金”。清光绪《湖南通志》载,吕祖祀典于“嘉庆六年(1801)颁定春秋二祭,九年加封‘燮元赞运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古文献记载  

 汉族民间流传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度铁拐李岳、飞剑斩黄龙等故事,吕仙形象广泛深入汉族民间。妇孺皆知。

旧时笔记文多有吕洞宾云游长沙的记载。《东轩笔录》云:“潭州士人夏钧罢官过永州,谒何仙姑,而问曰:‘世人多言吕先生今安在?’何笑曰:‘在潭州兴化寺设斋’”。《全唐诗话》的记载更有意思。吕洞宾游长沙时,持小瓦罐在街上讨钱,罐常不满。有一个和 尚推来一车钱,戏曰:“你的瓦罐能容得下这车钱否?”吕洞宾乃将一车钱往罐里倒,只听戛戛有声,一车钱瞬间不见了。僧问:“神仙耶,幻术耶?” 吕仙答曰:

非神亦非仙,非术亦非幻

天地有终穷,桑田几迁变。

身固非我有,财亦何足恋。

曷不从吾游,骑鲸腾汗漫。

吕仙,名岩,字洞宾。浦州永乐县人。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时诞生。吕洞宾自幼熟读经史,有人说他曾在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中了进士,当过地方官吏。后来,他因厌倦兵起民变的混乱时世,抛弃人间功名富贵,和妻子一起来到中条山上的九峰山修行。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对可望,遂改名为吕洞宾;“吕”,指他们夫妇两口,两口为吕;“洞”,是居住的山洞;“宾”,即告诉人们自己是山洞里的宾客。他的道号为纯阳子。他在弃官出走之前广施恩惠,将万贯家产散发给贫民,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汉族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拜之为师。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为百姓解除疾病,从不要任何报酬。吕洞宾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百姓敬仰。他飞升后,家乡百姓为他修建了“吕公祠”,以示纪念。到了金代,因吕洞宾信奉道教,于是将“祠”改成了“观”。元朝初年,忽必烈知道吕洞宾信奉的道教在群众中颇为流传,就想利用宗教和吕洞宾的声望巩固自己的统治,派国师丘处机管领道教,拆毁“吕公观”,大兴土木,修建了“永乐宫”。从修建大殿到绘完几座殿堂的壁画,历时110年,几乎与整个元朝共始终。吕洞宾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物,而在民间长期流传中,却象雪球的滚动一般,故事愈来愈加丰富,成为一个箭垛式的传说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