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俞姓网 > 俞氏源流 俞氏源流

福建三明现俞文俊支派后裔最完整〔44代〕世系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俞姓展区
福建三明现俞文俊支派后裔最完整〔44代〕世系图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南口乡舍坑村童坊岭俞氏后裔于近年续修族谱时,仔细查阅了祖上于乾隆十三年和光绪廿二年修葺的二部旧谱。谱载“上溯俞姓之鼻祖系出俞跗氏,为黄帝之臣,注素问之书,后世医道宗之。虞夏及商远无可考。周时俞瑞字伯牙者善于鼓琴,而俞尚、俞保彛亦系当时名人。汉晋之间代有伟人,如:俞藥、俞恭均属大将军。至唐垂拱中,俞文俊〔确认为第一世祖〕直奏《庆山非瑞》,谪贬于光州岭外,然子孙家族幸保。其后〔于大唐之后梁、唐、晋、汉、周‘五代’时〕有随闽王渡江者,俞朝凤号望苍〔第八世〕功成仕遂寓居汀州南门,复移延平之沙阳翔鸾坊开创俞屯〔其弟俞朝龙,习儒业,仍居光州固始县(然又另载其系汀郡祖)〕。逮至大宋神、哲之朝,大重文学,则有俞括〔第十一世〕宋熙宁六年(1073年癸丑岁)岀余中榜进士,官居朝靖大夫;俞敷〔第十二世、俞括三子〕宋建炎二年(1128年戊申岁)中李易榜进士,官居府尹;俞君玉〔第十二世、俞括长子〕以子俞肇官拜户部尚书,貤封三代公,奉钦赐敕赠尚书;俞肇〔第十三世、俞君玉之子〕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戊辰岁)王佐榜进士,官授祭酒之后拔为户部尚书,一堂四代袍笏蝉联,故东坡先生曰:‘不若公之世世相承也’。自十一世至十三世曾有‘一门三进士’之誉;确有岀任‘大夫、府尹、尚书’之职者。厥后俞荣五〔第十五世〕由俞屯复迁归邑裕云际〔现明溪俞云际〕。数传至俞福三〔第十八世〕生五子,其中:俞庆七〔第十九世〕仍守故基于俞云际;俞庆九徙将乐县白莲乡上地创业;俞庆四徙将乐县白莲乡俞厝坑创业。俞庆四生一子俞幼福〔第二十世〕,府案首庠生,文武俱备,后从军立功,封为总戎之职,镇守潼关。俞幼福生子三:长俞石雷〔第廿一世〕仍守故基居俞厝坑;次俞石保徙将乐县南口乡陈坊岭〔现为童坊岭〕创业;三俞石富徙将乐县南口乡洋布创业”。

     自第八世祖俞朝凤开创俞屯以来至今约有1100年,繁衍子孙三十六代。乾隆十三年谱载“自汀州之南门复移沙阳翔鸾坊致子孙蕃衍,逐择迁各处,如:顺邑的天湖、甲头、平削、曹坊;归邑的俞云际、鱼塘溪、俞厝坪;沙邑的长富头、俞邦、马案头、狮坑、光目山、小拔底、三观堂、魏邦、铁炉、倪邦、川坑、高桥、柳坑桥、魁星桥等共廿一个村庄,还有居沙城、延平城、大田城者。”据本次统计仅将乐有俞姓〔属俞朝凤后裔〕集居的就有五个村,合计现有俞姓人口达993人。据初步统计仅三明市各县含顺昌县现有俞朝凤后裔人口达6500人,包括迁居外地的已过万人。

沙阳翔鸾积善坊即俞屯在顶盛时期“建有祖屋一座,架上中下三栋,左右横相,门路齐全,树积善坊碑。其后于大宋神宗、哲宗之朝改造第宅,更辟门闾,奉上敕赐建坊牌楼一所,匾额书‘盖世英杰’四大金字,石砌大道称为京街,京街设立下马石,凡有县、府文武官员到此无不肃恭,甚为当时所瞻仰也” 。

     据旧谱载我祖上于南宋时曾已修成族谱,又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由俞甫主笔重修,但因年代久远原本均已失传,现存仅有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年〕续修,光绪廿二年再修的二部旧本了。乾隆十三年谱系由沙县俞屯俞氏后裔发起周边的南平、明溪等处俞屯俞氏后裔响应,由俞鸿志(三十一世孙)主笔,合修成谱〔修至第十八世〕即为总谱。自此之后按支派先后各自再修成房谱,然各支派房谱多因“文革破四旧”而毁,现仅存俞福三支派房谱。俞福三支派房谱于光绪廿二年由归邑〔现明溪〕裕云际〔现俞云际〕发起同宗的将乐上地、俞厝坑、陈坊岭〔现童坊岭〕响应合修成谱。乾隆十三年谱详细记述了自俞文俊为第一世祖〔公元687年〕起至第十八世孙〔公元1748年〕的吊宗图和世纪;光绪廿二年谱则详细记述了自俞文俊为第一世祖〔公元687年〕起至第四十世孙〔公元1896年〕的吊宗图和世纪;然而本次修谱更是详细记述了自俞文俊为第一世祖〔公元687年〕起至第四十四世孙〔公元2013年底〕的吊宗图和世纪。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南口乡舍坑村童坊岭俞氏族谱已于2014年修竣。至此,以俞文俊为第一世祖起由其后裔俞朝凤〔第八世〕随闽王领兵征寇入闽,已跨越十三个世纪〔公元687—公元2013年〕1326年。迄今在三明这片土地上已繁衍子孙至第四十四代,世世相联相接,且世系清晰,世纪俱细,实属罕见,可谓俞文俊支派后裔最完整的〔四十四代〕世系图了。

    附:《俞文俊支派后裔最完整〔四十四代〕世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