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阮姓网 > 阮氏名人 阮氏名人

少将之阮汉清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阮姓展区
阮汉清(1913—1984),湖北省通山县黄沙铺镇毛坪村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中文名 阮汉清 出生地湖北省通山县 出生日期 1913 逝世日期 1984

生平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鄂东南指挥部第三医院所长,湘鄂赣军区卫生部卫生科科长、卫生部部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医务主任,第四支队军医处处长,新四军第二师四旅卫生部部长,师后方医院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淮南军区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华中军区卫生部第六后方医院院长,第三野战军十纵队卫生部部长,第八兵团卫生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卫生部部长,军委卫生部计划检查处处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齐齐哈尔医学院院长,第二军医大学政治委员。

1938年1月,第4支队高敬亭向第1支队傅秋涛说第4支队缺乏医疗骨干。傅秋涛向周恩来做了汇报,提议从第1支队调医疗骨干支援第4支队。阮汉清遂调任第4支队军医处处长。

阮汉清将军(1913-1984),湖北省阳新(今通山)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晋升少将。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阮汉清将军简介

第二军医大学原政治委员

     阮汉清将军是湖北省阳新(今通山)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8军鄂东南指挥部第3医院31卫生所所长,湘鄂赣省军区卫生部科长、卫生部部长。参加了湘鄂赣苏区反“围剿”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1支队医务主任,第4支队军医处处长、第2师4旅卫生部部长,师后方医院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淮南军区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华中军区卫生部第6后方医院院长,第三野战军10纵卫生部部长,第8兵团卫生部部长。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卫生部部长,军委卫生部医务处处长,计划检查处处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齐齐哈尔军医学院院长,第二军医大学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阮汉清将军于1984年6月9日逝世,终年71岁。

阮汉清少将生平经历

阮汉清,1913年出生,湖北省阳新(今通山)县燕头岩村人。原名阮名燔。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阮汉清生于贫农家庭。他仅读私塾两年即辍学,在家放牛、种田。

1927年,鄂东南农民运动兴起,阮汉清在其四伯阮贤桐(中共地下党员)的引导下,带头成立了儿童团,开展反封建、破迷信等活动。

1930年,阮汉清参加红军,被分配到红8军后方留守处当医兵。

1931年,阮汉清成为甲等医兵。

1932年,阮汉清任医疗组组长。

1933年,阮汉清任红8军鄂东南指挥部第3医院医生。四个月后,升任第3医院第31卫生所所长。

1934年,阮汉清任赣西北分区医院院长,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伤病员的安全。后任湘鄂赣省军区卫生部卫生科科长。

1936年12月,阮汉清任湘鄂赣省军区卫生部部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阮汉清参加了湘鄂赣苏区反“围剿”作战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历次反“围剿”作战的极端艰苦环境中,多次安全转移大批伤病员,完成了战伤救治的任务。

(二)

1937年7月,阮汉清任新四军第1支队医务主任。

1938年1月,第4支队高敬亭向第1支队傅秋涛说第4支队缺乏医疗骨干。傅秋涛向周恩来做了汇报,提议从第1支队调医疗骨干支援第4支队。阮汉清遂调任第4支队军医处处长。他领取了一批药品器材,迅速集中伤病员突击治疗,健全了第4支队卫生组织机构。

1941年,阮汉清任新四军第2师4旅卫生部部长。

(三)

1945年9月,阮汉清任淮南军区第2师医院院长。在此期间,除完成繁重的医疗救治任务外,对部队卫生医疗机构的组织建设、专业干部培养、技术训练等工作花了大量心血,作出了贡献。

1945年11月,阮汉清任淮南军区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1946年10月,阮汉清任华中军区第6后方重伤医院院长、党委书记。

1947年5月,阮汉清任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卫生部部长。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奉命改编为第三野战军,下辖第7、8、9、10兵团,阮汉清任第8兵团后勤部卫生部部长。

1949年8月,阮汉清任华东军政大学卫生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阮汉清在淮南战斗和睢杞、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中组织和实施了有效的卫勤保障。

(四)

新中国成立后,阮汉清任华东军政大学卫生部部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务处处长。

1950年2月,阮汉清任军委卫生部计划检查处处长。

1953年2月,阮汉清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协助部长规划当年医院调整部署、反细菌战、部队卫生防疫、伤病员后送工作。他提出组织卫生列车大队,使伤员回国有专车,有专门护理和饮食供应。朝鲜停战后,他组织了交换战俘中的卫生防疫工作。阮汉清获得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9年9月,阮汉清任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分管临床教学和医疗,重视提高医疗质量和医德养成,为维护军队医院在群众中的威信,作出了贡献。

