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范姓网 > 范氏名人 范氏名人

作家-范景宇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范姓展区
范景宇  

     笔名东子,一个富有传奇经历的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

  1966年11月生于吉林省扶余县。

  1982年9月,辍学务农。

  1983年3月起,先后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从事摆地摊卖菜、井下采煤、建筑力工等工作。

  1984年11月,参军到辽宁省大连市,历任连队通信员、团司令部作战通信员、师政治部新闻报道员(借调)。其间,自学了初高中文科的相关课程,并参加了军报举办的新闻写作和新闻摄影学习。

  1988年9月,创办吉林省扶余市信息开发部,并先后主编《信息快讯》、《新城信息报》。1989年4月,参加吉林大学中文系新闻大专班自学考试学习。  

  1992年3月,应聘到《海南青年报》,先后任编辑、记者、“东子心理热线”主持人、社会文化部主任。  

  1994年9月,破格入陕西师范大学心理系硕士学位课程进修班学习,师从著名心理学家欧阳伦教授。

  1996年9月,任陕西省公关协会院校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兼任陕西省大学生公关礼仪队指导老师和《校园公关报》主编;同时,应邀为西安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东子心理咨询站》节目。其间,先后两次率领大学生穿越沙漠。  

  1999年8月,任《浙江青年报》东子心理热线工作室主任、“东子心理热线”电话和专栏主持人。同时,任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东子心理热线”节目主持人。  

  2000年8月,加盟《城市晚报》,任“东子心理热线”电话和专栏主持人,同年底,获“明星记者”称号。

  2003年4月,创办吉林省首家专业心理咨询机构——长春东子心理咨询事务所。

  现居长春,从事教育研究与写作。

主要经历  

  1、生活经历:种地、打工、当兵、经商历经十载,做编辑、记者、节目主持人、大学教师、心理医生又一十八年。

  2、生活地域:中国的东(华东的青岛、济南、杭州)、西(西北的西安、西南的重庆)、南(华南的海口)、北(东北的沈阳、大连,华北的北京)。  

  3、社会活动:应邀为海口、西安、青岛、北京、济南、杭州、长春、大连、长沙、广州、南京、重庆、天津、沈阳、深圳、吉林、烟台、珠海、株洲、咸阳、渭南、温州、宁波、三亚、东莞、江门、沧州、松原、龙口、招远、五指山、万宁、东方、文昌、泊头、汨罗、九台、公主岭、儋州、瑞安等100多个城市作相关演讲报告1000多场,为海南广播电视大学、西安翻译学院、吉林传播学院等国内多所高校讲授新闻传播学、社会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思想道德修养、涉外礼仪等课程;应邀为《特区家庭报》、《新潮时报》、《青年时报》、《半岛晨报》、《成都晚报》、《现代女报》、《新商报》、《女性大世界》杂志、《做人与处世》杂志、《人生与伴侣》杂志、《大连教育》杂志、浙江人民广播电台、西安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内多家媒体开设专栏或节目。  

  4、所得成果:发表新闻、散文、杂文、报告文学、专业论文等各类文章700多万字。出版《好爸爸胜过好老师》、《母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中国母亲教育批判》、《初中三年,决定孩子的未来》、《细节培养,决定孩子的一生》、《能力:孩子未来的生存之本》、《快乐:孩子一生的幸福之源》、《玩到5岁,学啥都不晚》、《别让孩子成为心理孤儿》、《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全集》、《中国式父教》、《中国式身教》、《象牙塔内的心结》、《新世纪中学生心理问答360例》、《中国大学生热点问题演讲实录》、《打开心窗》、《真爱无阻》、《亲子天空》、《城市午夜》、《午夜心情》、《为自己喝彩》、《花开时谁在流泪》、《心灵后花园》、《应试之外别样路》、《最快乐的家教》、《快乐教育18法》、《玩过小学》(范姜国一著 东子点评)等心理、教育、婚恋、励志著作28部(其中畅销书9部)。

