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谭姓网 > 谭氏新闻 谭氏新闻

重庆合川谭氏前往贵州寻根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谭姓展区
重庆合川谭氏前往贵州寻根

发布者:admin02 发布时间:2015-04-23 点击次数: 46

2015年4月17日,重庆市合川区草街、滩子谭氏一行,带着谭氏族人寻根问祖的殷切期望,沿着先祖300年前湖广填四川的足迹,驱车900公里,来到祖籍地贵州省天柱县新兴里二甲瓮杞寨下洞乡上、下寨(现地名;天柱县瓮洞镇新化村上寨)。

  

  

合川草街、滩子谭氏入川现已325年,人丁繁衍,有2000多人。历史上,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通,两地谭氏无任何交往。事隔十几代,寻根问祖的谭氏情结,在历代先祖们的心中难已忘却。每年谭氏清明会上,寻根问祖,寻找瓮杞寨下洞乡祖籍地成了族人的热门话题。

合川草街、滩子谭氏,是先祖大猛公第五十三代“朝”字辈后孙共六十多人入川;草街谭氏源流何方,根据草街全家沟月亮堡谭希宽墓碑文记叙,福建建宁府谭氏族人谭大猛世居建宁府。先祖谭大猛在福建省建宁府起经八世,由第九世后孙移居泉州,在此又经九世;猛公后第十九世飞能公由泉州移往福州,在此经历十世;猛公后第二十九世志谙公由福州迁往邵武,经历五世;猛公后第三十四世定俊公由邵武迁往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经历六世;猛公后的第四十代后孙联朝公由江西迁往湖广(湖南)沅洲芷江,经历七世;猛公后第四十七世宗泰公于明朝嘉靖丙午岁(公元1606年)由芷江县永定里二甲迁往天柱县(今属贵州省)新兴里二甲瓮机寨下洞乡,在此经历五代人后;猛公后第五十三代后孙朝远公携妻胡氏,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90年)自愿入川重庆府合州四新里草街乡全家沟插占落业;朝选之三兄朝珊公携妻杨氏,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9年)自愿入川草街全家沟落业定居;康熙晚期,朝明(朝选之长兄)之次子正洪,晚子正晚自愿入川合州滩子乡玉龙场定居;朝月(朝选之二兄)之曾孙通纯、通晚入川某地;再礼(朝字辈)之子正龙、正虎、正玉、正凤兄弟四人入川岳池县落业;朝敬、朝阳、朝岐、朝金、朝忠、朝显公于康熙晚期自愿入川合州双凤双河口。我元公系下共六十多人入川。至2015年全国各地,谭大猛后代约2万人左右。合川大猛公后代现主要居住在草街全家沟、滩子坎、玉龙场、双凤双河口、岳池县、邻水县、北碚区和全国大中城市。

草街、滩子谭氏字派(从大猛公系下四十二世谭元公起)

在湖广议:

元以世思景,宗经文必应  朝正世通光,希启承先后

在草街议:(第二代字派)

敬立保家邦,荣华大吉昌

克俊明次德,永远敦伦常

为使族人不忘祖忘根,经合川谭氏宗亲会多方联系,在贵州省天柱县谭洪文宗亲的帮助下,寻找到了大孟公同宗共祖的后裔,天柱县渡马小学校长谭诗寻宗亲。

合川谭氏宗亲会会长谭献民、草街滩子谭氏清明会会长谭郡府、草街滩子谭氏清明会副会长谭荣一行三人,17日清晨从合川出发,经重庆、遵义、贵阳、凯里,驱车900公里,行程十小时,临近傍晚时分,终于回到离别325年,祖辈魂牵梦绕的天柱县。

在天柱县城,谭诗寻夫妻的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晚餐后,诗寻宗亲安排我们到他家住宿,他房屋在城郊,三楼一底的房屋呈典型的黔东南民居。晚上在他家,大家对天柱、合川两地大孟公房系谭氏族谱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比对,统一了对大孟公房系源流的认识。

