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沈姓网 > 沈氏名人 沈氏名人

琶琵大师音乐家沈肇州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沈姓展区
沈肇州(1858.2.25―1929.3.18)乃江苏海门沈源泰宅第三代“二房”沈国柱长子,别名聆音散人,名其昌,字肇州,号绍周,为清庠生。是位琶琵大师、近代音乐家。

概述  

编辑 沈肇州(1858-1929),名其昌,号绍周、别名聆音散人,江苏海门人,南派琵琶演奏大师。

生平  

沈肇州(1858.2.25―1929.3.18)乃沈国柱长子,别名聆音散人,名其昌,字肇州,号绍周,为清庠生。是位琶琵大师、近代音乐家。他从小就读沈氏家塾,熟读四书五经,学幼仪、音乐、诗画和习文。诗词歌赋无一不能,写得一手好八股文。他爱好文学,曾经写有诗集两卷。其父望子成龙,希望他长大走科举仕途之路。他勤奋自勉,倍加刻苦,少时参加海门直隶厅“府试”为童生。光绪六年,他22岁时参加“院试”,顺利通过正试与覆试取中秀才,全家欢庆。中秀才后他边弹琵琶边开始从教,先在宅上沈氏家塾教书,宣统初年到麒麟镇附近的沈庄,久隆镇花家仓等地私塾当塾师。

沈肇州更多的爱好与兴趣却表现在音乐上。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他13岁时,其父先后从崇明请来黄秀亭等二位“瀛洲派”琴师辅导他学习琵琶、胡琴等民族乐器。他以琴为友,虚心好学,经过数十载不倦的勤学苦练终成大器。他悟出了“琵琶演奏有‘捻法’与‘轮法’两种弹法。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宜相同为用,则疏密得宜。”的道理。在乐曲处理上则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还认为“一曲有一曲之性,即有其趣,不可轻易变动……花音非不可加,在得当耳。加之而善,可增曲趣;加之不善,即不脱拍,亦必走腔。”从而演技臻入佳境,“指力坚强而清脆,音响明快而凝重;虽绮丽不失庄重,悲壮而不容滞涩,够称不同凡响”。著名学者徐昂聆听《十面埋伏》后描述:“初弹《十面埋伏》曲,繁音既发,攒累错糅,铁骑铜笳,与夫兵刃腾薄之声,纷然并作。既矫厉而喷勃,复联绵而絪纡。奄灭乍扬,飘忽迅逝。悲壮激越,尽媲(女字旁改提手旁)擽之能。及其奏新声、播逸调,则妙籁徐引,婉节曲赴,闲舒幽适,又如清飔之起、好鸟之啭也。”

1916年1月经友人黄丽生介绍到江苏代用师范学校教国乐(即通州师范)。1916年9月,沈肇州以“今学校重国乐,士大夫亦间有喜古音节者,就予所得,公诸同好,庶使曲有所本,法有所取,流传以不坠也与。”之愿首次编纂出版了《瀛洲古调》。著名教育家、同济大学第四任校长沈恩孚亲笔书写封面。《瀛洲古调》成为三百多年来最具完整性与系统性的“瀛洲派”琵琶曲首卷本,首次发行后,才被世人所知晓。结束了“瀛洲派”琵琶曲靠单纯的口传心授,只靠手抄本传授的历史,改变了原来很难正确表达演奏风格与特点的状况。具有里程碑意义。《瀛洲古调》内有《飞花点翠》和《十面埋伏》等名曲。它们都是“瀛洲派”琵琶曲调最具代表性的精华之作。收入乐曲四十五首,由慢板二十二首、快板十七首、文板五首、武板一首组成。由江苏省教育会出版发行。

1917年5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改组为东南大学,1949年改为南京大学)校长江谦闻其名,听其声,为之题词:“闻声知道”,又曰:“吾生不闻古之乐,此老能与天为徒”并再题词。聘请他出任该校国乐教师,与王燕卿同在新落成的梅菴里教授国乐。同年,他在学校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根椐民间小调又选编了《音乐初津》一书。内有老板、快板、淮黄、三六板、苏合、扬合等六首琵琶曲供初学者学习使用。

他的学生遍全国,琵琶演技传播各地,蜚声海内。南通的徐卓(徐立孙)、沈紫若,海门的黄康屯、黄铭新都是他的弟子。徐卓是他的得意门生,沈紫若是他的高徒。1918年夏,江阴的刘天华专程赶到南京拜沈肇州为师,学习琵琶弹奏艺术。南通的徐卓曾经在1917年因病辍学后,回南京高等师范继续学业时,拜沈肇州为师学琵琶和三弦。徐卓回顾此时说:“初授《音乐初津》,凡二月而技大进。先生乃出所藏《瀛洲古调》,尽心指导。予志益专。每抱器玩索,辄觉神与之合。当斯时也,万虑俱寂,身心极愉,殆先生所谓指与心应也。”当年就读于南京江苏省立第一工程学校的奉贤籍学生程午嘉也向沈肇州学弹琵琶,后来成为琵琶演奏家,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