   5、媒体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大公报》、台湾《海峡时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教育报》、《中华新闻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解放日报》、《家庭》杂志、《演讲与口才》杂志、《成功》杂志、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天津卫视、北京卫视、吉林卫视、浙江卫视、上海卫视、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腾讯网等海内外800多家媒体报道过其事迹和教育理念。

  社会角色  

  ○“三三教育”创始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委员会理事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团中央青少年研究人才库专家/全国妇联家庭教育专家团专家

  经典语录  

  中国的孩子最苦,中国的家长最累。

  分数与能力相比粪土不如。

  越玩越智慧,越玩越自信,越玩越优秀。

  有益的玩就是学习,科学的学习就是玩。

  让学习像游戏一样有趣,让学习充满快乐

  要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一件终生去做的事情。

  玩耍是孩子的基本权利。

  给孩子尝试失败的机会,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给孩子快乐的老师最美丽。

  阅读改变人生。

  做家务事孩子的必修课。

  要及时分享孩子的快乐。

  懂得感恩的孩子最可爱。

  不犯错的孩子长不大。

  作业多未必学习就好。

  知识有限,想象和创造无限。

  理念是方向,方法是舵手。  

  早教不是越早越好。

  不要迷信双语教学。

  看电视也是一种学习。

  溺爱难成器,自强出英才。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能力是生存之本。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标杆。  

  成功教子源于理性的爱。  

  推却责任,丢掉义务,得到的是孩子成长的残缺。

  每人都只有一个童年,失去一个就丢掉了一生。

  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才能更有信心地面对未来。

  人生成败只是一种心态。

  给孩子乐观的性格,就等于为他买了一份终生的精神保险。

  身体力量有限,精神力量无穷。

  成大事者,要胆识皆备。

  放纵自己是自毁前程。

  自律是成功的基石。

  小气只能赢得小天地,大气才能拥有大空间。

  宽容与你人生的宽度成正比。

  让孩子用自己的脚,去丈量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我们可以扶孩子一把,却不能陪他们走一辈子。

  短视只能取一时之欢,远见方能赢终身之乐。

  陈规旧俗如体内垃圾,即没营养还要蚕食养分。

  创新赢得未来。

  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让你的孩子是谁。

  家长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教无言力千钧!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有证的人。  

  摒弃功利化的“神童”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凡人”。  

  主观不进取,再好的环境也白搭。  

  包办替代将剥夺孩子生存之能。  

  娇惯迁就出来的孩子,一是寄生虫,二是小霸王。  

  不放手的孩子长不大。  

  欲望是个无底洞。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违背成长规律的教育,只能适得其反。  

  不了解孩子,就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兴趣是成功之源。  

  急功近利是一种短视行为。  

  人之生存靠的是能力而非分数。  

  刻意而为往往事与愿违。  

  万不可以自己之短,去比他人所长。  

  对“性”的认识就是对自己的认识。  

  诚信是成事之本。  

  有言行不一的家长,才有言而无信的孩子。

  承诺是最高的誓言,失诺是无耻的表现。  

  母教有母教的作用,父教有父教的功能。  

  自信的人生最美丽。  

  人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微笑也是一种力量,尤其是对于育人者。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拥有生存的能力,让孩子全面成长,从而可以在漫长的一生里快乐、从容地度过每一天。

  主要作品  

  自1986年10月发表第一篇文章以来,截至2009年8月,东子在国内230多家媒体发表新闻、散文、杂文、论文、纪实文学、心理案例、口述实录等不同文体文章4200多篇,700多万字。  

出版专著:  

  《象牙塔内的心结》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

  《新世纪中学生心理问答360例》 (陕西教育出版社/2001.3)

  《中国大学生热线问题问答演讲实录》 (陕西教育出版社/2001.3)

  《打开心窗——东子心理咨询手记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

  《亲子天空——东子心理咨询手记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

  《真爱无阻——东子心理咨询手记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

  《城市午夜——与dongzi谈心》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

  《午夜心情——与dongzi品茶》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

  《为自己喝彩》 (漓江出版社/2004.9)

  《玩过小学》(范姜国一著 东子点评)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5)

