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俞明先生寻根记'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俞姓展区
台胞俞明先生寻根记
“清明时节倍思亲!!!”朋友,当您陡然见到这样一句话作何感想?而当您知道,这是一个百年之前即已远离故土的家族,是一个生长在台湾的子孙发自肺腑的呐喊,您的心灵能不为之震撼么?这不是对生者的思念,而是对先祖的怀念,是对根的向往。\r\n 俞明先生1953年生于台湾。曾祖父在清代为官,因而由江西广丰县移居到了天津。世事沧桑,历经三代的繁衍,如今的俞家子孙四十余人,分布在海峡两岸及美国的东西海岸。余先生的父亲余信,早年毕业于海军学校,后随军去了台湾。\r\n 2005年,余父在硫球遭遇海难,余先生遥祭亡父后,即开始了寻根之旅。他由天津而到大连、北京,辗转往复,遍访亲朋,终于找到在江西南昌的远房姑妈。通过姑妈得知,他的根在江西省的广丰县。然而,偌大一个广丰,芸芸数十万人口,如何才能尽快地寻到自己的根?他想到了台湾工作办公室。\r\n 今年的4月4日,他拨通了上饶市台办周进富主任的电话。面对一个寻根心切的台胞的诉求,在上饶市委领导的关心过问下,市、县两级台办及广丰县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迅速地动员了起来。由于余先生所能提供的资料很少,仅知祖父的姓名及祖母的姓氏、祖父母是同村人,查找起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r\n 县台办由广丰县的俞姓聚居地入手,首先查看了县志,将所有俞姓村庄一一列出,随后逐一走访,足迹踏遍了广丰县的五个乡镇,涵盖了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通过对村里的老人及县里的离退休老同志访问座谈,县台办终于获得一条重要线索:俞姓和詹姓同属一个村子的,只有广丰县城的永丰镇。然而,原来的村落早已是踪影全无,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富有现代气息的工业新城;原来的俞姓宗祠,如今矗立着一所漂亮的小学,朗朗的读书声随风飘来。\r\n 要确定俞先生的祖藉,难!然而,困难并没有难倒下定决心为台胞寻根的台办同志。他们调整了思路,打算以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家谱,来证明俞先生的根就在广丰。俞氏家族早在1949年曾刊印过一份家谱,此后再未修过家谱。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又历经文革十年浩劫,能否找到一份完整的家谱,成了问题的关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找到了几份残缺不全的俞氏家谱后,终于在几十公里外的广丰县洋口镇的一位村民家里,找到了一份完整的俞氏家谱,俞先生祖先的名字赫然在目!\r\n 4月25日,喜讯传到了俞先生的耳中。短短的二十天,台办就为自己寻到了根,喜悦之情无以言表。当天,俞先生就飞到了南昌,26日又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广丰。摞起来足有半米多高的16卷家谱,虽然饱经风霜,却又保存如此完好,白中略微泛黄的宣纸似乎在讲述着一个久远的故事。俞先生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仔细查阅着家谱,闪光灯频频亮起,摄像机缓缓移动,俞先生的额头渗出了细细的汗珠,内心也在翻江倒海。余信、余德、余赣、余……,熟悉的父辈们的名字,一行行地跃入眼帘,他们与江西、与上饶的地名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这不正是祖先在向他昭示着什么吗?\r\n 俞先生说,来时匆匆,轻装简行,回时却感到沉甸甸的,因为我带上了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