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杨姓网 > 杨氏源流 杨氏源流

源流-四川天全杨氏出自氐羌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杨姓展区
成都周边有关羌族的两处遗迹考略

    以往在研究羌族的历史文化中,往往着眼于成都平原以外的山区,而对成都平原周边地区则很少涉及。近来,笔者注意到距成都不远之处的平原周边亦有一些有关羌族的遗迹,足见在历史上羌族与成都平原的关系颇为密切。现略考留存于大邑静慧山及邛崃天台山的两处有关羌族的遗迹。

     一、大邑静慧山望羌台    

     静慧山在大邑县县城北面,山的南麓即县城所在,可谓大邑城镇是傍山而建的。静慧山为一浅山,山的北方群山叠嶂,山势逐渐增高,可达崇州市的九龙沟,紧接九龙沟的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属汶川县的三江乡。若以直线相计,从大邑县静慧山至阿坝州南境只不过数十公里。

     在静慧山上有一土城遗址。今加以修葺,增建城门、城楼及女墙,俨然有古城风貌。城门傍的城墙上有新刻的大理石碑一块,上刊如下文字:“望羌台。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及有关史料记载,静慧山,一名东山,山上土城相传是蜀汉将军赵云在此驻军防羌时所筑,望羌台即当年土城上防羌瞭望所,现在故城一角修建的土台是缅怀将军而复建的纪念性建筑。”

     考之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之13《上川南道.邛州.大邑县》确有这样一段记述:“《本志》云:‘静慧山,一名东山。山下土城,相传是蜀汉将军赵云筑。盖云尝防羌于此,有云墓及庙存。”按赵云墓及祠庙,原在静慧山以东约一华里许的锦屏山麓,现为县职业中学校址。于今已将赵云祠迁至静慧山上与望羌台相毗邻处,而赵云墓则迁至静慧山南麓。笔者从访问中得知,锦屏山麓原赵云墓侧于建国初期因修建房屋曾掘出规模较大的东汉墓两座,相传赵云葬此确有一些依据。惜赵云原墓早年被毁,现已无从考据。

  赵云于大邑防羌,《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未载其事。但蜀汉时岷江上游的羌人却有几度起兵反抗并震动朝廷的事。如《三国志.蜀书。马忠传》即载蜀汉后主建兴九年,“汶山羌叛,安南将军马忠、督将军张嶷等讨平之”。这次战役相当艰巨,该传引《益部耆旧传》云:“嶷受兵马三百人,随马忠讨叛羌。嶷别督数营先至他里。邑所在高峻,嶷随山立上四五里。羌于要扼作石门,于门上施床,过者下石槌击之,无不縻烂。嶷度不可得攻,乃使译者告晓之曰:‘汝汶山诸种反叛,伤害良善,天子命将讨灭恶类,汝等若稽颡过军,资给粮费,福禄永隆,其报百倍;若终不从,大兵致诛,雷击电下,虽诲之亦无益也。’耆帅得命即出,嶷给粮过军,军前讨余种,余种闻他里已下,悉恐怖失所,或迎军出降,或奔窜山谷,放兵攻击,军以克捷。”此役之后14年即蜀汉后主延熙十年,又有姜维征伐平康羌人的事件。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谓:“(延熙)十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帏共录尚书事。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相传姜维进军时曾驻兵于今汶川,今汶川县城(威州)旁尚有姜维城遗址可寻。按赵云卒于蜀汉后主建兴七年,以上两役均与赵云无涉。但从上述二役可以看出当时汶山岷江上游一带并不十分稳定,而大邑地处岷山与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历来是岷江上游羌人进入成都平原的要津之一,故赵云生前率军于静慧山一带驻守防羌是极为可能的事,该地的这一传闻当有所本。

