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袁姓网 > 袁氏宗祠 袁氏宗祠

端敏袁氏公祠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袁姓展区


  端敏袁公祠即袁甲三祠,位于淮阳县城。是清穆宗同治年间为漕运总督袁甲三而建。原面积十亩,大门上有匾:“端敏袁公祠”。

     袁甲三,河南项城人。道光进士。袁世凯的从祖父。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兵科给事中等职。1853年赴安徽,协助吕贤基办理军务,平叛捻军。1855年被参奏,离职到京。1856年被起用,率团练随河南巡抚英桂进攻捻军,攻占捻军根据地安徽雉河集(今涡阳)。1859年,因与钦差大臣胜保矛盾极深,再次被参奏,调离京职。不久又受命南下“剿捻,任钦差大臣、漕运总督。1862年,协同多隆阿攻陷庐州(今合肥)。1863年积老成疾,卒于陈州(今淮阳)袁府,谥号“端敏公”。门前有石狮一对,祠中有堂三楹,内塑神像。东侧院有堂屋三间,房前凿以大约半亩的方塘,塘内以太湖石垒小山,塘南有耸翠亭,是文人学士吟咏胜地。现存堂三楹(今县公安局院内),张之万撰文的石碑一通。

      2006年7月被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淮阳县地处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腹心,辖20个乡镇场、467个行政村,130万人,面积1320平方公里,耕地156.4万亩,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和文化旅游资源大县,许多历史、文化、自然等资源是全国独有或第一的。[6]  

一是历史悠久。古称宛丘、陈、陈州,历史上三次建国五次建都。8000多年来,太昊伏羲氏和女娲氏、神农氏、舜帝后裔胡公满、汉高祖刘邦儿子刘友、三国时曹植先后在此建都或建国。史学家称,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6]  

二是文化厚重。太昊伏羲氏在这里定姓氏、画八卦、结网罟、以龙纪官,淮阳是姓氏之根、易学源头、农耕文化发祥地和龙文化发源地。孔子三次来陈,讲学四年,形成了《论语》的核心思想,这里是儒家思想的发祥地。汲黯卧治七年,包拯陈州放粮,岳飞三复淮宁府,曹植七步成诗,李白、苏轼、范仲淹等留下歌咏淮阳的诗、词、赋660多篇,这里有灿烂的圣贤文化。淮阳还是革命老区,有光荣的红色文化。在繁多交融的各种文化中,具有“统天”地位的是伏羲文化,是我们的母文化、根文化、源文化。老舍之子、著名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说淮阳是“人之祖,史之初,国之根,文之源”。台湾著名国学大师曾仕强说“天地是本,伏羲是根,而淮阳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根’之所在。”[6]  

三是生态秀美。龙湖面积11平方公里,约相当于杭州西湖的2倍,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环城湖,为“国家湿地公园”。淮阳荷花节与洛阳牡丹节、开封菊花节共同成为全省三大花卉旅游节会品牌。由于生态环境良好,非常宜居和休闲养生,全县百岁以上老人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是“中国长寿之乡”。[6]  

四是景点众多。现有文化遗存326处,其中国保单位3处(太昊陵庙、平粮台遗址、刘崇墓),省保单位10处,有“一陵一湖一古城”和“七台八景”(七台是伏羲画卦台、神农五谷台、孔子弦歌台、狄青梳洗台、苏子由读书台、秋胡台、紫荆台;八景是羲陵岳峙、蓍草春荣、蔡池秋月、弦歌夜读、卧阁清风、望台烟雨、苏亭莲舫、柳湖渔唱)等。太昊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陵”,陵园是国家4A级景区,太昊伏羲祭典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庙会期间日均客流量20万人左右,并以单日82.5万人的游客数量被授予“全球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的庙会”。淮阳还是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华姓氏起源地、全球华人最向往的十大根亲文化圣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