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徐姓网 > 徐氏宗祠 徐氏宗祠

宗祠陵园-徐光启墓园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徐姓展区
徐光启逝世后赐谥“文定”,葬在上海法华浜和肇嘉浜汇合处———他的大别庄里。这一带也因他的后人聚居而形成集镇,得名徐家汇,如今已成为上海繁华的三大商业中心区之一。明代时徐光启墓原有墓阙、望柱、石人石马等,清代又增建了十字架,气势宏伟,但在“文革”中遭到毁坏。“文革”结束后,徐光启墓虽然经过修整,恢复了墓冢,但已非原有风貌。1988年,徐光启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近年的修葺,徐光启墓园已恢复明清时的古朴风貌。

  沿南丹路西行不远,眼前豁然开朗,路北一片开阔,一对石狮蹲在道口,两根高近10米的方形青石望柱雄峙其后。柱间有一池塘,一泓清水映碧空,一座石桥跨水过。走下桥,便是三开门的花岗石墓阙,正中题刻“文武元勋”,两侧是“王佐儒宗”、“熙朝元辅”,道出了徐光启的历史地位。阙后20余米长的墓道两侧肃立着石羊、石狗、石马、石翁仲,显现出墓主人当年的身份。墓道尽头是我国官墓中极为罕见的汉白玉十字架,2米高的基座上刻着《徐文定公墓前十字记》,高达5米的大十字架上也横刻有“十字圣架,百世瞻依”八字,它与不远处的徐家汇天主教堂钟楼天顶相互呼应。

1604年,徐光启认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兼科学家利玛窦,由此接触了西方最新的科学技术,也接受了天主教。十字架后的墓冢平面呈双月牙形,封土立面呈山峰状,冢前立有当代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手书的“明徐光启墓”碑。墓冢两边各有一道短廊,东为“徐光启墨迹碑廊”,西为“徐光启生平画廊”。方圆10余亩的墓园,林木葱茏,幽篁苍翠。在园西南角有一典雅古朴的明代第宅建筑———“南华春堂”,徐光启纪念馆就设在这里,正厅内放置徐光启花岗石半身雕像,馆内还陈列着有关徐光启的图片与绘画、书法、篆刻作品,并放映徐光启生平的电视节目。

徐光启,字子先,1562年生于上海,是我国明末的杰出科学家。 他翻译了《几何原本》《大测》等书,并编著了我国古代一部比较完整的农业科学巨著《农政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