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孔姓网 > 孔氏宗祠 孔氏宗祠

成都文庙遗迹

时间:2021-2-04 来源:家谱馆孔姓展区

我出生在文庙前街,并且在仁里巷住过几年,后来又在与文庙前街接邻的下南大街生活了几十年。

唐时,唐太宗曾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从此以后,全国各地都修建了文庙,专祀孔子。成都古时既为成都府的治所,又是成都县和华阳县的治所。于是,成都就有了一府二县,同时也就有了一座府文庙和两座县文庙。

可惜的是,这三座文庙一座都没有留存下来。仅存的一点点文庙的遗迹,是在现石室中学内的府文庙大成殿和前、后、西三条文庙街。

成都的府文庙在文庙前街,华阳县文庙在石室中学旁连通文庙前街和文庙后街的石室巷,成都县文庙则在文圣街(即现在的文武路)。

我小的时候,住在文庙前街的仁里巷,巷子的西边与石室中学毗邻。在我的印象中,当时的文庙只有大成殿尚完整地保留在石室中学里面。

石室中学西墙边的石室巷,据说是汉代文翁在此兴学时修建石室收藏图书的地方,巷也因此得名。但我小时候这条小巷是叫何公巷,巷名是因明朝成都教授何公夫妇殉职,在学署内掩葬而得名。巷内墙上有一个石龛,大小如一间小房。我小时候常常站在龛面前往里看,龛内有两个坐着的石像。老人告诉我,说那石像是何公何婆。旁边墙上嵌有一个石碑,大概是介绍何公夫妇的事迹的。现在,这条小巷已经被扩建进石室中学了。

仁里巷的得名,自然是《论语·里仁》的那句“里仁为美”。巷子不宽,两边是一个个的小院落,我家大概在右边第二个院落中。巷子的尽头处,豁然开朗,竟然是一处极大的菜园。有挖池塘的泥土堆成的小山,阡陌交错,菜豆飘香,完全是一幅乡村景象。

往东一点,有一条小巷,连通文庙前街和文庙后街,叫孟家巷。它的得名,应该是因为“亚圣”孟子,当然还有“孟母三迁”择邻的美谈。我小时候每天早上由父母领着,从下南大街的家中经文庙前街,再经孟家巷,到文庙后街的第六幼儿园去上学。下午又由父母接着经孟家巷回家。在我的印象中,小巷的两边都是院墙,只有在巷子的中间东侧有一个比较气派的院落。有两扇宽约5米的黑漆大门,檐柱、檐枋基本完好,依稀可以看见雕刻其上的花鸟走兽。据说是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喻培伦大将军的故居,不过这仅仅是在那里居住过的老住户的说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