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靳姓网 > 靳氏宗祠 靳氏宗祠

曲村镇元朝列大夫靳用碑

时间:2021-2-03 来源:家谱馆靳姓展区

 在去往白冢村的路上,途径曲村镇的时候,无意中看到远处曲沃二中操场北墙内隐约立着一通古碑,赶紧停车,奔到近前。怎奈碑的正面朝里,见不到文字,于是只好翻过栅栏,一看,螭首龟趺,额题:勅赐朝列大夫致仕靳府君碑。正经一通元碑啊,而且,如此得来全不费功夫!

    府君者,旧时对故者之尊称,明清后碑铭上以称公为多。这位靳府君名字是什么呢?细看碑文,“府君讳用,字祐之”,靳用是也。靳用何许人呢?回来后我在续修曲沃县志二十五卷封荫志中找到了这样的记载:“靳用,同知晋宁路总管府事,以孙荣赠亚中大夫,怀庆路轻车都尉追封西河郡候”。在二十一卷封爵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靳用,字佑之,和子,六岁从张理之学,壮为曲沃翼城令,有声。改荣河尹,奉法循理,劝农兴学。拜监察御史,陕西汉中道按察司佥事。擢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史,临民以德,执法不阿,所在颂之。终朝列大夫,晋宁路总管。子德政,邳州判官。德信,将仕郎。德谦,禁值宿卫。德渊,赠兵部尚书,封河西君侯。德昌,好学,善属文”。

    从以上记载中,我们得知靳用有五子,或做官,或做学问。孙辈中,德渊之子靳荣,“字时昌,博学能文,由进士官监察御史,骨鲠敢言,有古诤臣风。后转奎章阁承制学士”,是元代著名诗人,“沃碑铭多出其手,邑人至今传颂焉”。所以靳用死后,“以孙荣赠亚中大夫,怀庆路轻车都尉追封西河郡候”。

    上面的记载还告诉我们,靳用的父亲是靳和,而靳和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授征南元帅,拜降阳军节度使。《山右石刻丛编》收录了“靳和碑”,遗憾的是我下载的电子版不全,只目录中有,碑文部分中没有。不过,元史中有他专门的记载如下:

 

    靳和,字达道,平阳曲沃人。家富,喜施予。
  太祖十四年,率义兵三千人降于木华黎(元初四杰之一),授征南元帅。木华黎南征,留和守曲沃。金将据弹平、青龙诸寨,屡出剽掠,和选募乡兵,且耕且战,境内卒免流殍。太祖嘉之,拜绛阳军节度使,赐金符。后乞致仕,卒。
  长子麟,袭节度使。
  次子用,初授荣河尹,迁汲县尹。廷议开沁水通漕,用力争不可,以举家没入为请,事获寝。已而沁水涌溢,壤民田千余顷,其言卒验。拜监察御史,出为岭北湖南道廉访佥事。所至廉直有声。卒于官。

 

    此碑因年久风化,表皮多处脱落。所幸的是碑题和碑文的前半部分尚清晰,且文字大多仍能辨认。碑文首先简述了靳和起兵归顺木华黎,授征南元帅,拜绛阳军节度使的事,靳用的行状与县志中记载略同。靳用碑的撰文,是翰林学士承旨程钜夫,书丹,篆额,碑文上只有名,没有姓。

    碑题:勑赐朝列大夫同知晋宁路总管府事致仕靳府君碑

    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臣程钜夫奉勑撰。。。

    。。。诏翰林学士承旨臣钜夫撰文,臣赓篆额,集贤侍读学士臣倜书丹。。。

       

    虽然没有提及姓氏,但篆额应该是为满城张弘略神道碑书丹的刘赓,因为程钜夫与刘赓是同时期的人,官职也相同。如此说来,此碑与张弘略碑也有了一丝关联。集贤侍读学士臣“倜”,暂时还没有查到。程钜夫(1249 - 1318), 号雪楼,江西南城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历仕四朝,累官翰林学士承旨。  

 

    根据县志的记载,“廉访使靳用墓在曲村镇,翰林学士程钜夫有碑铭”。另外,靳用的父亲靳和墓,孙子靳荣墓还有其他靳氏高官墓都在曲村。靳用碑现在所处或许不是原始位置,但应该算是原址了。不难想象,当年靳家坟的规模是何等壮观。但岁月无情,一切早已灰飞烟灭了,剩下的只有这“残碑一丈载龟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