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姚姓网 > 姚氏名人 姚氏名人

著名学者姚中秋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姚姓展区
姚中秋,又名秋风,著名学者。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1966年出生,陕西蒲城人,现居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弘道书院山长。著有《华夏治理秩序史》卷一、卷二(海南出版社2012年),《重新发现儒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国史纲目》(海南出版社2013年),《儒家宪政主义传统》(“儒生文丛”第二辑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嵌入文明:中国自由主义之省思》(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为儒家鼓与呼》(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等,译有《哈耶克传》等,主持编译《奥地利学派译丛》等。他是中国大陆从自由主义向儒家过渡的学者之一。

姓    名 姚中秋 又    名 秋风 出    生 1966年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职    务 教授 籍    贯 陕西蒲城 代表作 《重新发现儒家》《国史纲目》 主要成就 自由主义向新儒家过渡的代表人物 其他职务 弘道书院山长

目录1 个人简介 2 学者之路 ▪ 时评写作 ▪ 学术翻译与研究 ▪ 加入天则所 ▪ 北航任教 3 身为儒者 4 著述目录 ▪ 专书 ▪ 重要论文。 ▪ 译著 ▪ 时评集

个人简介

姚中秋,又名秋风,当代儒者,经济学者。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1966年出生,陕西蒲城人,现居北京。[1]  

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双聘)[2]  。

中国弘道书院院长。

中国最大民间智库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3]  。

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先前主要从事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译介和研究,为中国大陆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后在研究哈耶克时期,他试图用西方保守主义的思考方式来处理中国古今之变的问题,正好又参加了一些大陆新儒家圈子里的活动,由此正式成为新儒家之一。[3]  

姚中秋最大的学术优势是知识资源横跨儒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哲学、中外历史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强烈的现实感,因而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能综合多方面的思想与学术资源,时能发前人之所覆。比如,借助法学和政治哲学思想资源对儒家义理进行阐释,并切入当下中国问题,激活儒家并发展儒家,这方面的初步成果已引起儒学研究界的高度关注。[3]  

姚中秋先生是从自由主义者转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些研究详细考定了历史事实,特别是《重新发现儒家》一书,更是结合历史为中国儒家正名的代表作。

学者之路

时评写作

1984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习,1991年研究生毕业。

毕业后短暂在国家机关工作。

1996年开始进入媒体工作。先后供职于《首都经济时报》、《华夏时报》。

2003年底,担任《中国新闻周刊》评论员至今,一直为该刊每周撰写社论。

同时,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中国经营报》、《文化纵横》等国内重要报刊上开设专栏,撰写了大量经济、政治、文化评论,在媒体和政、商两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因一直没有放弃评论写作,置身于正在进行中的中国观念、制度转型过程之中,进行学术研究时,始终保持着较为敏锐的现实感。这种现实感推动本人对制度演进的深层机理比如伦理、社会治理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4]  

学术翻译与研究

从1997年起,投入较为系统的学术研究中,而由学术翻译带动。

首先致力于译介当代著名学者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的思想,及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组织出版《奥地利学派研究》丛刊(浙江大学出版社),主持翻译出版《奥地利学派译丛》(新星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发起成立“华人哈耶克学会”。该学会聚集了国内外数十位研究哈耶克思想、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及一般法治、宪政理论的学者。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推动自由思想之研究。

随着对奥地利学派理论的研究,认识到,市场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制度的问题,因而,开始转入法律、政治研究。尤其侧重于普通法及十六世纪后期到十七世纪上半期的宪政主义。通过一系列翻译,了解了西方的基本研究脉络,并初步形成“普通法宪政主义”(或司法宪政主义)理论框架。

加入天则所

从10年代初开始,参与国内最大的民间智库——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的

学术活动,并得到天则所创始人茅于轼、张曙光、盛洪等先生的信任。

2010年,被选举担任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席,负责2011年天则所的知名品牌——“双周学术论坛”的组织工作。

2012年4月,由茅于轼先生提名,天则所理事会投票通过,接替茅于轼先生,担任北京天则经济所理事长。

自接任以来,审慎地推动天则所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让天则所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北航任教

高全喜教授担任院长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致力于推动通识教育新模式之创建,应高全喜院长之邀,2011年秋,受聘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一年级全体新生讲授“中国文明文化史”课程。

带学生赴孔庙拜孔子

带学生赴孔庙拜孔子

2012年秋,正式受聘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参与通识教育新模式之设计与教学,负责其中的中国部分。北航通识教育以经典研读为中心,且中西并重。姚中秋承担该校文科新生通识教育中学部分的两门核心课程:中国文明文化史课程、《论语》研读之教学大纲设计工作。

从2013年秋季,该校部分理工科专业也将开设《论语》研读等中国经典研读课程。

同时,积极推动该院学术研究,尤其是儒家法政思想与现代政治哲学、政治宪法学之会通。主导重要课题,中国古典治道之现代阐释与运用。

为2012年底召开的首届北航知行思想年会确定主题:

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引起学界广泛反响。发起召开每年一届的“中华治道论坛”,2013年6月召开的第一届之主题为“儒家与宪政”,拟于2014年召开的第二届的主题是“经学与治道”。发起组织“法政思想之古今中西”暑期讲习班,融合政治宪法学与儒家法政思想,以引导青年学人会通古今中西。[5]  

身为儒者编辑

心性所向,对儒家,姚中秋早有自觉的亲近,硕士毕业论文即为《钱穆历史文化思想述评》。哈耶克的研究坚定了其对儒家之现代价值的体认。故从2002年前后,即自觉其儒者身份,其学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解经。道成秩序,中国现代秩序构建事业之完成,当以归向道统为前提。为此,就必须推明中国之道,而五经就是呈现中国之道之文。因此,当代学人亟需接续经学。这就是儒学发展的方向。而这样的经学也可谓中国之人文与社会科学提供“元科学”。

有鉴于此,进入经学领域,并形成解经之现代方法,那就是,本乎古典注疏,充分运用人文与社会科学理论,解读五经。运用这种方法,姚中秋先生与任锋博士等高校青年教师和博士生会读《尚书》、《周易》等。

《治理秩序论:经义今诂》则系统展示了这种解经方法的成果。本书择取五部经书中之十章予以解读,而形成了治理秩序之完整理论。

第二,述史。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中国历史叙事是高度扭曲的,必须予以重述,从能为中国文明正名,为儒家正名。

姚中秋致力于研究中国治理秩序之历史变迁过程,探究中国治理之道,计划撰写五卷本《华夏治理秩序史》和三卷本《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截至目前均已有部分成果出版。两套书构成中国历史的完整叙事新框架。

其简本为《国史纲目》,以40万篇幅,缕述尧舜至今之中国治理秩序演变之历史。以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为本,参考陈寅恪、汤用彤、萧公权、余英时等先生之研究,重新发现中国人追求优良治理秩序之历史。

第三,创制。中国之道如何实现于现代社会?姚中秋一直在思考儒家价值之现代制度形态,由此形成一系列文章,部分文章结集,于2012年底出版,名为《儒家式现代秩序》。未来仍在这个方面继续思考。

同时,姚中秋不仅思考、撰述,更致力于践行。2012年6月,与蒋庆、陈明、许章润、康晓光等人共同发起成立弘道基金,旨在筹措资源,弘扬儒家理念,推进儒家价值进入现代社会。弘道基金的执行机构是弘道书院,姚中秋担任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