    此外,曹氏《蜀中名胜记》于大邑县还有另一段有关的记载:  “大邑县,唐咸亨三年,分益州晋原县置,在鹤鸣山东。《道书》云:‘鹤鸣山,二十四化之第三化也。应氐宿。山有二十四洞,应二十四气。洞口约阔三尺,深不可测。每过一气,则一洞窍开,余皆不见。有七十二穴,应七十二候。东西二溪,出其两腋。太清官建在顶喙,玄真坊建在顶,太坪是其背。延祥观在天柱山,石柱腰岩是其两翼。冠子山三峰,中峰是其尾,乃马成子张道陵升仙之处。”’又同治《大邑县志.仙释》亦谓:“汉永寿二年,陵自以功成道就,乃于半岩跃人石壁中,自岩顶而出,因成两洞,上曰峻仙洞,下曰平仙洞。”①鹤鸣山在大邑县西北20余公里处,相传为汉时张陵学道登仙处。张陵即道教尊称的张天师,故道教视鹤鸣山为祖庭。

     道教源于中国的原始宗教,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中国各族,尤其是氐羌系诸民族的宗教信仰。东汉时张陵吸取巴蜀民俗创立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邑地处羌汉交通要津,其时必有不少氐羌族人往来于此。相传张陵在鹤鸣山

   ①  《大邑县志》,清赵霜撰,同治六年刻本。

学道,自然吸取了氐羌人的一些信仰与习俗。据调查,相传汉张陵登仙的洞窟现名天师洞,一作天谷洞。洞外原有木结构的庙宇一幢,约16平方米,一楼一底,高过洞顶。庙中塑有五、六尊神像。其中一神像名九马都司,传说系“蛮王”,为张天师的护法。这反映出张陵创立五斗米道时,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确有密切的关系。①鹤鸣山与静慧山相近,鹤鸣山有关张陵的传闻,为蜀汉赵云于此筑城防羌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二、邛崃天台山永乐寺石牌坊

     天台山在邛崃市西南部,东西绵延40余里,与雅安、名山、芦山等县市相毗连。明代以来这里即是佛教圣地,至今遗留着许多文物古迹。明代天全羌族高氏土司所建的石牌坊,位于邛崃市城区西南40余公里处的天台乡马坪村永乐寺的山门前。据调查,牌坊全用红砂岩雕刻而成,为面阔三间的四柱重檐式仿木结构建筑。通高11.2米,宽8.3米。坊座、坊身、斗拱布局紧严,雀替、额枋等部的浮雕图案生动。牌坊正面当心间上部匾额刻有“雪巢名胜”四个大字,上款书:“全天六番招讨使司正招讨使昭勇将军高”,下款题:“皇明万历甲寅仲冬吉日立”。两次间亦有匾额。左次间匾上刻有:“天全六番招讨司,先任正招讨使,功德王高文林,任官高勋,历代任官高继光,掌印太婆马氏,太淑人高氏,先夫任官高仲德,捐资重修殿宇牌坊,妇官高承勋,正招讨使荫袭高基,本司舍人高堡

     ①  韦行:《访天师洞》,载《鹤鸣山诗词专刊》,大邑图书馆主办专刊总第22期,1992年7月。

等。”右次间匾额刻有建造石坊的督工、书写、石工等人姓名。牌坊背面当心间上部匾额刻有“第一禅林”四大字,上款为“天全六番招讨司正招讨使掌印妇官刘氏为荫袭高基”。下款与正面相同。在牌坊正面5米处有一照壁,以红砂岩砌筑雕刻而成。照壁长9.5米,高3.7米,厚1.38米。石砌台基长9.9米,宽1.78米,高0.3米。照壁中部刻有麒麟图案。题记为:“天全六番招讨司正招讨使高基荫袭高宗胤,四川直隶邛州蒲江……”照壁右侧有“崇祯辛未”的年号题记。①

邛崃市即原邛崃县,古称临邛、邛州,自来为多民族杂居之地。宋《太平寰宇记》卷75《邛州》载:“(邛)州西至羌戎界一百三十里。……此郡以夷僚相杂,愈于诸郡。”又清乾隆《邛州志。风俗》谓:“州分三里(按即文台、孝义、封爱三里),文台里在州之西南,界连天全之土司,汉土相杂,深居山涧,民多简朴。”可知直到清初,邛崃西南部仍有许多少数民族居住于此。天台山地处邛崃西南,自然成为附近“汉土”群众,乃至与之毗邻的天全一带百姓的一个信仰中心,天全高氏上司在此修庙立坊乃是极其自然的事。那么,邛崃西南部的少数民族应屆何种民族?笔者以为这主要指的是羌族,他们应与相毗邻的天全土司及其属民为同一民族。

