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奇和水西林教育文化
林豪生 唐兰彬
中国的科举制度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于明清,废于清末。南宋时期,福州地区已成一种风气,不论家族背景如何,读书人(士人)都以经科举而当官感到自豪,登科举成为努力方向。有的人几代业儒,仍未考进,向学
向文,锲而不舍。科举制度对不论有权势的人或平民百姓都是较公平的竞争。虽然考试次数三年一次,登科人数有限,但士人仍孜孜追求。
福建自王审知治闽后,向学成风。福州自南度以来一枝独秀,由北宋兴国五年到南宋绍定五年的二百五十年间,福州共有进士3448名,其中南宋淳熙十年葵卯科,福州共有进士93人,其中闽县就有60名。更有甚者一科三鼎甲:宋嘉定元年状元郑性之、探花孙德兴、榜眼黄桂,百里三状元:宋乾道二年永泰肃国梁、宋乾道五年永泰郑侨、宋乾道八年永泰黄定。考中进士的人中,有三分之二士子为一般百姓。
举业在于教育,考生太多,官府开办的学校远远地满足不了士子们的需要,于是私立学校应运而设立。
水西林子孙林之奇生于斯时,家族已有读书之风气。他少年聪颖,而后受业于著名理学家吕本中,勤学好问,学识日进。年长辞别家人前往京都杭州赴试,行至衢州,想到南长母亲在家无人照顾,思母心切,黯然泪下,长叹再三:“耿耿一片心,不能去庭闱”,毅然回到福州。回家后,为了养家糊口,自谋生计,于是就在家中办起了学校,取名“拙斋书院”,想招几个学生,挣点钱,边教书边侍奉母亲。
林之奇学识过人,孝顺母亲之心重于功名利禄。时崇尚孔孟之道的读书人都认为不是圣贤之人怎能有此高风亮节。于是名声日益远播传扬,读书人都敬仰他、尊重他、想投其门下、拜其为师。“象雨水集中水渠中一样,滚滚地流来”。村中的子弟也一样。
不久,林之奇母亲逝世,随后去杭州应试,一举中的,一箭中鹄,初授长汀尉、后为宗正丞,终为提举福建市舶司并参帅议。宦海无边,回头是岸,厌倦官场生涯,多次上书请求辞官还乡。
回到福州,林之奇又在福州家中办起学校,依然取名“拙斋书院”。
“城里人家半读书,学校未尝虚里巷。”学校虽多,但信息一出,福州士子投或改投其门下,定师生名份“惟恐后学”,“远近闻之,挈篋就舍,多至数百人”,“有年过四五十岁,不以为耻。”远在浙江的吕祖谦奉伯祖吕本中之命,专程到福州投林之奇门下,连江的林其从海边的穷乡僻壤卖地典屋到“拙斋书院”就学。旷世大师朱熹也慕名到福州向林之奇求教……
林之奇充分认识到“谚有之曰,世无科举,人不教育,朝无利禄,士不读书……此言疑于厚诬天下之人,然亦非过论也,今父兄之所以教,与子弟之所以学,虽不皆为科举,而本心岂有不由科举利禄而来乎。”“拙斋书院”的教育目的就是应付科举。
林之奇的学识高,行艺全,可以师表后进,而且所办之学校,质量之高,可圈可点。所以林之奇曾自豪地讲:“余里居以讲学为主,乡之士渙相从游者盖数百人。”其中不泛水西林子弟。
数年后林之奇所教德学生:“其有知学、问学、自力不懈,以足游场屋间,举一两举,其于预计。偕取功名者,若寄而取之,曾无甚难也。”由于可知林之奇之学生考取进士比比皆是,然而“亦有数奇命屯,不利于场屋之试,不耦于主司之取,茅茨困呃,以终其生。”受到林之奇影响和鼓励,依然“百战行间,每战辄北,而未尝有一丝退悔意。”如长乐林延年,“岁辄负笈而至,汲汲于灯窗,与后生未冠者伍。”求得学问转教儿子颖秀、淑秀,两个儿子“皆雅秀发绝人远甚,递相继以壮龄高第。”
林之奇学生不泛姣姣者,著名的有:
吕祖谦,进士,与朱熹、张轼齐名,尊称东南三秀之首,著名的理学大师,理学浙东学派集大成者;
朱熹,进士,世称北有孔子,南有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称“林之奇《尚书全解》南度之初推第一,解说上过于依川(程颖)。”“《论语》唯三山林少颖向某说得最好。”林之奇死后,墓还是朱熹帮助选址建造。
黄幹,“且游林之奇门”,林之奇是其理学启蒙老师。后改投朱熹门下,颇得欣赏,得朱真传,朱熹还将女儿嫁黄幹。死后配祀于孔庙。
还有一代大儒刘世南、潘兹、曾贡、林冲等,不但名列礼部,而且对当时福州教育、文化起推动促进之作用。
在林之奇教育和影响下,水西林氏子孙科举不断,进士不断,据各种族谱统计,仅于南宋就有 人。
林之懿 南宋乾道乙丑科
林 凡 南宋乾道乙丑科
林 风 南宋淳熙乙未科
林 缜 南宋淳熙乙未科
林士衡 南宋淳熙甲辰科
林 冲 南宋绍熙癸丑科
林士宋 南宋嘉宁丁丑科
林仁白 南宋嘉定甲戍科
林应辰 南宋嘉定丁丑科
林宜伯 南宋嘉定丁丑科
林 机 南宋绍定乙丑科
林 云 南宋绍宁壬辰科
林 翀 南宋宝庆丙戍科
林 畊 南宋淳佑辛丑科
林 震 南宋嘉熙丙申科
林 镗 南宋宝佑丙辰科
林 椿 南宋宝佑丙辰科
林康民 南宋宝佑丙辰科
林 叙 南宋咸淳乙丑科
林 敦 南宋咸淳乙丑科
林 牧 南宋咸淳戍辰科
林 敏 南宋咸淳戍辰科
林 敞 南宋咸淳辛未科
林 敔 南宋咸淳甲戍科
林 敝 南宋咸淳甲戍科
林 裔 南宋淳熙丁未科
林 昂 南宋宝庆丙戍科
林 杞 南宋咸淳乙丑科
林 烶 南宋咸淳辛未科
林 江 南宋庆元
林 谷 南宋淳熙辛丑科
林 克 南宋嘉泰壬戍科
林 昺 南宋绍定乙丑科
林 晑 南宋绍定乙丑科
值得一提的是林之奇堂弟林广之孙林学蒙、林学履,系朱熹高足,林学蒙还是黄幹的女婿,讲学于延平书院、龙门庵书院:“从学者甚众。”朱熹亲自题匾“学莘一门”赠送,以彰兄弟俩对教育事业之贡献。
林之奇对福州、水西之教育文化贡献之大,世有定论,历代政府将其奉祀乡贤祠,宋黄幹赞之“吾乡之儒彬彬焉,其以文词行艺为宗师者,则若李若林(林之奇),其杰然也。”近代国府主席林森誉之“自拙斋用闽学起家,海峤流传益宏支派崇祠肇南纪,春秋霜露肃明禋。”当代台湾知名学者梁庚光称之:“林之奇是宋高宗、宋孝宗之际一代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