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鄢姓网 > 鄢氏名人 鄢氏名人

自由职业陶瓷艺术家鄢用林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鄢姓展区
简要介绍:鄢用林,号孜铭,江西乐平人,自由职业陶瓷艺术家,御圣斋斋主。自幼喜爱艺术,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涉足于陶瓷艺术领域,钟情山水绘画。经历十多年潜心探索,在陶瓷山水绘画领域有着较深的见解。所作山水瓷画,清新典雅,构图讲究,用笔、用墨尽精微,远看苍茫朦胧,近看精细入微,耐人寻味。中文名鄢用林  

别    名孜铭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乐平  

出生日期1984  

职    业陶瓷艺术家  

艺术简历

  鄢用林,号孜铭,江西乐平人,自由职业陶瓷艺术家,御圣斋斋主。自幼喜爱艺术,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涉足于陶瓷艺术领域,钟情山水绘画。经历十多年潜心探索,在陶瓷山水绘画领域有着较深的见解。所作山水瓷画,清新典雅,构图讲究,用笔、用墨尽精微,远看苍茫朦胧,近看精细入微,耐人寻味。

艺术生涯 2007年《中国经济论坛》一书,以“一个收藏者的震撼”为题对其人其作做了专题报道。

2010年作品《江阁揽胜》荣获第三届中国(江西)旅游工艺美术作品设计(创作)大赛金奖。

2011年作品《梁园月夜清风图》荣获第46届“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

社会评论 胸中无尘滓 山水见精神

---------我眼中的鄢用林与他的工笔山水画

我是在北京来的朋友的一次饭局上认识鄢用林的。也就是在这次饭局上,他同另一位年轻的画师,拿出手机上拍好的自己的作品向在座的李菊生大师请教,我听到李菊生大师对他的作品《阿房宫》吐出两个字:“震撼”这引起了我对这位陌生的年轻人的注意。李菊生是我大学的佼友,凭我对他的了解,我知道他是不轻易给人送去廉价恭维的,对年轻人尤其不会这样。也就是这种机缘,我对鄢用林刮目相看,并对他的作品与他的艺术人生产生了浓厚兴越。

习惯于世俗的人总认为,书画家真正要有大的建树。大的出息,大都要有大的背景,或家传基因。果如此言,那何谈天资聪慧?又何言天遣酬勤呢?事实上,书画界中有很多人属于草很一族,他们完全靠自己的执着和拼搏,从坎坷曲折的人生中“冲杀“出来,而鄢用林正是其中的一员。鄢用林出生于乐平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就喜爱绘画,声名播于乡梓,15岁那年。为迫求个人爱好。初中还未毕业,就来到景德镇求师学画。他的从艺之路虽然没有受到家传基因或名师传承的影响,但他天赋的秉性和后天的努力,却为他开凿了一条到达目的地的通道。鄢用林虽然没有受过很多系统的学佼教育,但他走向社会之后的刻苦学习,却是持之以恒的。从艺15年来.他购买的有关绘画与文化修养方面的书籍盈橱叠架,排列了几面墙壁,也就是从这众多的书籍中,他深研画理,领悟做人之道。在他从艺的旅途中。虽然没有直接拜哪位名师为师,可他却从读过的名人的画理、画谱、画册、传记中,师从了如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傅抱石,关山月,黄永玉及黎雄才等一大群大师,集众所善.融为一家。不但学习了他们的画风、画理,更多的是学习了他们做人的风范以及在艰难竭蹶中的奋发精神。读书悟道。他终于悟透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做人和艺术之间的关系------人到达了什么境界,画才能到达什么境界;只有先诚诚恳恳做好人,才能老老实实作好画。

当代中国瓷坛,山水花鸟人物作品中写意较多,工笔较少。而在工笔画中,花鸟人物作品较多,却极少看到工笔山水,格调高雅的工笔山水就更是稀缺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相比写意,工笔画对细节之间的协调、精微关系要求极为严格,并且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工笔山水,凡画者都知道,且不说技法上的特殊性,就那份精微耐力就足以让很多现代人望而却步。在现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文化的浮躁,急功近利,造就一批浮躁的画家,鄢用林出于对绘画艺术的责任心,依然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那份沉静与执执着。耐得寂寞,努力,振兴工笔山水画。他做好了受贫受苦受累的准备,甚至具备像齐白石衰年变法时说过的“饿死京华,诸公勿怜”那样的气概.不惜作出最大的牺牲。因此,他把大部分的精力专注于工笔山水的研究和创作上。

