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耿姓网 > 耿氏新闻 耿氏新闻

七世同居仪门(肖献法 刘文英)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耿姓展区

饶阳县耿各庄的耿氏家族系绸缎商人,原籍应天(今南京市)。

  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正式建立了明王朝。当时应天改称南京,成了明王朝的都城,洪武元年为把这里建成全国第一大城市,开始修建宫殿和城墙。因为耿氏家族居住的宅院正处于新建城墙的地方,官府令其限期拆迁。常言说,穷家难舍,热土难离,耿氏兄弟误了迁期。府衙为了惩一儆百,将耿家逐出京城。

  无奈,耿氏三兄弟从应天迁来河北,为继续做生意,兄弟三人分别到了三个地方,三弟迁往巨鹿,二弟迁往束鹿(今辛集市),大哥迁往饶阳。耿大哥在饶阳城西北9.7公里处的贾庄看到桑林茂密,十几户人家以养蚕为生,于是在这里定居下来。耿大哥勤劳肯干,团结乡邻,帮助乡民缫丝织绢,并利用绸缎商人的优势,把绸缎推销出去,换回银两。因此,全村人很快富裕起来,耿家也成为全村首富,并娶李氏为妻,生子名荣,耿荣16岁结婚后生子名宽。耿宽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庄稼人,他孝顺父母,治家有方。

  耿宽40岁那年,75岁的爷爷和58岁的父亲商量让他主持家务,成为当家人。耿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村边买下20亩地,不到两年盖了9套四合院,院院相通,院子很大,除有砖砌的过道外,还种满蔬菜和花草。房子里坯外砖,正房屋有火炕,冬季可以取暖。耿宽教育三个儿子、两个孙子百善孝为先,他常说,孝是人之大伦,也是行为根本,它是天下第一道德,又是人类百行之首。所以对祖父母和爹娘要百依百顺。一年冬天,爷爷病了,不思饮食,耿宽见爷爷整天不想吃饭,心里十分着急,耿宽把炒猪肉、炖羊肉、煎鲤鱼等美食讲给爷爷听,当说到鱼的时候,见爷爷点了点头。耿宽见爷爷有了想吃的东西,心里一阵高兴。但是,在这十冬腊月,冰雪封地,集市上也没有卖鱼的。耿宽想了想,决定自己去捞,他带着破冰的斧头和逮鱼的杈网,直奔村边的河沟。耿宽破开厚厚的冰层,把杈网下到河水里,等啊等,尽管双脚冻得生疼,也不能动一下,生怕把鱼儿吓跑。耿宽的虔诚感动了上天,真有一条鲤鱼游到了网里。耿宽一气奔回家,妻子刮掉鱼鳞、掏出肠肚,放齐佐料,把鱼炖熟。鲜美的鱼味扑鼻而来,爷爷一连吃了不少。爷爷肚里有了食,加上心里高兴,人也有了精神,不几天病就好了。

  耿宽对大家庭里的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兄弟关系、姐妹关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一天晚饭后,儿媳在刷锅时,不小心摔了一个碗,女儿看到后,到母亲面前说了几句嫂子的不是。耿宽卖绸缎回家后,儿子把这件事告诉给他,耿宽马上把家人叫到一起,把“老嫂似母”的故事编成出去做买卖碰到的一件事,接着对女儿说:“你嫂子爱干家务,应该受到表扬。摔了一个碗只是一件小事。儿媳就是我的亲闺女,今后的家务活,闺女媳妇都要抢着干。只有这样,咱们这个大家庭才能和睦相处,平平安安生活下去。”从此,全家六十多口人,都能在一起和和睦睦、亲亲热热的生活。耿氏家庭成为全村首户,全家七世同堂,这在当年是难以见到的大家庭。

  祖父百岁生日那一天,耿宽携全家人,进行了热闹的祝寿活动。祖父穿一身整齐的新衣服,满面红光,坐在太师椅上,耿宽把众儿媳、孙媳、孙女们一起做的寿糕,放到八仙桌上,带一家人跪在祖父面前,领大家喊:祝老爷爷长命百岁,福寿无疆!爷爷满脸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忙向前扶起孩子们,欢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耿宽家七世同堂和睦相处的事迹,轰动了全县,明英宗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知县汤勉上报朝廷。明宪宗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知县张干又一次上报朝廷,受到皇封为“七世同居仪门”,并载入明史。
肖献法 刘文英

(责任编辑:water)

衡水日报新闻热线:0318-2073456    衡水晚报新闻热线:0318-2065067、206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