     天全自古为氐羌系民族聚居之地。  《明史。土司传》云:“天全,古氐羌地也。五代孟蜀时,置碉门、黎、雅、长河西、鱼通、宁远六军民安抚司。宋因之,隶雅州。元置六安抚司,属吐蕃等处宣慰司。后改六番招讨司,又分置天全招讨司。”可知天全招讨司系从六番招讨司析置。《天下郡国利病书》卷

     ①  汪雄:《邛崃天台山石牌坊及照壁》,载《四川文物》1994年第4期。

68《四川四》言之更详。该书云:  “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古氐羌之地。晋以前无闻焉,宋齐梁土豪迭相雄长,名属益州。西魏为始阳县地,属蒙山郡,后周因之。隋初废郡,属雅州。唐为羁縻州,隶雅州都督府。《总志》云:五代王、孟之间,有高曩阁藏,杨夹矢朶只儿二酋归附,始置碉门、黎、雅、长河西、鱼通、宁远六军民安抚司,隶雅州。元宪宗时复置安宣抚司,属吐蕃等处宣抚司。后改六番招讨司,又分置天全招讨司。国(明)初并天全六番招讨使司,隶四川都司。”由此可知,天全土司始自五代,历宋、元、明、清诸朝,迄至清雍正七年始改流,去六番二字,改称天全州。据《读史方舆纪要》载,明时天全六番招讨使高氏辖地为马村、苏村、金村、杨村、陇东村、西碉村,地广一百九十里,袤二百一十里。①以上诸地皆在今天全县境内。

     明代天全六番招讨使有正、副二职,代以高、杨二氏世袭其职。该司所辖百姓史籍明言为“氐羌”,实际为羌族的一支——青衣羌的后裔。天全一带原属雅州,汉代为青衣羌人聚居的地方。《水经注.青衣水》云:  “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沫水合。”注云:  “县故青衣羌国也。”又《竹书纪年》云:“孝惠成王十年,瑕阳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来归。”青衣水即青衣江,一作羌江,今仍名。江有三源,一出宝兴,一出芦山,一出天全。汇流后经天全、雅安、洪雅、夹江,于乐山汇人岷江。沿青衣江而居的多为青衣羌人。早在汉初,中央王朝即着手开发青衣地区。汉武帝天汉四年,废沈黎郡置蜀郡西部都尉,治青衣县。青衣县的治所即今芦山县芦阳镇。安帝延光元

     ①  《读史方舆纪要》卷73,《四川八》。

年,改蜀郡属国。灵帝时,又改置汉嘉郡,将原青衣县更名汉嘉县。此郡除汉嘉县外还管辖徙县(今天全县东部)、严道县(今荥经县)和旄牛县(今汉源县)。其中汉嘉、徙两县和严道、旄牛两县的部分地区主要的居民为青衣羌人。青衣羌人世居该地并无远徙他处的记载。因之,可说明代天全土司的属民应为汉代青衣羌人的后裔。

天全土司属民的族属既明,而天全土司究竟属于什么民族?20世纪40年代初,任乃强先生受托编纂《天全县志》,于县中收集到高、杨二土司的家谱。我们可从中窥出二氏的族属。据任氏《天全散记》之二《高土司世系》谓:“高谱自混沌初开序起。谓炎帝因尝百草云游,遇女娲氏之妹与交,生子名姑生,为高氏鼻祖。姑生娶乔文公之女安登,生二子,名姜万春、姜万年。姜万春寿二千岁,佐禹治水,至商太丁二年,生姜大成,即太公望,受封于齐。夫人马氏,生子杜伯,娶周宣王宫女,生姜齐。姜齐佐秦始皇,又辅汉高祖。娶汉帝宫女而生姜汉。王莽篡位,汉居北海,娶孔娲之女,生姜清,食采邑于高,乃易姜为高氏。此为首段,文甚长鄙,俚不通,而考订年代颇繁,一人寿辄数千岁,与所妄造之名字,俱堪捧腹。”①

