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方姓网 > 方氏宗祠 方氏宗祠

云阳方氏宗祠群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方姓展区
在云霄莆美镇阳霞村熙熙攘攘的小集市后,几处祠堂坐落着,它们相互映衬,庄严而肃穆。

  这便是云阳方氏宗祠群,包括方氏家庙孝思堂,以及其派下的小宗祠堂:致爱堂、咸正堂和台南方氏祖厝。孝思堂是福建、广东及海内外云阳方姓的总祠祖地,而台湾以咸正堂、致爱堂和台南方氏祖厝所属的二房六派下后裔居多。

  闽南网3月14日讯 云阳方氏经过数百年的繁衍,如今成为一方望族,历史上才俊辈出。其中两位谋士最为知名,一位是民国初年的方圣徵(zhēng),正是他促使云霄建县;另外一位是方妙才,他被誉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文胆与智囊”。著名“打假斗士”方舟子,也是云阳方氏族人,全国知名。

【现场走访】

错落的宗祠群里有秋瑾祖父写的对联

  云阳方氏祖厝群位于云霄县莆美镇阳霞村,这里地处漳江中下游的三角洲地带,土地肥沃,地势平坦。

  孝思堂坐北朝南,走入孝思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参议院参议员兼总统府顾问”、“荩(jìn)猷(yóu)著绩”等牌匾,前一个牌匾是民国初期总统黎元洪为方圣徵题的,后一个牌匾,是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为方妙才题的。

  孝思堂共设3门,两旁开两偏门,大门前立着一对精美的青石涡纹抱鼓石,门框门楣均为石制。明次间隔墙底置雕刻如意花草纹的圭脚石,立面均是雕刻精美的各式青石浮雕石板。

  孝思堂东侧配建云霞书院为方氏子孙的学堂。据云阳方氏文保小组成员方继传介绍,孝思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1801年),云阳方氏族人协作在宗祠东侧整修云霞书院,供本族方氏子孙课读;云霞书院后另有碑廊、怀德亭等,碑廊记录了清代以来各个时期修缮宗祠的情况。

  孝思堂西侧则是咸正堂、致爱堂,后侧为“台南方氏祖厝”等支祠,目前正筹备修缮。方继传介绍,致爱堂、台南方氏祖厝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之初,族人又在致爱堂西侧再建一祠,名曰“咸正堂”,时任云霄抚民厅同知秋嘉禾(即秋瑾祖父)欣然为咸正堂亲笔撰书楹联。

【派系繁衍】

云霄方姓5万多人分布全县56个村居

  据《云阳方氏谱牒》记载,唐高宗初,在陈政、陈元光父子相继率领的开漳将士之中,有部将方子重。方子重,字伯虞,河南光州固始县方集乡人。方子重在创建漳州,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其受命驻守龙溪文山(今龙海榜山镇崇福社一带),并在此地定居繁衍。

  历元朝之乱,子孙星散,方子重后人只有统弼公一派祖居崇福,为宗祖,其余分散在漳州多地。云阳方氏的开基祖为方国礼,是方子重第二十五世孙,他于元朝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从碧浦迁入云霄,刚开始住在西林(今云霄火田西林村一带),后来方国礼择址阳霞村建室定居,繁衍生息。

  元至正年间,云阳方氏族人兴建大型城堡阳霞堡,方氏族人在堡内聚族而居,在明洪武年间开始建造祖祠“孝思堂”,及祀奉方氏太始祖方子重、开云始祖方国礼至第六世的列祖考妣神位。如今在云霄境内总人数已超过5万人,分播于云霄全县56个村(居),成为云霄最大的姓。

  明末,云阳方氏大量迁入台湾定居。清嘉庆年间,太学生方远馨(即方国琦)弃文从商,多次往返于台海两岸,定居台南赤嵌,娶妻生儿育女,后又独身回乡再衍子嗣。方远馨留居台湾的子孙聚居于台南县云霄街及宜兰、桃园、中坜、台北等地。而其在云霄衍传的子嗣又在第四、五代时,于1945年、1947年先后复入台湾定居,先住基隆,后居台北。“台南方氏祖厝”,即方国琦分衍两岸子孙共同的祖根。

  出了两名谋士还出了个“打假斗士”

【宗族名士】

  经元、明、清、民国各朝代,云阳方氏人才辈出。据《云阳方氏谱牒》记载,自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起至清光绪末(1908年)的400多年间,登科仕第者(举人、进士)30多名,庠生、监生共193名。

  还出了两名知名谋士。一位是民国初年的方圣徵。方圣徵(1885~1940年)字纪周,生于清末,受变法维新思潮熏陶,思想开放,重视兴教育才、发展公益事业和经济开发。时废科举设新学,师资缺乏,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方就读于全闽师范学堂,毕业后回乡兴办学校。1914年4月,在他和张其澜、方纯青等绅商学界代表联名呈请废厅建县,同年9月11日,由福建临时省议会正式通过,云霄抚民厅改为云霄县。方圣徵曾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担任过黎元洪总统府顾问。

  另外一位是方妙才(1929~1999年),又名昆植,曾任台湾地区“行政院”顾问兼办公室主任,被誉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文胆与智囊”。

  此外还有中国海藻遗传学的奠基人方宗熙教授,现代化学教育先驱方锡畴和著名“打假斗士”方舟子等。

【专家视角】

宗祠群闽南罕见对台工作意义重大

  云霄县方志专家方群达认为,云阳方氏宗祠群含四处古建筑,群体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是闽南地区少见的大型宗祠古建筑群体。此外,更为突出的价值在于其身后的涉台渊源关系,对台工作意义重大,体现割舍不断、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

□姓氏点击方

  方氏出自方雷氏。神农炎帝十一世孙榆罔长子曰雷,雷因功被封于方山(今为河南省禹州市),雷受封于方山后,称方雷氏,子孙以地为氏,分为雷姓和方姓,到了西周宣王时,方雷子孙中有一位叫方叔的将军,智勇过人。奉命南征,平定过荆蛮的叛乱,为周室的中兴立下了大功。因此,后世不少方姓宗谱采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后”之说。

  方氏入闽始于唐高宗、昭宗、僖宗3个阶段,先后有三个支系徙居入闽,而且都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县。首先是唐高宗时期,方子重为陈政父子征闽65姓将校之一,智勇双全,立下显著功勋。后在文山(今龙海榜山崇福社一带)定居传衍子孙,是漳州方姓的开基祖,历经宋、元、明、清,方氏遍布漳州,其中主要聚居于云霄,也有部分迁至闽北霞浦,浙南、台湾等地。

  还有一个支系为唐僖宗(公元885~887年)固始人方世琮为王审知将官,驻镇莆、泉等郡。后来,方世琮之裔曾居漳州海澄,但又多数迁居福州北门外厦坊村,而留居漳州的甚少。还部分迁居广东。今龙海石码登第尚存其后裔80多户,建有祖祠“明荐堂”,现仍存于登第社。

  第三个支系为唐昭宗(公元890~891年)固始人进士方廷范奉命宦闽,先后历任长乐、古田、长溪等邑令,且定居莆田刺桐巷。方廷范六个儿子先后中过进士,时称“六桂联芳”。宋朝时,六桂方氏已成为闽中的著名大姓,后裔分布于福建、广东、湖南、湖北、香港、台湾等地。南宋末年,方廷范后人迁居广东开平,他的后代分布于广东、广西各地,还有很多迁居港澳台及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苏禹成 杨清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