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应卡明帮应惜真(左二)查阅家谱。
见习记者 毛淦颉
6月25日上午,浙江宁波奉化区萧王庙街道里应村迎来了3位特殊的老人。为了寻根,年过七旬的他们分别从新疆和北京远道而来。
记者了解到,这3位老人是里应村著名的“应氏三兄弟”的后人。那天来的是三兄弟中老三应尚能的二女儿应惜真、小女儿应锡音和她的丈夫。当年,三兄弟的父母因故背井离乡前往上海谋生,靠在基督教堂打零工度日,三兄弟就在基督学校接受教育,慢慢和村里失去了联系。
据悉,老大应尚德的儿子后来曾来村里办学堂,地址都选好了,由于政局动荡最终不了了之。2015年,里应村编印家谱,村爱心艺术团团长应有定曾试图和老二应尚才的儿子应达之取得联系,可是迟迟未有回音。
于是,应有定在中国应氏家族微信群里发布消息,但也无人知晓。直到最近,宁波大学沈浩杰教授在筹备宁波音乐家图片展的时候发现了“应氏三兄弟”,遂通过区政府、萧王庙街道联系到了里应村,使双方取得了联系。
上香、敬酒、祭拜……“应氏三兄弟”的后人举行了祭祖仪式,实现了叶落归根的夙愿。应惜真不止一次地感叹,从来没见过这么隆重的祭祖仪式,她激动地表示:“我们在外面,很少遇到同姓的人。回到村里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非常亲切,这样的感觉真好。”族人的热情使两位老人感动不已,表示今后还要回奉化,看看家乡。
“应氏三兄弟”曾名声远扬。大哥应尚德是民国著名的外交家、学者,常驻尼瓜拉加大使馆;二哥应尚才是优秀的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第一辆蒸汽火车的设计师;三弟应尚能是杰出的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作曲家,浙江大学校歌的曲作者。他们皆毕业于清华大学,留学于美国。
应锡音告诉记者,应尚德的子女现定居于美国,应尚才的子女分居在北京、天津、广州等地,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前来。“这是上天冥冥之中的缘分安排,看到应家人丁兴旺,我们真的非常开心。”里应村党支部负责人应卡明高兴地说。
(中华家谱新闻采编记者 曾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