  《最快乐的家教——著名教育家东子家教精华》 (漓江出版社/2006.10)

  《应试之外别样路》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1)

  《花开时谁在流泪》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1)

  《心灵后花园》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1)

  《快乐教育18法——轻松做老师教出好学生》 (漓江出版社/2007.5)

  《中国式父教》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1)

  《中国式身教》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1)

  《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漓江出版社/2008.7)  

  《母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漓江出版社/2008.10)

  《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1)

  《初中三年,决定孩子的未来》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1)

  《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全集》 (漓江出版社/2009.2)  

  《细节培养,决定孩子的一生》 (漓江出版社/2009.2)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漓江出版社/2009.9)

  《能力:孩子未来的生存之本》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10)

  《快乐:孩子一生的幸福之源》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10) 

  《玩到5岁,学啥都不晚》 (朝华出版社/2009.12)  

  《别让孩子成为心理孤儿》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  

报刊发表主要作品:  

  《傻子屯里的一对农民夫妇》(1987.12.21《白城日报》)

  《关注孤寡老人再婚问题》(1991.5.28《人民日报》)

  《爱的错位——大龄女青年婚恋扫描》(1991.10.16《吉林日报》)

  《来自乡野的呼唤》(1992.2《中国妇女》杂志)

  《蓝色的诱惑——海南求职纪实》(1992.8.22《北京青年报》)

  《中国人才机制的两大障碍》(1993.1《人才开发》杂志)

  《吉林,敞开了胸怀》(1993.2.1《经济协作导报》)

  《当代中国自费大中专生心态实录》(1993.2.8《海南青年报》)

  《明天吃什么?》(1994.12.2《青年生活导报》)

  《一个14岁孩子的“宣言”》(1996.2.20《中国青年报》)

  《蟋蟀王国探秘》(1999.11.2《华商时报》)

  《精神病,中国疾病之首》(1999.11.19《浙江青年报》)

  《全景透视中国心理咨询业》(1999.12.13《健康报》)

  《一个山村女教师的悲情人生》(2000.2.18《浙江青年报》)

  《25公斤女孩头顶一片天》(2001.1.6《中国妇女报》)

  《山村奇女——孙冰瑶》(2002.1.4《城市晚报》)

  《电影,离我们有多远》(2002.9.7《半岛晨报》)

  《成功者的心理素质》(2002.11《中国人才》杂志)

  《作品就是人品——张海迪访谈录》(2002.11.16《半岛晨报》)

  《阎洪臣教授的挚爱亲情》(2003.5《老年天地》杂志)

  《妈妈怎成了恶魔的代名词》(2005.4.19《家庭主妇报》)

  《活着,为了爱的更多》(2005.10.28《现代女报》)

  《我给了您什么?》(1993年2月《海南青年报》)  

  《吃炒粉的日子》(1994年1月《特区家庭报》)  

  《明日多儒商》 (1995年2月《陕西日报》)  

  《说说自我称呼》 (1995年3月《现代交际》)  

  《大学生打工其利有三》 (1995年5月《女友》)  

  《学会放弃》(1996年7月7日《烟台日报》)  

  《给孩子以尊重》 (1996年2月20日《中国青年报》)  

  《和谐的经纬网》(1997年3月《公共关系》)  

  《应试教育之果》 (2000年2月《青年时报》)  

  《我穿中山装》 (2000年3月《浙江青年报》)  

  《谁来教教育人者》(2001年5月《吉林日报》)  

  《家长教子之责》 (2001年7月《吉林日报》)  

  《军旅有段插秧的日子》 (2001年7月《四平日报》)  

  《不做佳宾了》(2002年8月《新商报》)  

  《七哥》 (2002年9月《半岛晨报》)  

  《谈“蛋壳心理”》 (2002年9月《大连日报》)  

  《为“假硕士”鸣不平》(2002年9月《现代教育报》)  

  《说说女人味》(2002年11月16日《半岛晨报》)

  《乡亲》(2004年8月12日《长春晚报》)  

  《还有多少身可以“典”》

                                                           (2005.11.15《现代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