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得姓更姓演变源流概况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戴姓展区
戴氏得姓更姓演变源流概况:
一世撝公:谥号曰戴,撝公之孙以戴为氏,戴姓以撝公为第一世始祖。其后人有孙辈以祖父乐(乐父)为氏,撝公其子考父食采于华邑,子孙以邑为氏(陕西华阴县一带)华姓中分花姓,父泽夷父为戴姓,其支孙以王父的字为氏《武莊公》,向公、不胜公以戴为氏转为公卿之家。【唐书宰世系相录】【通志氏族略】约公元前七四0年戴转于乐姓,戴公子考父公元前七六0年食采于华邑戴转为华姓【通略志氏族】戴公子字武莊公于公元前七六0年由戴转于莊。
二世武公:字司空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有的子孙以谥号为氏。【风俗通】戴公子司空在十八年逝后谥号武,史称武公其中有的子孙公元前七四0年由戴转于武姓。
三世穆公(和):继兄宣公位,子姓以戴为氏,穆公贤良和气,死后追封号曰穆,其中子孙以封号为荣为穆姓。宣公以戴为氏子孙其中有以戴为姓,受封时邑子孙以封邑为氏,宝公以戴为姓转为公卿之家。【路史】【世本】戴公孙力于公元前七00年由戴转于宣姓,宣公孙公子来于公元前六八0年由戴转于时姓。
四世莊公(冯):莊公其孙以祖父的字为氏,姬姓诸侯国隐公十年,曹叔振铎派下并于戴。【姓字考略】【百家姓】莊公子子仲于公元前六八0年转仲姓。
五世桓公(御说):其后人伯宗子孙后居钟离为钟离氏、简为钟氏,以父字为向、为鱼,子鱼公支孙公元前五八0年转鱼姓。【通志氏族略】伯宗桓公之曾孙于公元前六00年转于钟姓,子鱼公于公元前六二0年由戴转于桓姓,子[]公孙公元前五八0年转于向姓。
六世襄公(兹浦):其后人以王父的字为宗氏,以祖父的牛为牛氏。【氏族略】【通志氏族略】宗伯公于公元前五六0年转于宗姓,牛父公于公元前六五0年转于牛姓。
七世成公(王臣):其后人封为狐竹国以王父为氏。【通志氏族略】伯夷公转伯姓,墨台公由戴转于墨。
八世文公(鲍革):其后人公元前二八六年齐灭宋改父为甫称皇甫。【姓谱】充石公第十二世孙于约,公元前三00年转于皇甫姓。
九世共公(瑕):其后人食采于褚其德可师以白褚师因命氏。【通志氏族略】子石公于公元前五0五年转于褚姓。
十世平公(成):其后人以祖父戍字为氏,以王父边字为氏。【潜夫论】【氏族略】子边公于公元前五00年转于边姓,御戌公转于戌姓。
十一世元公(佐):商朝六世王名沃丁为沃氏,元公子孙食于沃州其后为沃氏。【姓氏考略】沃公转于沃姓。
十二世景公(栾):宋景公无子,取侄纠十二世惴秦之子、宋元公之孙承嗣,以祖父之名为氏,太益公遷于楚之谯地转于公卿之家为戴姓。【名贤氏族】【言行纇稿】犨公于公元前四五0年转于干姓。
十三世公孙纠:以王父怀字为氏。【路史】怀公于公元前四五0年转于怀姓。
十四世昭(特):其后人与茶氏同宗以父职为氏。【世本屠】公于公元前约三五0年转于屠姓。
十五世焯(由):以王父字为氏。其后人潜夫论沙公于公元前三八0年转于沙姓。
十六世休(田):
十七世辟(兵): 其后人谈公为君被楚国所灭其后遂为谈姓。【姓苑谈】公于公元前二八六年由戴转为谈姓。
十八世剔(成):其弟偃公后被魏、楚、齐三分其地,戴偃奔魏死于温,子流落楚地以国为氏宋姓,剔公世孙戴温公转于公卿之家,降秦为武安将军【元和姓篡】。
中华戴氏通鉴浙江编委会戴三龙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