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陆姓网 > 陆氏名人 陆氏名人

山西巡抚陆钟琦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陆姓展区
陆钟琦(1848-1911),字申甫,顺天宛平(今属北京)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做过溥仪父亲载沣的老师。有孝子之称。

由江苏布政使任上调任山西巡抚。其子光熙字亮臣。进士出身,东渡日本学陆军,卒业归,授编修,擢侍讲。为人亦极孝。曾有割股疗亲之举。一说其在东京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回国劝其父反正。事尚未成。而晋军变。面对蜂拥而入的起义士兵,陆钟琦愤然责问道:“我刚来一月,有何坏处,尔等竟出此举?!”一片枪声响起,来太原仅二十三天的陆钟琦和他的仆役李升饮弹身亡,身穿军服携带手枪的陆光熙怒斥道:“你们这是做什么?!”又一片枪声响起,同盟会成员陆光熙就这样倒在了革命同志的枪下。起义士兵冲入内室,陆钟琦的妻子唐氏和仆役万春先后被杀,陆钟琦十三岁的长孙陆鼎元也被刺伤。阖门皆尽。山西阎王果然名不虚传。事后,同盟会出于人格上的尊重,对陆钟琦父子与谭振德均予以礼葬。清廷予陆钟琦谥文烈。妻唐旌表。子光熙谥文节。

据高晓松说,他的外婆就是陆钟琦的孙女,当时大难余存。

惨遭灭门  

编辑 根据阎锡山日后的回忆,暴动士兵冲进巡抚衙门时,陆钟琦“衣冠整齐,立于三堂楼前,陆公子随其旁”。这位陆公子,是陆钟琦的长子陆光熙,在北京担任翰林院编修,曾经在日本学习军事,与阎锡山还是军校同学。

陆光熙告诉暴动士兵:“你们不要开枪,我们可以商量。”但是,他老爸却说:“不要,你们照我打罢。”而这时,“因巡抚之随侍有开枪者,遂引起革命军枪火,陆巡抚与其公子均死于乱枪之中”。

根据阎锡山的说法,因“巡抚之随侍”率先开枪,而导致双方交火,陆钟琦父子被杀。阎锡山日后也表白,暴动之前,他再三“告知两标(参与暴动的部队)对陆巡抚及其公子暂囚勿伤。”

而根据《清史稿》的记载,陆钟琦面对涌进来的暴动士兵,痛斥道:“尔辈将反邪?”话音未落即中枪殒命。陆光熙奔出援救,也被打死。

陆家父子被杀后,暴动者冲进了内室,陆钟琦的妻子唐氏、仆役万春先后被杀,陆钟琦13岁的长孙陆鼎元也被刺伤。有关唐氏的死,《清史稿》说她“抱雏孙起,并遇害。”

巡抚衙门内,还住着陆钟琦的三个儿媳妇及其子女们。枪声响起后,她们在仆人们的帮助下,在衙署东跨院的东墙上挖了一个洞,成功逃脱。这段可怕的经历,令陆氏后人终身远离政治。陆钟琦有位孙女陆士嘉日后非常著名,曾在二战时留学德国,成为航空专家,参与创建了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其终身难以摆脱家族这段血腥历史的阴影。

至于陆钟琦的仆人、警卫等,究竟有多少死于暴动当晚,并无任何资料记载。可肯定的是,巡抚衙门里的人,无论是陆钟琦的亲属还是下属,没能逃走的,都全数被杀。

陆钟琦被杀的具体细节,已经难以还原,可以肯定的是,一、他丝毫没有表露过求饶或投降的意思;二、暴动者也没有如同别的省份那样,表达任何拥戴他担任“起义”领导人的意思。阎锡山日后说得很清楚:“他们(陆家父子)与我们的立场”是不同的,太原暴动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拥立陆钟琦。

除了陆氏一门遇难外,暴动士兵们的上司,混成协协统(“旅长”)谭振德,也被士兵们乱枪击毙。

山西新军番号为暂编陆军第43协(旅),下属4500余人,驻扎在太原周围。另有旧军4000余人,分驻全省各地,守卫太原的不足700人。因此,谭振德实际上就是山西驻军最高长官。第43协又分第85、86两标(团),标统分别是黄国梁和阎锡山,两人是结拜兄弟。吊诡的是,阎锡山是革命党,其手下3个营,有2个营的管带(营长)也是革命党;黄国梁及其手下的3个营长,没有一个是革命党,却在革命党的鼓动下,首先发动了太原暴动,充当了革命的马前卒。

与陆钟琦一样,谭旅长不愿意革命,除了死路之外别无出路。《清史稿》记载说,谭振德在暴动者攻击巡抚衙门之前就被枪杀,也有记载说他被杀于陆钟琦之后。

一场暴动下来,太原城内死了不少人,除了交战而死的士兵之外,溃兵们完全失去纪律,在全城烧杀抢掠,也死了不少人,而阎锡山为了恢复秩序,大开杀戒整顿军纪,又就地正法了数百名乱兵。

对于死难的陆钟琦父子及上司谭振德,阎锡山以优礼厚葬,他在回忆录中说:“他们与我们的立场虽异,而他们忠勇孝的精神与人格则值得我们敬佩,因立场是各别的,人格是共同的,故我对他们的尸体均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