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俞姓网 > 俞氏宗祠 俞氏宗祠

三门俞氏家庙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俞姓展区
娄坑村位于三门县珠岙镇东北面,距县城西南7.5公里,地处人头岩东南麓,南毗岭口村,西北与铺里村为邻,宁(波)临(海)公路从村西通过。目前全村386户,1168人,以俞姓为主。

  甬台古驿道穿村而过

  娄坑新屋旧宅杂陈,宁波至台州的古驿道静静地穿村而过,似无惊人之处。可当我们把目光深入到白墙黑瓦的小巷深处,踏上鹅卵石镶嵌的古朴凝重的古驿道,拂去历史的尘埃,面对檐牙高挑的马头墙,深深地感到浓浓的历史文化积淀。

  据《俞氏宗谱》记载:娄坑,原名嵝阳。明初始祖俞仲玉因避方孝孺祸从宁海县学西迁居此地。娄坑俞氏历代人才辈出,名震朝纲,教书育人,文风蔚然,耕读传世的家风绵绵不息。六百多年来“名贤官宦,接踵代兴,后先辉映,三台人士多艳称之”。明初,俞仲玉曾在亭峰仙照庵建诰山书院,清晚期村里建有红杏书屋,村中曾立有三牌坊,七旗杆,显赫一时。特别是明代,人文蔚起,工部主事俞瑾、明弘治进士俞稳、临清参军俞、明万历举人俞贞、俞弘谷、俞渐、俞沇、俞峤、俞焕、俞汲等登科入仕,名载史册。

  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娄坑村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积淀,造就了众多的名胜古迹:摩崖石刻、仙照庵、惠泉亭、大奎洞、飞来石、财神楼、留云庵、武圣庙、镜庙、陆司公庙、文昌阁、苍蒲塘等。

  这些古迹有的保存至今,有的为岁月所湮没,只留下些许痕迹由后人凭吊。在现存的古迹中,位于娄坑村中部的娄坑俞氏家庙最为醒目,它于2006年10月26日被三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于2011年1月7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存着许多珍贵文物

  俞氏家庙坐西朝东,面朝娄坑溪,背倚贵人山,三面皆为民居簇拥,总占地面积554平方米。

  俞氏家庙为传统木结构四合院式,沿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门厅、戏台、天井、正厅等建筑。门厅与正殿两侧分设两层厢房。洁白的粉墙,黝黑的青瓦,鳞次栉比的兽脊飞檐和翘角,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前五檐后四檐的九檐马头墙,气势恢宏,极为罕见。

  家庙内至今还保存着许多碑刻和匾额等珍贵文物:《嵝阳俞氏祠堂记》碑刻,高171厘米,宽71厘米,厚12.5厘米,石料为粉红色蛇蟠石,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1472~1529年)撰文,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年)甲辰科状元李旻篆额,进士高瑛书丹;《俞诚斋墓志铭》碑刻,高192厘米,宽80厘米,厚18.5厘米,太湖石,42行,1300字,篆额“明故南京鸿胪序班诚斋俞先生配童氏孺人墓志铭”,吏部尚书何宽(1514~1586年)撰文,应存卓篆额,章如铤书丹,万历四年(1576年)十二月吉旦立;明清时期的匾额有“祖孙进士”、“兄弟元魁”、“登科”、“理家名家”、“追远堂”及“宴弘治琼林名著千秋光简策、施衡阳德政瑞徵百代振冠裳”;“两浙擅科名昆季联芳夸济美、五经垂世业祖孙绍述快重光”;“甲第著嵝阳世胄、文章逆缑里名家”等楹联。这些碑刻、匾额和楹联保存完好,无不诉说着娄坑俞氏厚重的历史、悠远的文明、昌盛的人文。

  古建筑艺术的一个瑰宝

  俞氏家庙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康熙丙寅年(1687年)重建,清代多次修葺,2007年11月拆除戏台及门楼,严格遵照“按照原样修复”的文物保护原则,进行重修,成了俞氏后裔祭祀祖先,休闲娱乐的场所。

  俞氏家庙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由于经明、清时期多次修葺,在保持宋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也融进了明、清时期的一些建筑特色,为研究我国古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民俗民风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