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郑姓网 > 郑氏名人 郑氏名人

名人-太守郑浑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郑姓展区
郑浑(生卒年不详),字文公。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南)人。汉末及三国时曹魏名守,东汉名儒郑众曾孙、名士郑泰之弟。

早年与侄子郑袤避乱淮南,后转投好友华歆。又被曹操辟为掾属,历任下蔡、邵陵县长,任内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颇得民心。后任丞相掾属,迁左冯翊,将扰乱郡县的梁兴击破斩杀,又击败作乱的山贼。后任上党太守,转任京兆尹。再任丞相掾属。

曹丕称帝后,拜郑浑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先后任阳平、沛郡太守,任内兴修水利,使农田常年丰收,被百姓称为“郑陂”,后转任山阳和魏郡太守。魏明帝曹叡听闻郑浑的事迹之后,下诏将其政绩布告天下。之后任将作大匠,他为官清廉朴素,妻儿都常忍饥挨冻。后来去世。

初有治绩

  三国智原画-郑浑[1]

郑浑的高祖父郑众,郑众之父郑兴,都是一代名儒。郑浑兄长郑泰,曾和荀攸等人策划诛杀董卓,后在扬州刺史任上去世了。[2]  

郑浑起初携侄子郑袤到淮南避难,在寿春的袁术礼待他,但郑浑知道袁术必定会失败,于是投靠当时担任豫章太守的好友华歆。后来曹操听闻他的事迹,征召他为掾属,历任下蔡县长和邵陵县长,当时天下还没有平定,百姓都强悍浮躁,不考虑生育繁殖,那些生了儿子养不活的,就一概都不哺育。郑浑每到一地任职,就没收当地人的渔猎工具,督责他们种地养蚕,又连带开辟稻田,加重对弃婴罪的处罚。开始百姓怕犯法,后来生活好转,吃穿都有些富裕,就再没有不养育婴儿的了。生下来的男女,很多都取郑字为名。后来被辟命为丞相掾属,升任左冯翊。[3]  

击斩梁兴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当时梁兴等人掳掠了五千多户人家,强迫他们一同烧杀抢掠,周围各县无力抵抗,都很恐惧,县令都都逃到左冯翊的治所高陵。当时有人提议移将治所到别处据险防守,但郑浑反对,认为这是向梁兴示弱,又认为应该劝降梁兴部众,让他们自动瓦解。于是郑浑一方面修筑城墙,一方面以重赏鼓励吏民打击梁兴的部众,吏民每每掳得他们的妻儿,妻儿被掳的部众都向郑浑请降,于是梁兴的部众渐渐瓦解;同时又派吏民到山谷劝降,又命令各县官员回到治县安抚投降的民众。这些措施令梁兴大为恐惧,只好退守鄜城,不久,夏侯渊率军赶到,与郑浑率领的民兵击破梁兴的部众,并斩杀梁兴及其党羽。贼寇靳富等人挟持夏阳县长、邵陵县令和很多官吏百姓进入硙山,郑浑再次带兵征剿,大破靳富,解救出两个县的官员和被劫持的百姓。又有叫赵青龙的,杀死左内史程休,郑浑听说了,派壮士赶去砍下他的首级。前后归附郑浑的达到四千多家,从此山贼都被扫平,当地人民安定、专心生产。后来郑浑转任上党太守。[4]  

深受爱戴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汉中,郑浑被任命为京兆尹,制订移居之法,令新移到京兆地区的人民安定生活,更向汉中提供军粮和派民众到汉中耕作生产。曹操因而十分欣赏郑浑,再次任命他为丞相掾属。[5]  

公元220年(黄初元年),曹丕称帝,任命郑浑为侍御史,加职驸马都尉,调任阳平、沛郡太守,后历任山阳和魏郡太守,所在皆有治绩,地方井然有序,深受百姓爱戴。[6]  

天下楷模

魏明帝曹叡听闻他的事迹后,下诏将他的治绩公告全国。又调任将作大匠,郑浑为官清廉朴素,妻儿都常常忍饥挨冻。郑浑逝世后,朝廷下诏任命其子郑崇为郎中。[7]  

郑袤将赴任广平太守时,司马懿就以郑浑、卢毓、王肃任职地方的事迹来勉励郑袤。[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