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戴姓网 > 戴氏名人 戴氏名人

大学教授戴逸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戴姓展区

戴逸,男,1926年生,江苏常熟人。

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研究生毕业。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历史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历史学会第四、五届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届副主任。

1986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专于清史、中国近现代史。

2011年4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13年12月17日获得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人物经历 

戴逸,原名戴秉衡,1926年9月出生江苏常熟人。早年就学于苏州中学、常熟中学,194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铁路管理系,1946年又重新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就学期间,投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

1947年加入民青,当选为北大学生自治会理事,又参加进步社团南北社、孑民图书馆。 

1948年被国民党政府通缉,为躲避政治迫害,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离开北大,前往解放区,进入华北大学一部十七班学习,年底转入一部政治研究室工作。 全国解放后,华北大学进入北京并改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学校任教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革命史教研室从事中共党史的教学和研究,编写了《中国抗战史演义》一书,通俗地介绍了八年抗战的历史。 1952年,调往新组建的中国历史教研室,开始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并着手编写了《中国近代史稿》和《北洋海军》等书。 

1955年,被提升为副教授,兼任吴玉章校长的学术秘书,后又担任吴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编委。 1959年,曾参加全国群英会。 

1960年,因在越南综合大学授课,越南政府授予胡志明勋章。 

1961年,被推举为高教战线先进工作者。 

1965年,清史编纂委员会成立,时年39岁的戴逸是最年轻的委员。 十年动乱期间,被下放到江西余江县“五七”干校劳动,直到1973年返回北京。当时中国人民大学停办,他和一部分同志拨归北京师范大学,在这期间,完成了《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一书。 

1978年,人民大学复校后,受命组建清史研究所,评定为教授。 

1980年和1984年,主编《简明清史》,1985年获吴玉章科研奖。 

1982年,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博士生导师。

1986年,因在清史所培养了一批清史研究的骨干,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 

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9年,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 1992年,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成员。 

1994年,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并因长期从事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兢兢业业,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而获得香港柏宁顿金球奖。 

1995年,获北京市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1996年,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

2002年8月,清史编纂工程正式启动,戴逸受命担任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他说:“能够为此尽绵薄之力,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2011年4月14,戴逸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并参加了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的仪式和座谈。

2013年12月17日,经专家提名、工作小组初选、遴选委员会遴选和基金委员会投票通过,戴逸获得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奖金100万元人民币。

人物成就

抗战史研究 《中国抗战史演义》作于1951年,在全国刚刚解放,不少人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甚了解的情况下,这本普及型读物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近代史研究 戴逸的《中国近代史稿》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先从思想理论角度写历史的近代史著作,叙述了一个个历史运动,以及运动的产生和失败的原因。在书中,戴逸运用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对两次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结构严谨、论证缜密,贴紧时代发展脉络,关注中国近代史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更加便捷、顺畅、合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清史研究 从1978年起,戴逸用7年时间主持编写了70余万字的《简明清史》,摸清了清代历史的主要线索;在《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中,戴逸利用中、俄双方大量的官方档案和私人文献,再现了条约谈判的全过程,为中国政府处理中苏边境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参考和备要,其重要性在于以崭新的思维方式开创了中国研究清朝边疆史的先河。

清史编纂 

2003年1月28日,清史编纂工程正式启动,戴逸受命担任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在纂修工作中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既还原历史真实,又要反映时代精神:既要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又要勇于学术创新:既要理清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又要联系世界历史的发展。以史实为依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避免主观臆断。要使新《清史》成为一部观点鲜明、内客充实、史料丰富、文笔生动的高水平的史书,尽量使思想性与学术性达到完美统一,使新《清史》成为传世佳作。并在编纂新《清史》工作中,注重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清史专家。

教育 

在戴逸担任博士生导师期间,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培养了30名博士,其他的学生不计其数,人们称之“戴公桃李满天下”,其中不少已成为著名的清史研究专家。他为清史研究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吴玉章奖章和香港柏宇顿中国教育基金会首届金球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