谭诗寻是学校校长,工作繁忙,却始终抽时间对谭氏族谱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大孟公房系源流有独到的见解。他从小受祖辈父辈的熏陶,对上辈留下的家藏民国三十四年谭氏族谱保存完好,在解放后历次运动中,为了族谱不被没收毁灭,老一辈将族谱埋入土里,才得以保存至今。

第二天,诗寻宗亲带我们驱车前往祖辈填川居住地,天柱县新兴里二甲瓮杞寨下洞乡上、下寨。天柱县在贵州省黔东南东部,与湖南省连界,距省会贵阳市320公里,东西两面是山,全县在两山之中一狭长丘陵地带。县城距祖籍地瓮洞镇新化村上、下寨还有50公里。

我们沿着崎岖的山间公路,登上了湘黔交界的上寨(新化村)。上寨房屋全部是临山顶而建的木板青瓦穿逗结构房,背靠山坡无田少土,下山到山间公路有五公里,村民主要靠种玉米、红薯、山药,闲时喂养家禽、猪羊求生。寨子里居住着谭、杨、蒋三姓人家,以谭姓人口最多,有几十户人,许多人家都是人去楼空,大门紧锁外出谋生。寨子后山坡上为谭姓墓地,墓地内安葬着历代谭氏先祖灵柩,许多坟墓只见墓碑不见坟。翻过山坡就是湖南碧涌县地界。

看见我们到来,各家谭姓留守老人纷纷走出家门和我们热情交谈。我们首先来到谭久记家,他老俩口正吃早饭,家中两个儿子都读大学后留在城里工作,平日里都不回家,只有过年时偶尔回家探望父母。我们连续走访几家,都是与谭久记家情况相似,每户只有老人在家留守。问及大家知不知道300年前,有当地“朝” 字辈谭姓族人弃黔入川插占为业一事,他们都说只听老人曾经讲过,详情一概不知,各家也无家谱,更不见记载。

家访后,我们来到上赛后山谭氏祖墓地,祭拜了谭氏先祖在天之灵,谭氏祖墓葬在山坡顶部,坐北朝南,应验了民间“湾湾屋基拱拱坟”一说。墓地安葬着从湖南芷江县大郎村入黔的历代谭氏先祖,因墓地太小,都是新坟埋在老坟上,只见墓碑不见老坟。在墓地,我们找到了入川始祖谭朝月、谭朝珊、谭朝选大哥谭朝明的墓碑,还找到了入川始祖谭朝月、谭朝珊、谭朝选、谭朝敬、谭朝阳、谭朝岐、谭朝金、谭朝忠、谭朝显之曾祖母吴氏的墓碑。

从谭氏祖墓地回到寨内,每家谭氏宗亲都热情邀请我们到家里吃午饭,为了不给他们增添麻烦,我们婉言谢绝了大家的盛情好意,握手告别,驱车下山,原路返回。

下午,回到合川,感慨万千。大家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彻夜难眠,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不枉此行,寻根成功。在这里,我们合川谭氏要感谢天柱县谭洪文宗亲的牵线搭桥,找到同宗共祖天柱县的谭氏宗亲。特别要感谢天柱县谭诗寻宗亲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全程为我们寻根带路、安排食宿,使我们寻根之梦圆满完成。

回到合川,各位谭氏族人闻讯后欢心喜悦,纷纷要求下次组织大家都回老家去看一看,了却先辈老人的思乡心结,增强两地谭氏族人的深厚感情。今后,我们还将寻找湖南芷江县大南村大孟公后裔,天柱县、芷江县、合川县三地谭氏联合修谱,理顺大孟公房系断代全部顺序,找寻大孟公为中华谭氏何房支系?给后代子孙一个满意的谭氏世系,让后代子孙清楚知道自己的根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