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荆姓网 > 荆氏宗祠 荆氏宗祠

汉荆王的墓地

时间:2021-2-03 来源:家谱馆荆姓展区
荆王朱常巛(古同“川”)墓在岳西县城西60公里河图镇虎厂村葛家坳。

中文名 荆王墓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性    别 男

朱常巛,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蕲水王朱衔铠次子。明亡后,朱常巛率众抗清,由湖北荆州转至司空山寨,又转驻东河冲。时有“河图府,虎厂县,东河冲金銮殿,屯兵养马踞岚川”之说。朱自称荆王,并建荆王殿于明堂山东河冲,后因所部余洹叛变降清,荆王被擒,于河图小铺遇害。

乡民将其潜葬于虎厂葛家坳。圆形土冢,高约 3 米,墓前拜台二级。墓碑高 75 厘米,宽 40 厘米,上刻“国王大仙之墓”。墓地面积 120 平方米,坐西朝东,山峦环抱,绿树掩映,清溪环绕,风景秀丽。

荆王墓

                                                                                                   荆王墓碑文

     刘贾是汉高祖刘邦的堂兄,自汉元丰(公元前206年)从刘邦破秦击楚,为建立统一的西汉王朝战功卓著,被封为荆王,辖镇江在内的淮东五十二城。十一年,淮南王黥布谋反,贾在富陵(今洪泽县)作战,为布军所杀。现有墓碑为明代万历年间所立。墓道前原有荆王庙,早毁。

旧时王侯墓 没入小巷深处

镇江唯一的汉代王陵——汉荆王墓

 公元200余年,孙权在青云门修建了铁瓮城——镇江历史上的第一座城。然而在这座城建成之前,这块地盘上存在着一座墓,墓主人地位显赫——汉荆王刘贾。

 今2000多年历史,虽然不知道它豪华到何种程度,但一定不像现在这样,掩映在寻常巷陌中,毫不起眼。

  走进青云门,翻过一段坡路,在下坡坡道的中段,往东拐进一条巷子。沿着巷子进入鼓楼二村1号,然后一直往里面走,最前面就是汉荆王墓。

  汉荆王刘贾——刘邦的江淮守将

  《史记》中“太史公曰:荆王王也,由汉初定,天下未集,故刘贾虽属疏,然以策为王,填江淮之闲。”  

  刘贾墓前的文保碑记是这样记录刘贾生平的:

  刘贾是汉高祖刘邦的堂兄,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跟随刘邦,在刘邦定三秦、楚汉争霸的战役中屡建功勋,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被封为荆王,管辖含今镇江在内的淮东五十二城。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黥布造反,刘贾为布军所杀,葬于今镇江青云门鼓楼岗。

  汉荆王刘贾在位仅五年,相关史料记载并不丰富,现在发现的遗存也不多。

  细看刘贾的生平,他主要的经历还是在楚汉争霸的战场上。刘贾初任将军,就跟随刘邦东击项羽。不久,奉命深入楚地,佐彭越断楚军粮草。后渡淮,招降楚大司马周殷,会兵垓下,给了项羽致命一击。

  这样的将军、王侯最终被叛军所杀,经历还是很让人唏嘘。

  刘贾死后归葬镇江,其长子刘文封侯;次子刘武,迁居曲阿(今丹阳),改姓荆。

  刘贾的墓地附近原有荆王庙,唐先天二年(713年)重修过,历代屡有兴废,后毁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

  寻访——小巷深处的汉荆王墓

  记者不是第一次去拜访汉荆王墓,但是因为青云门里小巷很多,还是寻到了汉荆王墓的业余文保员、鼓楼岗社区的李振定作为陪同才找到。李振定在这里居住的时间有十多年,青云门附近的文物遗迹点,他都非常熟悉。

  他说这几年,来寻访汉荆王墓的外地人很多,他在路上就曾经碰到过好几个问路人,当然也有本地人。李振定表示,虽然汉荆王墓在小巷深处,但是如果不知道路的话,只要问居住在附近的人,大家基本上都是可以指路的。

  因为铁瓮城的关系,青云门周边地区一直历史遗存深厚。这里居民很多,房屋建筑挤占了几乎所有可以挤占的地方,每当走进青云门,总会有一种寻幽探密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缘由吧。

  沿着青云门路一直往里面深入,路过铁瓮城的南门探坑,翻过一个坡地,在下坡坡道的右侧有一条往东延伸的小巷,这就是通往汉荆王墓的路,据说这条路原本是墓地的神道,但是并没有进行过考古论证。