1965年,阮汉清任齐齐哈尔医学院院长。

1970年7月,阮汉清任第二军医大学政委。

1975年7月,阮汉清离职休养。

阮汉清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4年6月9日,阮汉清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72岁。

阮汉清将军故事

第二军医大学成立时的情况

     1949-4-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九江湖口的千里战线上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3日攻占南京,宣告了蒋介石二十二年的统治结束。

     1949-5-27 上海解放。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1949-5-30 由向进领导的军管组接管了:

                 1、国民党国防医学院

李瑞林(妇产科。北有林巧稚,南有李瑞林)

                   沈霁春(海研所)

          二级教授:龚建章(寄生虫学)

                   叶天星(微生物学)

                   卢振东(生理学)

                   谭世杰(药理学)

                   嵇联晋(生物学)

                   张鹏翀(药理化学)

                   张正国(内科)

                   郑宝琦(外科)

                   徐化民(外科)

                   胡宏远(妇产科)

                   孔庆德(放射科)

                   许月娥(内科)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崛起的专家教授:

                   方之扬(烧伤科)

                   蔡用之(胸外科,国内心脏移植手术第一人)

                   吴孟超(肝胆外科,著名肝胆三人小组成员)

                   张晓华(肝胆外科,著名肝胆三人小组成员)

                   胡宏楷(肝胆外科,著名肝胆三人小组成员)

          海军上海医学研究所: 党的领导归属二军大,政委是军大的党委委员,行政归海后,业务归海军卫生部,供给归东海舰队

                 滕敏灿(海军上海医学研究所所长)

                 郝生才(海军上海医学研究所政委)

                 龚锦涵(海军上海医学研究所二级教授)

2、国民党联勤第二总医院

     1949-7-14 召开全院大会,宣读了华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联合命令:

                 1、将原国民党国防医学院改编为——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

                 2、将原国民党联勤第二总医院改编为——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

     史料: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国防医学院的一些政要人员,随国民党军兵败迁移台湾,还有一些教学人员分别去了其他医学院校。

       原国民党联勤第二总医院全体人员在院长王士成率领下,全部接受解放军军管组接管并留用。王士成原是国民党联勤第二总医院少将院长,接管后被任命为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以后到上海江湾医院任院长。文革中属于保护对象。

        上海解放后,由华东军区卫生部发布通告,并通过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号召和希望原国防医学院的教学人员迅速回到华东军区人民学院继续从事教学工作。之后,有不少教学人员从东南医学院、广西医学院等学院回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参加工作。

        人事: 向  进——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教育长

               李树森——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政治处主任

               郝香斋——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政治委员

               彭  克——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

               王士成——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

               来  越——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

               殷  明——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副政委

              张克威——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政委

     1951年奉中央军委命令:

         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改为: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医大学

         人事: 崔义田——上海军医大学校长(华东军区卫生部部长兼)

                李振湘——上海军医大学副校长(华东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

                向  进——上海军医大学教育长

                张  碧——上海军医大学政委

                黄  坤——上海军医大学政治部主任

     1952年奉中央军委命令:  

         上海军医大学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人事: 同1951年

      1953年人事:吴之理——第二军医大学校长

                  桂绍中——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

                  曹国平——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

                  向  进——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

                  孙  超——第二军医大学副政委

                  谢仁安——第二军医大学政治部主任

     1954年后人事变动:

                 程坤源——第二军医大学政委

                 谢仁安——第二军医大学副政委、政委

                 肖进前——第二军医大学政治部主任、校副政委

                 余树堂——第二军医大学政治部主任

                 阮汉清——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1957年)

                 赵安泰——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1958年)

                 詹  彪——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1958年)

                 桂绍中——第二军医大学校长(1958年)

                 向  进——第二军医大学校长(1962年)

                 李其华——第二军医大学校长(1965年)

                 阮汉清——第二军医大学政委(1969年调防西安)

     第二军医大学和附属医院、海研所有建树的专家教授人员:

         一级教授:应元岳(热带学、大学副校长。病逝追悼会上,国家主席致电哀悼并送花圈)

                   朱鹤年(生理学)

                   侯祥川(校科研部部长)

                   黄鸣驹(药学、化学)

                   屠开元(骨科。曾为邓小平疗伤)

                   李宝石(耳鼻喉科。全国人大特邀代表)

                   林文秉(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