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郝姓网 > 郝氏源流 郝氏源流

莱州府掖县分支:客家郝氏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郝姓展区
莱州府掖县分支:客家郝氏  

    客家人是中华民族中一个最优秀的人群共同体,它是两晋至宋时代内迁豫冀鲁皖苏交界地带的汉族移民长期集居于此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群体,客家人以其刻苦耐劳,刚强弘毅,辛勤创业,团结奋斗和勇于开拓进取的客家精神而闻名于世,客家郝氏又以其人文蔚起,英才辈出,忠孝传家,书香门第和最富于向外开拓精神而成为全世界客家人中最重要、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一支。

    枣强客家郝氏是伯泉公支裔

   枣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清凉江西岸。古属广川郡、信都郡、直隶冀州,它是绝大多数客家人的最初落脚地,是客家的摇篮和祖地。据多种郝氏族谱记载:枣强客家郝氏的开基始祖是伯泉公的第五子郝强。

    郝强,又名郝枣,或作郝朝强,均因他所迁居地枣强而得名,他的字惟权,号表正,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正月十一日,祖籍安州安陆,由原籍莱州府掖县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大分析,郝强即率领本房家室西迁居信都郡枣强县,落籍枣强县寺宅城,开拓新的基业。据门庄谱等多种谱载:郝强在唐肃宗乾元年间,官任门下省谏议大夫,宁州刺史等职,郝强的后裔也有在豫冀鲁皖苏各省做官者,因而豫冀鲁皖苏五省郝强的子孙为兴盛,郝强因此被尊为豫冀鲁皖苏客家郝氏的始祖即著名的“枣强公”。

    郝强的配匹与子女,各谱所记姓名与人数多不相同,综合各种郝氏家乘,得知枣强客家郝氏始祖郝强共生三子:宣卿、正卿、仕举。长子郝恩,又名郝吉龙,也作郝潜科,号宣卿;次子郝嘉,又名郝门龙,也作郝潜庄,号正卿;三子郝营,又名郝潔龙,也作郝潜孝,号仕举。

    谱称:郝强三子均有功名,长子郝吉龙是进士出身,后辞官不做,隐居卷子里;次子郝门龙,官封承事郎,因官迁居定州;老三郝潔龙,官封诸折冲府录事,兵曹参军,留居枣强县寺宅城村。

    据信都谱载:郝强长子郝吉龙,娶妻吕氏生子二人:文昇、武昇。次子郝武昇,妣赵氏,生二子:濬善、守善。长子郝濬善,妣胡氏,生一子:崇信,郝崇信辅佐宋太祖扫平成汉有功,官至节度使,宦居汴京,卜居开封祥符县,崇信传到六世孙郝端性,御驾南征,成为祥符县郝氏一世祖,郝端性又传十二世孙郝隆,字景昌,明成化年间进士,官至大理寺,又知金华府,为政斐然,崇祀乡贤祠,郝隆,生子名叫宗启,字文卿,嘉靖举人,授知博平县,后升为知泽州。郝宗启学问深邃,事亲至孝,居乡励行,莅政有声。

郝吉龙的长子郝文昇,妣吴氏又生二子:长子郝明善,次子郝清善。郝明善娶妻孟氏,生子二人:长子郝熙志,次子郝康志。郝熙志之妻马氏,继妻门氏,各生一子:长子郝崑,次子郝崙。其中次子郝崙,北宋时进士,官至尚书,长子郝崑,字松寿,据谱说就是北宋初年的大臣郝松寿,谱称郝松寿是进士出身,官至均州刺史,拜尚书左仆射,知兴化府,最后官至尚书省户部判部事,后受命守荆州,因兵败被贬甘州后卫,河北枣强郝氏一支,至郝松寿时臻于极盛,成长当时整个郝姓中最显赫尊贵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