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潘姓网 > 潘氏源流 潘氏源流

兴宁潘氏宗支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潘姓展区
兴宁潘氏宗支

时间:2011-8-27 9:38:18  作者:佚名  来源:潘任公家园  查看:1668  评论:0

  

     入粤始祖潘琴于南宋末年偕弟由福建宁化移居广东长乐(五华),卜居于南段.其子孙鹏冲于明洪武年间迁居兴宁,县令夏则中招携民户,拨册城内居住。后世分过于石马上庄、坪洋布尾及徐坑里、黄槐禾村、叶塘麻岭、宁塘和山及枫岭、永和湖尾、坭陂笃陂等地。全县约1万人(据说现在已有五万人),居住于永和、宁塘、宁中、龙田、坜陂、坭陂、新陂、宁新、叶南等20个区镇,其中永和约占一半。  

兴宁潘氏房系(广东始祖琴公下传四代)

琴公    度名万十郎。生于宋度宗丙寅岁(1266)五月二日。原居闽汀宁化县石壁村。元朝时与胞弟琴公移居广东惠州府长乐县(今五华)南塅创基。殁于元顺帝丁亥岁(1347),寿八十二。葬于长乐高竹园(今五华县华城镇万子村上河自然村)金龟驮印形,眼穴,辰山戌向。清道光庚寅岁(1830)被黎逢春占葬,新插一穴。经控县主明廉,诣勘平复,同治丙寅岁(1866)请逮令给告示立石,周围共坚二十个石界。公坟限逢寅、申、巳、亥岁八月十六日辰刻,兴宁、长乐、嘉应、永安(今紫金)四邑合祭。因历史原因,坟于1958年被毁,该地后被当地李姓人所占。配孔氏,生于宋度宗庚午岁(1270)六月十一日,葬于长乐双头槌子塘,坟失。生三子:鹏汉(文伯)、鹏霄(文彬)、鹏冲(文质)。

二 世(季孙世序82)

鹏冲    讳文质,生于元泰定五年(1328),邑庠生。明洪武年间,兴宁县令夏则中招携民户,插竹承粮,公应招而投充,遂承千顷田庄,载粮半百余石,充当三图民籍,拨册城内居住,承县立印信为凭,永远管业。配彭氏(兴国、会昌、紫金潘氏谱载罗氏)。夫妇合葬于兴宁神光山下,飞凤落阳形,坟左边有碑为记,坟已失。生二子:奎、璧。

三 世(季孙世序83)

潘奎    名实,鹏冲长子,生于元惠宗(顺帝)十四年(1346)丙戌岁。明洪武十八年,开科取士,公应试拔贡元,官任云南省大姚县知县,载《乾隆嘉应州志》,在任卒,葬于彼处。妣罗氏,生于辛己岁(1341)葬于担水塘狮形;配彭氏,生于戊子岁(1348),葬于长乐梓皋大垢田面上。生三子:信、侃、俭。

潘璧    鹏冲次子,早故。配陈氏,生一子早殁。失传。

四世(季孙世序84)

潘信    名有信,(录乾隆二十九年冬重修,公元2004年8月复修有信公墓碑)。奎公长子于北厢龙归洞(今黄陂径口)落居,葬甘砖上角坑矮寨祗猫儿洗脸形。配庞氏,葬上角坑猛虎跳墙形。生一子:法高,与父同葬。

潘侃    字季卿,奎公次子,邑庠生。叶南麻岭下落居,生于乙未年,卒于乙卯年,葬于兴宁莲塘背坤山。配蓝氏,生三子:廷玉、廷立、廷举。

潘俭    奎公三子,生于明洪武十九年丙寅岁,支派和山、韩塘、湖乡、黄陂堡落居。配罗氏,继配李氏。生三子:松普、云普、拾普。云普支派迁广州,拾普支派迁江西吉水,夫妇坟俱失。  

鹏冲公(广东二世)后裔重要迁徙

鹏冲(文质)公,明洪武1368至1398年移居兴宁开基创业,配彭氏(一说罗氏),生二子:实、璧(失传)、奎(实)。奎公生三子:长子信公、次子侃公、三子俭公。

一、信公房:

长子信公,配庞氏,生子:法高。法高配钟氏生二子:法望、法游,支派居兴宁北厢龙归洞(今黄陂径口),现分布黄陂、罗岗、坪洋、龙北。

(1)六世潘望后裔十二世应通,负父骨至永安(今紫金蓝塘)罗坑落居。十三世有清,配骆氏,生四子:长子庄猷,支居永安井坑;次子焕猷,支居永安大水坑;三子洪猷;四子弘猷,二支仍居罗坑。

(2)六世潘游后裔,十四世期煐,由龙归洞迁江西兴国县高兴乡箬坑水口廖公坑落居,期耀迁江西吉安。

(3)六世潘望后裔,十六世光汉,由龙归洞迁江西兴国崇贤龙上立业。

(4)九世潘琼后裔,十五世仕新、仕远兄弟二人从龙归洞迁江西兴国崇贤粟山坑暗坑立基,十五世仕道生三子:利玉、移玉、棱玉兄弟三人由龙归洞徙居江西兴国县崇贤草坑立基。16世积玉之子金振,清乾隆甲戌年从兴国崇贤霞光黄金寨迁泰和云彰小庄冷水坑立基。

