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桂姓网 > 桂氏源流 桂氏源流

关于桂姓起源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桂姓展区
关于桂姓起源的公开史料文献,主要有明代宋濂的《宋文宪集》、《桂氏家乘序》和清代陈廷炜的《姓氏考略》。其中《宋文宪集》记载为:“系出姬氏,鲁公族季孙后,秦时季桢为博士,被害,弟眭惧祸,命伯子奕改姓桂” 。《姓氏考略》也指出:“系出姬姓,鲁公族季孙后。”《桂氏家乘序》记载较为详细:“桂本姬姓。鲁公族季孙后也。相传:周末有季桢者,与其弟眭,挟策以干诸侯。桢为秦博士,被害;弟季眭惧祸且及,遂谋诡姓遁身,因即其名取字异而音、画同者各命四子为姓,亦不忘厥之初也。伯子曰桂弈,居幽州,守坟墓;仲子曰昋突,迁冀南朱虚;叔子曰炅奘,徙齐之历山;季子曰炔彬,移河南城阳”。三段文字记载内容基本相同,即桂“系出姬姓,鲁公族季孙后。”

      桂系出姬姓,姬姓的得姓始祖应追溯到黄帝。黄帝生在距今约5000年前,根据《说文》的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

      黄帝的后裔陆续分封在各地,成为其它的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然而黄帝嫡系子孙(长子、长孙……)世世代代仍旧以姬姓相沿袭,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仍然继承着祖传的姬姓。周文王姬昌(古时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周文王虽姬姓名昌,当时却不叫“姬昌”,“姬昌”是后人的叫法),文王在位50年,他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部落实力日益增强,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约公元前1050年,文王死,武王姬发继承王位。武王继承其父遗志,任命姜尚为军师,负责军事;任命其弟周公(姬旦)为辅佐,负责政务。即位第三年,武王亲率大军出征。经牧野大战全面击溃商军,建立了周朝。他也成为了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灭商两年后,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弟周公摄政。时“天下闻武王崩而叛”,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勾结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叛周。周公为应付危难,东征三年,平定三监之乱,彻底征服殷族,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周公对中华民族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制定了《周礼》,《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周公也被后人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成王将商朝遗民六族和泰山之南的原奄国土地封给周公长子伯禽,是为鲁国。伯禽就成为鲁国第一代国君,他坚持以“周礼”治国,在位46年,鲁国的政治经济都出现了新局面。其辖区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阳谷一带。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经三十六位国君,历史八百余年,享有“礼义之邦”的美称(故有“周礼在鲁”的说法)。鲁国也成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诞生了孔子那样的儒学大家。

      公元前700年左右,鲁国第十五代国君为鲁恒公(姬允),鲁恒公育有四子,即嫡长子姬同(恒公死后继承鲁国国君即为鲁庄公)、庶长子庆父(为孟孙氏先祖,孟子为其十二世孙)、庶次子叔牙(为叔孙氏先祖)、嫡次子季友(为季孙氏先祖)。兄弟三人名字中的“孟”、“叔”和“季”代表兄弟的排行。

      鲁庄公死后,庆父作乱杀死鲁庄公的儿子子斑,另立公子启为鲁闵公,后又杀死鲁闵公,准备自立为君。庆父所作所为使鲁国蒙受了沉重的灾难,时有“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说法。鲁国在季友的领导下,平定了庆父之乱。季友并奉鲁庄公子申继位,是为鲁僖公。

      季友之子为齐仲无佚,为公孙。齐仲无佚之子名行父。根据周朝宗法制度,诸侯国国君之子为公子,国君之孙为公孙,公子公孙统称公族,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直系三代子孙,公孙之子已不再属公族,须另外立氏。行父遂以其祖父季友的字号为氏,称为“季孙行父”。这就是“季孙氏”的由来(或称“季氏” ,“孙” 仅仅是对宗主的尊称)。季孙行父即为“季孙氏”的得姓始祖。

      因季友平乱有功,被鲁僖公封为国卿,其后代“季孙氏”世袭鲁国司徒(相当于宰相,为鲁国第一重臣)。在季友的建议下,庆父、叔牙的后代“孟孙氏”、“叔孙氏”也被鲁僖公封为国卿,其中“叔孙氏”世袭司马,“孟孙氏”世袭司空。于是形成“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三家共同执掌国政,由于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史上称为“三桓”。

