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容姓网 > 容氏名人 容氏名人

台山北陡明末清初诗人——容文廷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容姓展区

台山北陡明末清初诗人——容文廷

 

           台山北陡那琴的南厅村,有一座破落的“容太守祠”,祠院而今已面目全非,祠内设置荡然无存,而从断瓦颓垣来欣赏,仍不失当年风采。该祠建造于明末,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左右,是容氏后人尊敬先贤容文烻及其父亲维翰而立。

      整幢祠院呈前低后高风藐,三堂四房纵横布局,中间设计大天井,墙体是红砖墙与三合土墙相间连成,基底是花岗岩板材。房顶轮廓呈金字塔弧形龙腾翘尾状,瓦脊房檐处处残留着山水花鸟雕图案,栩栩如生。院前走廊左右各绘四幅彩色历史人物画,虽然旷日持久,轮廓色彩依稀可辩。院外周围墙壁圈就80公分高朱红色脚线依然凸显其基本色。
      院落深深,大门洞开,里面堆满各家各户的柴垛,门额石匾雕凿成的“容太守祠”四个美伦美奂的正楷字,落款“文蔚书”。有位80多岁老伯回忆,门两侧原来挂有对联,上联:太师太傅兼太保;下联:守国守信重守义。若依此联正常竖读似扬耀先祖官做到“太师”、“太傅"(无法考证),而横向拆字读则是三对“太守”及“保义”结尾,意似呼应门额“容太守祠”,对仗工整,字字珠玑,偶意非一般。祠院前两侧各设计一走廊,长度4米,阔1.3米左右,中间竖两根正方形4米高石柱支撑走廊瓦顶,石柱下设石鼓夹抱,石鼓前各立石狗一尊,似用来禳灾、镇妖及辟邪。而今两尊石狗各东倒西歪躺在乱草丛中,显得格外沧凉。
     这座祠院见证了容文烶及其父亲容维翰的显赫史,浓结了当地历史人物的辉煌。据新宁县志记载,容氏父子均是明万历朝的官,而容文烶排列比父亲为先。文烶是万历癸卯(1603年)举人,任官广东始兴县教谕,广西永淳县知县、横州正堂。维翰万历朝南雄府训导升临高教谕浔州府教授。民间流传维翰官至两广总督,无法考证。
    这座具有一定历史人文价值的祠院,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没有被重视而缺乏有效保护,随着日月的消长,基本上颓废了;但容氏父子留给后人的爱国、守信、重义及教人向上精神形象,民间是有口皆碑的。三百多年过去了,乡民歌颂容氏父子的故事不绝于耳。

明末清初诗人——容文烶

黄叶落赋
    叶落辞柯,人生几何?六战国而漫流腥血,三神山而杳隔鲸波。任夸百斛明珠,虚延遐算;若有一卮春酒,且把高歌。岂不以天地为庐,日月为纪。虽有圣而有愚,岂有生而无死。生若浮云,死如流水。七十战斗如虎豹,竟刎乌江;三千宾客若剜鸿,难寻珠履。扰扰匆匆,晨鸡暮钟。命难保兮霜与露,年不禁兮椿与松。问青天而阴惨阳舒,拘人否泰;嗟白日而东升西落,夺我颜容。可忆繁华,堪惊倚伏。有寒暑兮促君寿,有鬼神兮赐君福。不睹南邻公子,绿鬓改而华发生;北里侬家,昨日歌而今日哭。梦幻呑侵,朝浮夕沉。三光有影谁能系,万物无根何处寻?易伏猛兽,难降寸心。眼看西晋之荆棘,犹夸白刃;身属北邙之孤魂,尚惜黄金。何须峻宇雕墙,何必甘酒嗜音。君不见息夫人兮笑长默,金谷园兮莺无语。香阁之罗纨未脱,已别承恩;春风之桃李争妍,早间移主。丘冢累累,金幢碧布。白杨芳草兮正堪恨,夺利争名兮何太悲。尝闻内吏王乔,长生孰见;秦皇汉武,不死何归。吾愿把元酒于东溟,列嘉肴于泰岳。命清帝以指荣枯,面南华而讲清浊。饮大道以醉生平,冀陶陶而反扑。

容文烶简介
     容文烶字虚白,生死不祥,台山海宴都(今北陡镇沙堤南厅村)人。明万历癸卯(1603年)举人,任官广西省永淳知县。少年时曾在广东西南有名的学府——“琴溪义学”里读书,天资聪慧,才华横溢。他的文学作品留传下来不多。陈中美收编的《台山旧书集》里有他的一首七律诗。名谓《候道尊与于广文蓝田薄酌》。民间流传及容氏族谱里记载的这首清言歌行诗《黄叶落赋》,数百年来盛传不衰,父老乡亲呤诵起来朗朗上口,引以为骄。
      明末清初的文人,热衷于清言写作。比如洪应明编著的《菜根谭》,可称是那个时期的经典作。清言内容包罗广泛,在唐诗、宋詞、元曲的基础上,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黄叶落赋》是台山文化在这个时期的产物之一。此诗起句触景生情,一阵秋风刮过,“叶落辞柯”,枯黄的树叶顺其自然地离开枝茎,纷纷扬扬飘落下来。联想到“人生几何”,白日东升西落,“夺我颜容”。谁有本事截留住日、月、星“三光”稍过即逝的影子呢?历史上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汉武帝这两个皇帝有能奈吗?再看“七十战斗如虎豹”的项羽,纵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本事,却摆脱不了“竟刎乌江”的命运。相反齐相国孟尝君不拘一格,网罗天下有各种才能的“三千宾客”,求贤若渴到衣食与己无异,供给繁费。危难时刻,得宾客帮助逃离一劫。 “息夫人”,不为富贵荣华而折腰的视死如归气节,映入诗人眼眸,“香阁罗纨未脱,已别承恩”,这是美好青春生命的延续,而帝王的行尸走肉的生命是暗淡没落的。
      整篇诗文,引经据典,借古抒情。有慨叹,有颂扬,有惆怅,更多醒世。作者淡薄名利,似乎看破红尘,让世人感悟世态炎凉,教世人解读“日中则仄,月盈则亏”这一哲理。作者不刻意苛求,知足常乐的人生观,可供后人借鉴。

