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丛姓网 > 丛氏宗祠 丛氏宗祠

老集村丛氏家祠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丛姓展区
老集村为丛姓氏族聚居之地,在原老集村的中心地带建有“丛氏家祠”,人们习惯称“家庙”。至今六七十岁老人对“家庙”当年的盛况记忆猶新,

“丛氏家祠”占地470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是一个面积并不大的四合院式的建筑。正房四间、西厢三间,前房东面一间西二间,之间为大门与过道。正房房脊两头是龙,山头有三块正方形石头形成“品”字形,房檐角上有鸱吻,俗称吞脊兽(民间称“哈天狗”)。院内原立有石碑是建家庙的功德,焚纸盆等,院内遗存的文物,由于“文革”的破坏,已荡然无存。

前面房檐角上面也有吞脊兽,大门上面写有“丛氏家祠”四个大字,大门两边的楹联是:“本族谱牒系长峰,望族衣冠标大汉。” 楹联十四字言简意赅,说明了老集村的丛氏支系来自长峰村,汉代时曾是衣冠望族的历史渊源。这与文登《丛氏族谱序》中所载,丛氏源自西汉左相金文靖公日磾之后裔的记录互为佐证,无疑是教导后人不忘先祖,尊崇敬祖,敦亲睦族,

大门口左右一对门墩石为方形,雕刻竹节图案为边,四面雕有云彩、动物、花草等祥瑞图案。

“家祠”为一族一姓祭祀祖先的建筑,清代时几乎遍及城乡。老集村的丛氏始祖为长峰村迁出支系,过去每年祭祖都要到长峰村,后来因为“去早了守门,去晚了跪香”,两村为此经常争战不休。后来,老集村把家谱抄写下来,集资在本村建起了“丛氏家祠”。

据老集村年长者记忆,“丛氏家祠”中供奉的先祖是老集村的始祖,他们是兄弟三人,名讳丛谷、丛米、丛糠。老集村习惯称“三大股六小股”,“三大股”即兄弟三人各为一股,“六小股”是他们的后裔分支。过去一年一次祭奠非常讲究,每到祭祀之日,全村阖族不分远近都到“丛氏家祠”举行庙祭。每年大年头一天(除夕),扫除庭宇,清理豆殇,设果品祭席,把谱牒请出来,悬掛于东墙壁上。据丛树芹回忆,宗谱是一张图表,顶端写有“丛俱二”三字,下面才是丛谷、丛米、丛糠兄弟三人的名讳,宗谱两侧共有四幅名人笔画,供桌上有瓷器帽筒、大花瓶,桌围布上有字,上面书写“异迪之世”,下面书写“敦侯世宙”。北墙壁上掛有财神爷像,梁上掛有两个灯笼。农历正月初一,阖族开始祭祖,焚香奠酒,由族中长者,率族众一体行四叩礼。祭毕,在祠中燕饮,以敦旌谊。

“丛氏家祠”建于何时已无处可考,据村里年90多岁的族人丛树荫回记,他的父亲是瓦匠工,曾经参与“丛氏家祠”前房的翻新建筑施工。“文革”时“破四旧”,“丛氏家祠”匾额被折除,换成毛主席与林彪在天安门挥手接见红卫兵的画像。“家谱”也毁于一旦。上世纪70年代,因村中建设大礼堂,撤正房的木梁用于建造礼堂,“丛氏家祠”先改为小学用于教室,后为大队用于办公地点。80年代初,村庄集体北迁,“丛氏家祠”就孤零零留在原址。重新翻建的“丛氏家祠”正房,屋顶飾物已无,已失去了原有建筑的古韵,从前房残缺的山头部分看,依稀可见当年的建筑风格。

(照片中的“丛氏家祠”,即是此貌,摄于2004年11月)

现在,由于多年失修,百年庙院已摇摇欲坠,年轻一代苦于对历史知识的缺乏,已漠不关心,很多族人已不知其家谱的情况。

历史遗址的保护是一项公益事业,只有依靠当地群众对其珍视和参与保护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修缮并尽可能地复原“丛氏家祠”,对世人和后人来讲,这将是一笔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据村年长者记忆介绍,丛氏三兄弟丛谷、丛米、丛糠自长峰迁入老集村后,丛糠一支后来有一部分又迁往七公里之外的阎家庄居住。

丛谷、丛米两支在村里代代相传,建国之后,老集村共有土地2500亩,与周围邻近的村庄比,经济条件尚可。改革开放后,很多丛氏后辈迁往威海城里工作。1992年10月,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老集村规划在开发区之内,迁入的外姓人口逐年上升。如今,老集村丛姓实有居住480户,人口计1450人。

一个姓氏,一个家族的繁衍生息,兴盛衰亡,无不记载着祖先们感人至深的创业历程,打上时代的烙印,折射出历史文化的光辉。他们有聚有散,有喜有忧,有经验总结,有血泪教训。这就是活生生的历史,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抚今追昔,弄清其发端所在,流动的过程,变化的轨迹,对于了解历史,爱乡爱国,联络感情,内外交流,无疑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上文稿系父亲丛树兴提供原始资料与文字,女丛彩娥整理成稿。丛树兴,生于1938年,中共党员,原老集村支部委员。女丛彩娥为“文革”后恢复高考后老集村的第一位大学生,又学在历史系,常听说,丛氏始祖在文登,明代有个丛尚书-丛兰,但翻阅史书资料很少有介绍详情,即使近几年出版介绍山东名人的书籍也鲜见丛兰的事迹,顿感失望。近无意中从网上得知文登有个“丛氏研讨会”,又看了部分“丛氏研讨会”出版的《丛氏源谭》有关文章,分外惊喜。一、为天下丛氏族人感到骄傲,无论在汉代、或金元明,丛氏不仅是显赫的望族,还是敦厚世家。二、感谢丛松坡等丛氏族人终于为我辈寻到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