(5)据兴国1998年四修族谱资料,信公房在兴国县现在人口88人,其中男41人,女47人。

二、侃公房

次子侃公,配蓝氏,生子:廷玉、廷立、廷举。支派居兴宁西厢麻岭下,现分布叶塘、叶南、新陂、福兴以及坜陂,宁新等地。

(1)八世伯澜公,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从兴宁迁居韶州翁源县南埔。配何氏、张氏、陈氏。生五子:潘玙、潘玟、潘玲、潘瑞、潘珠。潘玙迁居顺德县冲鹤乡,后又迁河源县城青云里。生四子:潘千、潘秋、潘洋、潘溢。潘千后裔居新丰、连平、花都。潘秋后裔迁居增城棠下榄溪。潘洋后裔居今东源县仙塘、连平县隆街。潘溢后裔,至十四世念梅从河源县城移居禾溪约仙塘乡(今东源仙塘)创业。

潘玟,先迁英德象岗都,后又迁居新丰县沙田新岭下。配孙氏,生三子:潘富、潘灏、潘贵。潘富后裔迁新丰、沙田、遥田、清远、英德、连南、曲江、从化、增城等地。潘灏后裔迁新丰、清远等地;潘贵后裔居新丰、阳山、花都等地及迁广西。

潘玲,配卢氏、宋氏、关氏,生子:潘贤,原居新丰岭下。后裔居新丰、阳山、连南、花都等地。

潘瑞,配朱氏,生二子:潘清、潘华。潘清之子崇斌迁江西龙南墩头开基。

潘珠,配蓝氏、丁氏、黄氏,生五子:潘成、潘琼、潘政、潘昌、潘聪。后裔居新丰、连南、阳山、清远、花都、从化、龙门、连平、南雄、广西鹿寨等地。

(2)琴公八世伯渊第三子潘煊后裔十二世曰选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前后,自兴宁移居归善县矮陂乡(今惠州市惠城区矮陂镇东山埔)开基创业。配李氏、梁氏。生五子:元兴、元旺、元隆、元昌、仕凤。(现传三千人左右)

(3)琴公九世潘煊后裔十三世学清,由兴宁移居惠州市矮陂镇泽圳村开基创业。(现传一千多人)

三、俭公房

俭公,配罗氏、李氏。生子:松普、云普、拾普。支派兴宁东厢湖尾。后裔主要居住永和湖乡、永星、永生、宁中、宁塘等地。外迁主要有:

(1)琴公九世潘勤后裔十二世法行(处士)明朝时从兴宁湖尾迁居程乡县(今梅县)韩莆都长滩地界潭角里。梅县民国十一年(1922)修纂之《潘氏族谱》列为一世,配姚氏、李氏。生四子:永聪、永明、永发、永潭。长子永聪迁住葵湖;次子永明住大浊水;三子永发之妻陈氏携二子住南口;四子永潭住五鲤排(今梅县西厢教子岌)。

(2)琴公九世潘勤后裔,十八世云辉于清康熙初年由兴宁湖尾移居永安县(今紫金)上黄砂约上濑隔田,配廖氏,生五子:利斌、俊斌、维斌、端斌、瑞斌。利斌移居富竹溪高涧。二十二世立贤,由富竹溪移居青溪乡龙田村(原名员墩约)军营前。在永安县蓝塘镇留塘村铁炉塘建立祠堂。

(3)琴公九世潘礼后裔,十八世朝约,于康熙年间从湖尾板塘坳下,移居江西兴国清德乡澄塘堡合富村开基。配刘氏、伍氏。生二子:良玉、贵玉。

(4)琴公九世潘礼后裔,十八世朝纪,从湖尾柿子坪移居江西兴国大足乡武塘堡小坑坊樟树下。生三子:曰富、曰贵、曰文。十九世曰富,配幸氏,生二子:洪泰、运泰移居澄塘堡合富坪立基。后裔二十一世云升移居花石下。二十四世亮清,徙居泰和仁善乡永宁圳头村。二十五世彩河,配曾氏,生三子:凤福、凤禄、凤喜,举家先迁泰和罗家圩,后迁上海。曰贵,配谢氏,生四子:瑞泰、元泰、敏泰、承泰居小坑樟树下。曰文,配张氏,生三子:秀泰、永泰、高泰,移居大足乡大禾场堡社前坊长岭社坑塘立居,后裔分居下度、桂坑、独坑等地。

(5)琴公六世八秀,生一子:财兴,支派迁居今惠州市惠阳县淡水镇桥背村嶂下,已传至二十七世400多人。(参梅县、梅江区2005年《潘氏族谱》)

(6)琴公八世观茂后裔十九世以从(父中顺)由兴宁移居惠州府归善县蔗土布村,后开辉公由归善移居广东花县大塘村黄锦庄。

(7)据江西兴国1998年四修潘氏族谱资料,从兴宁湖尾、崇子颈、梅县南口迁居兴国俭公房现有人口856人,其中男491人,女45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