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源于伯翳
此种说法最早见于《路史》。《路史》为南宋学者罗泌所撰,它将萧姓的起源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禹夏之际。据《路史》卷十六《小昊》和卷二十五《国名纪》所载,古代有一个善训鸟兽的部落,因其栖居于“赢”地(《史记·秦本纪》称:“伯翳为舜帝掌管牲畜,牲畜繁殖很多,所以获得土地的封赐,受赐姓赢。”赢姓原是少吴得之于赢水,后伯翳为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为表彰其功德,舜便将赢邑赐予他,并赐姓赢氏,以示承继少吴之血统。),故被称为赢部落或赢姓部落。该部落的始祖伯翳(另据《史记·五帝本纪》和《秦本纪》又分别写作益和柏翳),是唐虞之际有名望、有功德的十一个臣子中的一位,曾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到了夏王朝时,伯翳的后裔孟亏也和他的始祖一样善于驯服鸟兽,立有大功,被夏王封土于“萧”,于是孟亏又以国名为姓,改称“萧孟亏”。孟亏的后人遂沿用这一姓氏。
《路史》又说:“萧,孟亏封徐之萧,汉故县,属沛。”古萧国位于今安徽萧县西北地区,而少昊之地或伯翳栖居之所位于今山东兖州一带,两地相距不远,都属于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文化圈。这样看来,孟亏作为伯翳之后封于古萧国而改姓萧氏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千多年后,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据汉代经学家、史学家刘向的《列仙传》记载,秦穆公时出了一位能够吹箫引凤的萧姓人物。此人名叫萧史,善于吹箫模仿凤凰鸣啼,吸引孔雀、白鹤等在庭院中翩翩起舞。秦穆公仰慕萧史的高名,就把自己的女儿弄玉嫁给了他。从此夫唱妇随,形影不离。萧史每天都教弄玉吹箫作凤鸣,经久不辍。于是鸾凤和鸣,声声动耳,数年后果然有凤来此。秦穆公喜出望外,特为此事,造了一座凤凰台。夫妇俩整日在台上吹箫引凤不肯下来,突然有一天,这一对萧氏夫妇,一个乘龙,一个跨凤,相伴飞升而去。因此秦人就在雍宫中建了一座凤女祠,里面经常有箫声传出,后人遂赋诗一首:萧史妙吹,凤雀舞庭;赢氏好合,乃习凤声;遂攀凤翼,参翥高冥;女祠寄想,遗音载清。“乘龙快婿”的典故即出于此。
这虽然是一个玄妙离奇的传说,却未必是空穴来风,说明驯鸟一族曾确实存在过,而且作为一个驯鸟高手,萧史很可能就是他们的后裔。
清人编著的《姓氏考略》和《姓氏辩误》都把伯翳作为萧姓最早的源头之一,并说:“伯翳之后孟亏,作土于萧,是为萧孟亏。”很多人也都认同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