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支臧氏在五莲分布村庄
许孟镇
段家庙
在牛家官庄西北2.5公里处。北邻诸城市,聚落沿岭前坡分布。明洪武二年(1369年)段忠、段孝兄弟二人,由山西省迁此,傍古庙立村,故名。后臧姓迁入,有《段家庙臧氏族谱》。
高家宅科
在牛家院西东南6公里处,小水河上游东岸,村处两岭之间。元代高姓立村,以地貌特征冠以姓氏得名。据《孙氏族谱》载,孙姓于洪武二年(1369年)自江苏省海州十八村迁今许孟(村),后复迁此村,改称宅科。1981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因重名恢复原名。后臧姓迁入,有《宅科村臧氏族谱》。
中至镇
庙后村
在中至镇东北4.8公里处,中至河支流北岸,村沿河分布,为东西长方形聚落。据《周氏族谱》载,明初周姓由山西省迁此立村,以南岭有仙姑庙,村在庙后得名。后有臧姓迁入,无族谱。
下何家沟
在中至镇西南5.8公里。村沿河两岸分布,聚落呈南北长方形。据何氏墓碑载,明初何姓自江苏海州迁此,沿河沟两崖立村,取名何家沟。明末河上游建上何家沟,该村改为今名,后无何姓。明永乐年间,庞姓由江苏海州十八村迁入。清康熙年间,魏姓从上何家沟迁入,村名未变。后臧姓迁入,无族谱。
汪湖镇
汪湖村
汪湖镇驻地,在五莲县城西北20公里,南依丘陵,村处平坦,聚落呈南北长方形。元末王胡两姓立村,取名王胡。后演变为汪湖。明嘉靖《青州府志》载“王胡社”、王胡舖。有臧姓迁入,户数不多。
泥牛子村
在汪湖镇西北5公里处,燕河水库北岸,西邻莒县后山村。明洪武年间,陈姓从浙江迁今址南立村,因村后有一石形状似牛取名“石牛村”后以村南一黄泥山梁似牛,得名泥牛子村。因有前后两村,为区别村名,又以方位分前后西泥牛子三个村。该村有臧姓迁入,户数不多。
雹泉村
在汪湖镇东北8公里处,北连诸城市沙沟。村立岭前,沿坡分布。据考,明初齐姓从江苏海州迁此立村,因村西南有雹泉庙,取名雹泉庄。后有凌、潘、郭姓迁入,今四姓皆无。清初王姓迁入。至清光绪年间,郑姓在村西立一新村,取名小雹泉。抗日战争期间两村合并,村名从新命名。有臧姓迁入,户数不多。
高泽村镇
杨家沟
在高泽镇北5.5公里处,村沿岭后坡分布,聚落呈方形。据考,明洪武二年(1369年)杨姓从江苏省海州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后杨姓迁走,朱、于、刘等姓迁入,沿用原名。后有臧姓迁入,户数不少,在外工作的比较多。
辉沟子村
在高泽镇北4.8公里处。东西北三面环岭,小溪从村东南绕过,聚落呈方形。据《孙氏族谱》载,明崇祯三年(1636年)孙姓从管帅的孙家沟迁此立村,因村中习练武术的很多,行话称“会钩子”,故名。后演变为今名。后有臧姓从臧家崖迁入,户数不少。
窝疃村
在高泽镇西北,西靠墙夼水库。据考,高姓于元末从陕西省迁此立村,不久,胡姓迁入。因村在丘陵环抱的低洼处,取名窝疃。高胡两姓他迁后迟、李、王等姓相继迁入,沿用原名。后臧姓迁入,户数不多。
西云门
在七宝山东北4.8公里处,北靠墙夼水库。据考,明洪武二年(1369年)有孟、杨、夏诸姓从山西洪洞县迁现址北1.5公里处(今库区)立村。因村东有两山头南北对峙如门,阴雨天中间常有云雾缭绕,故取名云门。后因建了东云门,此村在西,改称今名。后有臧姓从辉沟子迁入,臧氏家族较旺,有臧凤兰曾任五莲县人民政府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