这么多年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灯红酒绿。光怪陆离。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捞钱的有了钱.求利的得了利。许多会画画的和不会画画的。都有了骄人的头衔,耀眼的光环,混得有模有样,而他却故我依然,依然故我,走门路评职称不感兴趣,乱涂鸦发横财于心不忍。有的作坊老板见他画艺高超,愿出高价请他仿制名人名作更是被他拒之门外。他只知成日成夜地在自己的画室里辛勤笔耕,研画他的瓷画艺术。除了为了养家期口,间或画几幅费工不多的小品卖钱外。他几乎把所有可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呕心沥血的创作中。通常来说,他的一幅工笔山水少则要画上几个月,多者二三年。像那幅令李菊生大师看了都叫“震憾“的《阿房宫》。他就前后画画改改,改改画画,画了三遍,历时两年多。努力才会获得回报,专注才能铸就辉煌。其实,不只是《阿房宫》令人叫好叫绝,他所创作的许多作品。凡看过的人。无不受到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先说他笔下的《阿房宫》,这幅大瓷板画细密精致而臻丽,色彩丰富,艳而不俗。整个画面严谨工整而不失主动之趣;清新秀难而不失高古之格;大气磅礴而不失细微之沙。画中看似随意点缀。实则精心安排的几组忙忙碌碌的宫中人物,更使画面充满生气。增添了画面的亮点。画面所表露的宁静、冷寂、梦幻的境界是对纷扰、喧器、浮躁的社会生活的逆反.是他所营造的纯真的灵性世界中放射出的奇特的审美之光,看了这幅画,观者疲惫、劳顿的心可变得偷悦而又轻松。他的另一幅作品《梁园秋韵》,捕捉到的是大自然的宁静与纯洁,赋予大自然诗人般的浪漫清新气质,引领人们进入一种静谧、冷峻、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看过之后.既可净化和洗涤人们的灵魂,又可让人心生浩然之气。

画家应是一个思想者,而不能只充当技巧的奴仆,要善于找到自己作品的“精、气、神”。我更喜欢他歌颂沙漠胡杨树的大型瓷饭画《不屈的生命》。胡杨,它耐寒、耐早、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瓢用林不满足于以往创作中对自然感觉的追慕,艺术的触须从自然景观的再现转向精神层面的探求.变以往的“代山川而言”为“山川代予言”,他将自己的主观感情渗入到具体题材中,赋山川草木、天地云水以人格,追写“物我合一”之真境、借“物”来表现“自我”。他笔下的胡杨不仅粗壮、结实、坚挺,又有岁月沧桑所呈现的那种古拙厚重的光泽,犹如古铜铸成,使人震撼。这是“自我化”了的胡杨,“人格化”了的胡杨,他所称赞的胡杨的不屈不挠精神。正是人应具有的精神。

鄢用林的作品既有鸿幛巨制,又不乏尺蝠小品、大幅作品构图繁复,层峦叠嶂,笔墨上繁皴密点、反复渲染,营造出一种厚重苍莽、雄强刚健的深远之境,透露出画家对自然生命的深沉感喟;小品较为灵动洒脱,从容隽永,更富于传统工笔山水特有的诗性意味。像他的瓷盘画《一方水士》,圆版画《金秋》,新彩瓷板画《流逝的记忆》、《野塘秋雨》等小品无不移情造境,神与物交,化景物为情思,那苍苍老树,磊磊巨石。漠漠芳塬,汨汨流泉,还有那荒洲野渡,阡陌小径,水碓破车,这些大自然中常见的景物,无不被作者赋予了人性的温情,令观者可与之沟通共鸣,对语会心。在画境里品到诗意,听到天籁,看到人生的芳草地,嗅到大自然的清新气息。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秘书长汪锡桂先生给鄢用林写过这样一段题词:“艺海无涯、惟博学强览、通晓古今、不让古人、耐得寂寞、淡泊名利者,方能到达瓷艺自由王国的彼岸。”如今。并不是说鄢用林的画就达到了非凡的审美境界。已经进入了艺术的自由王国,对一个青年画家而言,我看重他的未来。鄢用林刚进而立之年,还很年轻,以他的慧根和刻苦勤奋以及已取得的不俗的成绩,只要他在做人、作画上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羽化自我,提升品格,做到胸中无尘滓,山水传精神,相信不算太远的将来,一定会让我们看到一个在山水创作上艺术成就更加卓越的鄢用林。看到景德镇瓷坛升起一颗真正发着自己亮光的耀眼新星!

向尚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陶瓷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