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邓姓网 > 邓氏宗祠 邓氏宗祠

宗祠陵园-从化邓氏宗祠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邓姓展区
从化的古村落有很多,文物保护单位也有很多,今天要介绍的是邓氏宗祠。

     从化邓氏宗祠位于从化太平镇神岗邓村,始建于南宋。据邓氏族谱记载,宋朝曾委派一位名叫邓德远的人到古番禺县流溪司做地方官,其在任期间曾受到当地官霸势力排斥,境遇不顺,于是便令其手下士兵伐木铺砖建成一座祠堂,以示其在当地立足生根的决心。依祠中对联“家本江南垂统绪,由来宋末绍箕裘” 。可究其族源。之后,邓氏后裔人丁旺盛,成为当地一大族。

      邓氏宗祠背东北,向西南,阶前场地宽广,挖有一口水塘。祠堂面宽三间14.5米,深三进45.7米,建筑面积662.65平方米,是典型的硬山顶式砖、木、石结构建筑。三进虽均为抬梁木构,而风格迥异,疑为修复年代差异所致。其后堂形式犹为突出,穿斗意韵浓郁,构造简单,瓜柱硕大粗壮,不失朴实。灰塑龙船瓦脊,素胎勾头、滴水,六级岩石铺砌踏步,第一进面阔3间,门联为:“三登世系,两秀家声。”第二进以红砂岩石柱础承托,承托木柱,左右各2根,两马面用红砂岩石块砌成。进深三间,前进过天井连接中堂,花岗岩铺砌小径。中堂与祖堂皆立6根木柱,两侧各3根,横梁除正中主梁是圆形外,其他是方形梁。中堂屏风上方挂“立本堂”木刻阴字牌匾,牌匾长150厘米,高80厘米,字体为行草。前檐柱上有对联:“立德随时追远祖,本心办事表平公。”邓氏宗祠整体比较低矮,木柱粗大,第三进架梁为穿斗式,其瓜柱粗且长,大理石柱础匾圆,有唐宋之风。第三进檐口挂一木匾:“书邓氏立本堂说”,木匾长156厘米、宽45.5厘米,厚4.5厘米。文字部份为狂草,是清康熙初县令萧大成所书。正文为凸字阳刻,左右四方篆印,其中左一为阴刻,右三上、下阴刻,中间阳文。

      2000年,在市第二次文物普查时登记。2002年7月,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