     任先生指出高氏家谱中杜撰、不实之处确是事实。但传说不等同于历史,高氏家族能根据其历代口碑并录之于谱,仍是难能可贵的事。我们从其家世的传说中可以看出高氏祖先系出自羌族。按传说中的炎帝既是中华民族人文远祖之一,同时又

     ①  任乃强:《天全散记.高土司世系》,《康藏研究月刊》第25期,1949年2月。

是羌人姜姓的直系祖先。《左传.哀公九年》谓:“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又《国语.晋语》云:“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姜、羌二字有密切联系,字源上的联系。反映出族源上的关系,如《后汉书.西羌传》说:  “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这是说羌人为姜姓的一种。但这一说法是倒因为果,正如章太炎所云:“姜姓出于西羌,非西羌出于姜姓。”①天全高氏土司既自称出于炎帝之后的姜姓羌人,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们不是汉代青衣羌人后裔的一支。至于天全副土司杨氏,据任乃强《天全土司世系》称:  “据《灵和乘略)谓,天全杨氏出于汉赤泉侯杨喜。汉武帝时,有杨瑞者出自山西太原,以骑将从拔胡将军平西南夷,留镇青衣灵关,外驭诸羌,世守其土。”②任氏以为此未必可信,认为“天全杨氏出于氐王杨氏”③。杨氏以其先祖为汉赤泉侯杨喜,显系在汉文化熏陶下的攀附之词,固不可信。但谓其先出自氐王,依据亦不足。余以为天全杨氏土司仍是当地土酋、青衣羌人的后裔。由于此与本文关系不大,当另著文考证。

     天全高氏土司其后信仰佛教,在邛崃天台山建寺造坊祈佛佑护,从而为成都周边地区留下一处羌族的遗迹。永乐寺石牌坊及石照壁上所刻的几代土司姓名,皆可与光绪《天全州志》及高氏家谱相对照。④此实为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历史的一件极可珍视的文物。

     ①  章太炎:《西南属夷小记》,《太炎先生文录续编》卷6下。

     ②  任乃强:《天全土司世系》,《康藏研究月刊》第26期,1949年4月。

  ③  同上。

     ④  光绪《天全州志》卷4,《宦绩》。

     附记:抗日战争期间,林耀华先生随燕京大学搬迁成都。1945年夏,耀华师偕陈永龄先生赴四川西北部羌族及嘉戎族藏地区作实地考察,攀越高山峻岭,行程达二千余里,历时两个多月。归后,先生撰《川康北界的嘉戎土司》及《川康嘉戎的家族与婚姻》诸文并成《四土嘉戎》一书(惜该书原稿散失)。先生诚为川西北各族民族学考察的先驱,贡献颇大。先生的几篇文章均对羌族的情况有所论及,至为精辟。如先生谓:“从近代考古上的发现,得知史前有用石棺葬的葛民,最早居留川康北境,后来羌民侵入,并行火葬方法,风俗与葛民大异。再从羌民的口授传说中,也可稍知他们的祖先如何战胜葛民而占有其地。史书上所载古代羌民在中国西部占领地域颇广,川康北境亦为此族住牧地区的一部。秦汉时有蜀守李冰父子在今灌县治水,开辟都江堰,推想当时汉人势力所及,仍距灌县不远,因为县北即为山岭,而为羌民繁殖的区域。蜀汉末有将军姜维曾征服羌人,并沿岷江上行,至今理县东面的威州,建筑姜维城为守。作者曾至威州山上,见有城垣残基,可资考证。威州为南北交通的孔道,想当时汉人已与远近羌民颇有往来接触的机会。”①今年值耀华师八十五岁华诞,谨撰此文以为先生上述羌汉交往论述的补充并以为寿。

     ①  林耀华:《川康北界的嘉戎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