 
        琴溪古桥(又名:琴溪桥)建于明末清初,位于北陡镇琴溪河下游,离南海浪琴湾500米,桥东头是那琴圩,桥西头是那琴村。

古桥的特点与建筑年考

            琴溪古桥 建于明末清初,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双孔石拱桥,桥长24米,宽2.8米,高6.5米(被流沙淹埋部分未计),桥孔跨度9.3米,两旁各砌有10节长2米的护栏,桥面铺上平滑的花岗岩石板,两头砌有十二级石阶,桥东西坐向,整座桥均由本地优质的花岗岩石,开凿加工成长方体形材建筑而成。另在中间桥墩的设计上,加宽了桥墩的肩部,而且两端各伸出1.3米,两端部位筑成正方状,削减流水的阻力,防止凶猛的山洪对桥梁造成的威胁。琴溪河是一道有着13公里、流域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长河,一但遇上山洪暴发,其冲击力是非常大的,但它在几百年的风雨考验中,依然屹立,令人赞叹。河道长,水流急,流沙大,久而久之,琴溪河面流砂积聚,自然中改变了河道,变成了如今的没路“孤桥”。另外,设计者对此处的气候、地理环境非常清楚,在设计上拱高能预防百年一遇的山洪通过,还考虑到受南海涨潮时的影响,水位差不多淹没了桥孔,所以,在当时的建筑设计上已考虑得十分周全。由于涨潮时部分河水带有海水(咸的水,带腐蚀性的),桥的采材100%采用当地的优质花岗岩石料(含FE元素量少),不采用容易被河水冲刷或容易氧化的(如石灰、铁等)材料。砌筑石料时并严格按照品字形结构技术进行砌建。

           在中国桥梁建设史中实属罕见。古桥究竟是何年建筑的?历史资料尚未发现文字记载,有些资料说清代建造,也未能提供准确资料进行核实。据推考,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台山建县后,《新宁县志》记载,[明]万历卅十一年(1603年)至[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两任县令相继筑桥(碧溪桥)和建塔(凌云古塔)。正值这个时期,那琴名人容维翰(南厅人(时任教谕、举人、知县、太守等职)。)[明]万历戊寅年(1578年),选贡,授南雄府训导,后升任广西浔州府教授,再升南宁太守。容文烶(维翰次子)知广西永淳县(知县)。在此期间倡议造桥也顺理成章。另据推考,北陡最早开埠的只有寨门和那琴两地领先,寨门逢三、八圩期,那琴逢五、十圩期。据明代的《台山县志》记载,已有文字载入“寨门海”和“那琴海”了。由此证实,这两处圩市在当时是比较繁荣和比较知名的。故此,在此期间筑桥也完全吻合;

传说

    琴溪古桥建在那琴圩西面的琴溪河上,说起建造这座古桥时还有一段神话般的故事。那琴圩是渔民和村民物资交流和商品交易的重点场所,久而久之便成了集市(圩),逢五、十圩期。一到圩期,各地商贾云集,周边的渔民和农民一到圩期便成群结队,蜂拥而至趁圩购物。由于圩址居东,与西边的村落一河相隔,这就苦了居住在石山村、那琴旧村和尾角、沙咀一带的河西村民。他们每逢圩期,就只能涉水过河,遇上涨潮,就要靠摆渡过河了。[明]万历年间,在那琴名人容维翰父子的倡议下,民间发起了筹建琴溪桥事宜,经实地勘测商议后,择日兴建。在兴建过程中,刚巧遇上了百年一遇的滂沱大雨,山洪暴发,将刚建好的桥梁基础,冲得一干二净。由于封建社会的沿袭,所以,人们对自然灾害不完全了解,只认为是鬼神作崇。石山村有一位人们最崇拜的智深巫师,也说河中有魔怪,形似一只巨猴,专食少儿。如果找不到“猎物”,它就兴风作浪,毁坏河中物体,残害生灵。夏天,如果儿童到河边玩耍,奏巧遇上魔怪就会被它吃掉。桥梁基础被冲垮,很有可能与这怪物有关。后来,人们按照巫师的说法,从外地买回了一对童男童女,在施工现场的桥东建了一座小屋给这对少儿居住,众人出资雇了一位妇人照料他们,(另一种传说在桥体内筑一小室,提供食物,让其护桥),之后,一直风调雨顺,直至顺利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