      史料记载,季孙行父执政时期,举贤任能,分财济贫,受到国人爱戴,谥号季文子。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三代连续执掌鲁国国政。由于当时几代鲁君都昏庸无能,以致出现了鲁国人只知道有季氏,而不知道还有君主的情况。

      随着鲁国公室的逐渐衰微,鲁元公二年(公元前427年),季孙氏后裔“季昭子”(季孙强)据费邑(今山东省临沂市费县附近)自立为国,是为“费惠公”。季孙强是有史料可查的“季孙氏”后人的最后记载。关于季孙氏的记载大多见于《左传》,随着《左传》纪年结束,季孙氏世系的明确记载也就中断了。从费惠公(季孙强)成立费国(公元前427年)至秦始皇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的200多年,史书上关于费国的记载寥寥数笔,关于“季孙氏”的血脉传承,已无从查考。

      公元前256年,楚灭鲁。公元前255年,楚灭费。公元前223年,秦灭楚。秦灭六国之前,为了网罗天下人才为己所用,建立了博士制度,征召六国博学之士作为自己的智囊团成员。秦博士中的儒生绝大部分来自齐鲁。有史料记载的有秦博士有淳于越、伏胜、叔孙通等人,叔孙通(被后世称为“汉家儒宗”)即为鲁国“三恒”之一叔孙氏的后代。所以,作为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鲁公族季孙后”季桢,在鲁国和费国相继灭亡后,被迫“挟策以干诸侯”,任秦博士就合情合理了。但统一中国后,在学术和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博士又成为秦专制统治的威胁,于是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丞相李斯的唆使下发动了史上惨绝人寰的“焚书坑儒”。于是季桢被害,“弟眭惧祸,命伯子奕改姓桂”。这就是“桂”姓的由来,桂奕即是桂姓的得姓始祖。

      在先秦时代,“姓”和“氏”有着严格的区分,“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桂氏家乘序》中记载“季桢”而非“姬桢”,季桢的弟弟为“季眭”而非“姬眭”,同理“伯子奕”应为“季奕”而非“姬奕”,是因为古代男人称“氏”不称“姓”。所以季眭改“姬姓”为“桂姓”准确地说应该是改“季氏”为“桂氏”。从情理上分析,季桢被牵连获罪,并不会连累于所有姬姓人(叔孙通也为姬姓,秦二世时仍为博士),所以,改姓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氏为姓的分支,它带有家族印迹,因此改氏避祸更为合理。汉代以后,姓氏合一,桂氏即为桂姓。

     当代姓氏中,与桂姓关系密切的当属孟姓、季姓和费姓。孟姓来自于孟孙氏,与桂姓的共同祖先为鲁恒公(姬允)。季姓的一支也出自季孙氏,他们与桂姓有着共同的祖先季昭子(季孙强)。费姓的起源较为复杂,其中一支是费国灭亡后,费国姬姓以国为姓。不过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季孙氏“据费邑”前,鲁懿公(姓姬名戏,恒公之祖父)之孙为“费伯”,因此费国姬姓并不仅仅是季孙氏之后。该支费姓与桂姓的共同祖先应追溯到鲁懿公之父鲁武公更为合理。根据桂姓与季、费、孟等姓氏的近支关系来判断,网上流传甚广的“中华姓氏树”把“桂”与“弓”、“宫”、“国”、“过”等姓列为近支的做法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大概是作者所知有限,干脆把自己不了解出处的几个姓式按汉语拼音顺序一股脑打了一个包吧,搏人一笑而已。

     同为鲁公族之后,季以氏为姓,费以国为姓,桂以避祸改姓,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华夏民族姓氏起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至此,可以大致理出桂姓起源的脉络:黄帝→……→周文王(姬昌)→周公(姬旦)→伯禽→……→鲁懿公(姬戏)→……→鲁恒公(姬允)→季友→……→季文子(季孙行父)→……季康子(季孙肥)……→季昭子(季孙强)→……→季桢→桂奕。这正是:

     轩辕黄帝为始祖,播种文明胤华夏。

     周公摄政整七载,周礼之风传天下。

     季友平乱扶鲁国,世卿司徒功劳大。

     谁言桂氏无出身,原是王室诸侯家。

                                         2012年4月28日于安徽蚌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