  据李振定介绍,拐弯路口原本有一块倒在地上的文保碑,是上世纪80年代所立,在去年修缮过程中搬走了。当时这块倒着的碑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指引的作用,现在新立的文保碑和墓地在一起了。

  神道很长,大约有60米的样子,一进入的地方有点宽,越往里面走越窄,先是进入鼓楼二村1号的院落,然后是一条几乎不能两人并行的通道,通道尽头便是汉荆王墓。

  守墓——一代代人的坚守

  鼓楼二村1号居住着颜姓的一家四代人。据悉他们居住在这里已经有一百多年了。“颜家第三代传人、84岁的颜庆康老人表示,早在清朝末年,丹阳皇塘荆氏族人由族长带领来到他家,写下委托书给其祖父颜锡荣,请他家看护荆王墓,并将墓庐的4间平房作为报酬。从那以后,他家就世代担负起看护陵墓的责任。”(据2006年《扬子晚报》)

  记者14日在这里见到了颜家目前的最年长者、83岁的陆奶奶,她应该是颜锡荣的孙媳妇。

  100多年来,为使古墓免遭破坏,颜家人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冤枉。

  文革期间,有人来破“四旧”,陆奶奶赶紧用玉米秸和柴火将墓碑遮住,这才保留了下来。前几年有人挖古墓上的何首乌,颜家人担心墓地被破坏,阻止的时候手都被人抓破了。近年来,为了不让周边的人家搭建房屋,侵占墓地的地盘,陆奶奶一家人和周边的邻居不知道吵了多少回架;甚至有人打主意,想在上面砌房造屋,也在陆奶奶一家人的抵制下没能成功,但是墓地的面积实际上还是比以前缩小了很多。

  最让颜家人生气的是,周边的邻居都说陆奶奶家挖了墓地里的东西,自己藏了起来。陆奶奶说,“哪里敢啊,刨坟揭墓,不要杀头啊!”这是老人朴实的文物保护观。

  陆奶奶表示,以前的墓地墓道很宽,墓地的面积也比现在大,能保留到现在真的很不容易。一代代人守着这块墓地,虽然没有人强求,也没有任何的收入,但是陆奶奶说,这是凭良心做的事情,是从她婆婆和太婆婆那里就一代代传下来的事情,必须要做。

  每年逢到祭奠的日子,比如说清明、七月半、冬至这样的日子,老人家都要去上香祭拜,连家里最小的一代、才30多个月的小孩也知道做“拜拜”的动作。

  陆奶奶说,平时来看和祭奠汉荆王墓的人不多,很多市民或许都不知道墓在什么地方,但是在清明的时候,汉荆王在丹阳的后人都会来祭奠。在她的记忆中,最多的一次有六七十人,还特意邀请了她一起参加祭奠活动。“马上又快到清明了,肯定又会有人来祭奠了。”

  自从墓地进行了修缮,陆奶奶家人又多了一件事情,清扫广场和捡垃圾,还要防止小朋友到上面来乱爬。

  陆奶奶说,虽然自己的祖上是守墓的,并且一代代传了下来,但是这个文保单位是全市人民的财富,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关心汉荆王墓。

  修缮——恢复王侯墓地应有规模

  记者两年前探访时,汉荆王墓只是个小土丘,前面是一块墓碑以及一个可供供奉的案几。

  经过去年的修缮,整个墓地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四周都是房屋,似乎没有可供扩大的可能性。

  修缮后的汉荆王墓已经初具规模。

  墓地坐东朝西,墓和墓碑之间是青砖砌的挡墙。垃圾和杂草被清除,墓上面铺设了草坪,种植上了柏树。墓前修筑了广场,墓碑和案台置放在广场上,显得很高大,不似以前有一小部分都被埋在了土里。墓碑高1.7米,宽0.6米,上书“汉荆王之墓,万历甲午(1594年)夏吉日立”,字迹遒劲古朴,相传为明朝人庞时雍所书。

  据负责修缮的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本还打算在广场前竖立一个汉阙,镶白石,用以介绍汉荆王刘贾的生平和成就。但是由于附近的住户表示,如果修建了这样的汉阙将影响住宅的采光,只好作罢。

  虽然进行了修缮,但是汉荆王墓地还是和它本身的地位不相匹配:它是镇江唯一的汉代王陵,与铁瓮城、青云门组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文物板块,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在去年汉荆王墓修缮的同时,文物部门也对周边的环境整治进行了相应的规划设计。今年有关铁瓮城项目正式启动,汉荆王墓今后规划建设应该会和铁瓮城项目进行整体的考量。

  希望这座距今2000余年的王陵能够不再被小巷围裹,展现出应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