1918年6月,孙中山先生夫妇到达上海。初秋时,慕名邀请沈肇州到当时的莫利哀路(今香山路)29号寓所晤谈并演奏。孙夫人亲自沏茶,热情招待。一曲既罢,请再弹一曲,他又续弹《十面埋伏》。中山先生连声赞佩,只感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兴奋地说:“欧美有钢琴、小提琴、吉他。吾认为中乐为本,西乐为用,琵琶是中华民族的乐器,也称国乐,是祖国一种瑰宝”,并连声称赞,“吾从未听到像你这样清脆、高雅出神的琵琶,堪称绝技。”从此,琵琶大师的美名不胫而走。1920年上海英商百代公司特请沈肇州前去录制中国音乐史上最早的琵琶独奏曲《汉宫秋月》、《昭君怨》和《十面埋伏》三张唱片。

沈肇州一生从事教育,研究国乐艺术,历任通州师范、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和河海工程大学国乐教师,堪称一代大家。1924年秋因年老体弱,辞去教职回乡,居沈源泰宅“旱船头屋”。里居时,驱笨车,过戚友家,恒载琵琶以行。所致辗转招至,咸以一聆古调为乐。晚年居家常闭目静坐,行止皆舒缓,神志泰然。后染痼疾,于1929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初八)逝世,享年72岁葬于故里。入殓时有一副挽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古朴绮丽琵琶声,瀛洲技艺传四海;纯正之音,刚直之志,两袖清风澹然态,大师德尚颂五湖”。乡里亲友门生辈都说:在肇州公身上闻不到酒肉气,只有莲藕香,从肉身到灵魂都洁白无瑕。

沈肇州是闻名全国的“瀛洲派”琵琶艺术的继承与传扬者,极大地促进了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桃李盈门,培养出了刘天华、徐卓等多位杰出的有名望的国乐大师。徐卓后来成为中国现代四大古琴家之一,曾任江苏省政协委员。1936年10月,徐卓为感念恩师教诲,发扬光大“瀛洲派”琵琶曲,整理汇编沈肇州的音乐研究成果,重编《瀛洲古调》共分三卷,以沈肇州口授《通论》为上卷,《音乐初津》为中卷,《瀛州古调》为下卷。并把江谦校长的题词,“闻声知道”编入首页,著名学者徐昂撰沈肇州传,《瀛洲古调》原序作首序,徐卓绘沈肇州像为纪念页。

1998年,海门市文联主办纪念中国琵琶大师、音乐教育家沈肇州诞辰140周年座谈会。江苏省文联为海门市文联发了贺信,省委副书记、省文联主席顾浩题词:“琵琶大师,雅韵千古”,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冯光钰题词:“民乐先驱”,中国琵琶研究会会长林石城题词:“承前启后,功不可没”,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德海题词:“童趣自然活泼清新,瀛洲古调吾最爱弹”。沈肇州作为近代音乐家己编入《中国音乐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中华文化大辞海·文化人物》、《琵琶手册》等许多全国权威性刊物。《青年百科知识文库》把他立为“世界著名音乐家”。《海门县志》把他列入“海门名人”章节。 (摘自《沈源泰家谱》八、源泰人物、沈肇州)

主要著作  

《瀛洲古调》

《音乐初津》

知名弟子  

国乐宗师:刘天华

古琴大师:徐立孙

主要事迹  

沈肇州,江苏海门陈三和桥(今江滨乡)人。肇州十二三岁时,其父从崇明请来两位琴师教他弹奏。22岁那年,应乡试,中秀才。沈肇州勤学苦练,悉心磨练,演技逐步成熟,从演奏老板、快板,到苏合、阳合,直至熟练奏出高难度的曲调《十面埋伏》,以琴会友,遍访名师,练就一手弹琵琶的绝技,达到指力坚强而清脆,音响明快而凝重,虽绚丽而不琴重,悲壮而不滞涩的地步。

民国7年(1918),孙中山寻名特邀沈肇州赴沪演奏,一曲罢了,再请一弹,孙中山连连赞叹,从此,“琵琶大师”之名不胫而走。上海英商百代公司邀请他灌制《汉宫秋月》、《昭君怨》、《十面埋伏》3张唱片。民国6年,沈肇州开始从教,先去通州师范教国乐,学生很多。民国8年,又应南京高等师范(不久即改为东南大学)校长江谦邀请,任民族乐器教师,他的琵琶演技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民国13年,沈肇州辞去教职,民国18年病逝。他晚年著有《瀛洲古调》、《音乐初津》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