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甄姓网 > 甄氏源流 甄氏源流

河南中山二望的族脈源流關係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甄姓展区
河南中山二望的族脈源流關係

  河南中山甄氏二望乃華夏甄姓氏族史上最爲榮耀的兩個甄氏名門望族。二望之間的關係爲同根同祖同宗同脈的關係。

  《陳留風俗傳》載:“舜陶甄河濱,其後爲氏,望出中山河南”。圈稱將二望排列并聯在一起,其中藴含有三層含義。

  同根同祖關係。二望之最早人文始祖同爲河南嵩山新鄭的軒轅黄帝;二望之血緣始祖均爲曾在陳留陶甄河濱的虞舜聖君;二望之肇祖均爲商均後裔的陳胡公嬀滿;二望之敕封祖均爲河南洛陽的虞舜之五十四代孫甄通。《姓源》載:“楚子滅陳,陳通奔周,爲中將,周王以通舜後,賜姓甄氏。”宋代莊綽在《鷄肋篇·甄氏舊譜·甄復》中載:“陳通奔周,王以爲周將,以舜居甄陶之職,命爲甄,皆通之後而居中山,於邯鄲爲近。”上述典籍説明,由甄通於東周洛陽爲周官,促成了河南一望的誕生。繼而甄通的北遷後裔於秦漢時又在中山推出一望。可以説二望一本二枝,本末同根;一藤兩蔓,瓜瓞相依。無極甄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孫全健先生曾在《無極甄氏淵源》一文中得出結論:“帝舜、嬀滿、陳通、無極甄氏一脈相承。”也就是説,同根同祖的血緣關係將河南中山二望聯結在一起而血濃於水,密不可分。

  昆仲關係。河南中山二望誕生和發祥的時間爲一前一後。河南一望孕育於西周的陳國淮陽,誕生於東周春秋戰國時期的洛陽甄通世家。河北中山一望,孕育於東周戰國時期的甄通世家,誕生於西漢末年的甄邯世家。廣州的甄炳昌宗長爲此而指出:“河南一望,應是封於陳國的胡公嬀滿的子孫,後來成爲河南郡的望族。中山一望,應是居中山的陳通後代,後來成爲中山郡的望族。由此看來,二望同屬帝舜之後,從時間上看,河南一望歷史更久遠。”

  共融關係。因爲二望的血緣密不可分,二望的發祥史一脈相承,那麽二望的名人歸屬也隨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密不可分。例如陳通先祖,他出生於河南的陳國淮陽城,騰達於河南洛陽,其中一部分後裔遷徙至河北中山而再造輝煌,因而甄通先祖不但是河南一望的創始人,也是河北中山一望的開望鼻祖。甄邯先祖出生於中山無極甄氏望族的摇籃,但他的祖根在河南洛陽,他成就大業的舞臺也在河南,而且他第一次被封的承陽侯之領地就在河南的汝南郡。再如甄逸先祖,其祖籍在中山無極,但他的根籍也是在河南洛陽。因爲其六世祖甄邯曾在王莽新朝時爲其政權核心成員,公元23年,王莽之前隊大夫甄阜又親自與劉秀戰於河南唐河而被斬殺,東漢光武帝理所當然的要對甄邯世家進行斥黜與清洗。中山無極的部分甄氏世家在失勢後不得不爲躲避滅族之灾而離開族地南遷。甄逸世家便是在這個遷徙大潮中,南下回到河南故地歷經一百五十年左右後而又崛起的代表。甄逸先祖在東漢時任上蔡令,薨後葬嵩山東麓的盤龍灣,其次子甄儼在嵩山東麓任河南曲樑長。其女甄洛在河南洛陽被追封爲文昭皇后,薨後葬河南安陽靈芝村。甄逸世家四代出了兩位皇后,八人封侯,四人拜將,三婦封君,其活動舞臺盡在河南,其廷府也在洛陽及其周邊。再如唐代甄濟先祖,其祖籍雖爲中山無極,但他的老祖宗乃河南洛陽甄通,而且他的祖輩已定居於河南汲郡,河南淇縣青岩山就是濟爺青少年時期攻讀聖典詩書的高雅所在。《新唐書·卓行傳》載:“濟少孤,獨好學,以文雅稱。居青岩山十餘年,遠近伏其仁,環山不敢畋漁。”河北無極縣誌辦主編劉宗誠先生撰文以記濟爺之身世:“唐代中葉,名重一時的甄濟,出任過秘書郎、太子舍人、禮部員外郎、朝散大夫和著作郎。全家原居衛州,史稱汲郡甄濟。”這就是説,甄濟先祖乃是河南汲郡(淇縣)甄氏世家的杰出代表,他潜心讀書而使“樵夫却步”的美名就譽生於河南淇縣青岩山,他“望徽直節”的佳稱,就是被安慶緒囚禁於河南洛陽安國觀後堅貞不屈而被朝野所給的贊評。因此説,不論從血緣根脈上講,還是從騰達成名的發祥地來講,許多甄氏名人當是河南中山二望共同擁戴的聖賢名流。

  由此看來,圈稱將河南中山二望相提並論緊密排列在一起是符合歷史事實和甄氏族史實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