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楹联:
“派由大坂,族衍须江。”汪氏第74世孙普贤公,在明朝永乐年间,率妻子邑人,从徽州来此生息繁衍,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前后两堂:
其间有个大大的天井,高朗敞亮;木结构戏台,精小厚重;两边围廊可凭窗观戏,优雅别致。前后堂又用木板隔成两间,前堂第一间墙上有一幅地图,指明祖宗沿此途径来到此地。另一间搭个小戏台,隔着天井。后间高高地摆有代代世祖灵位,大小不一的古鼎里,分别插着三支供香。
墙上壁画:
四周墙上都是壁画,线条简洁柔美,人物清秀圆润,故事生动——善有报从善若流;代偿债阻人鬻妻;晓理义劝贼弃刃。每幅画中附有精炼的文字说明,寥寥数语,便使画更加栩栩如生。更显眼的是两幅“镏金”匾:《资仕规》、《仕进禄》。教育之重视,入仕之众多可见一斑。从《汪氏宗谱》中看到:“子孙入祠堂,当正衣冠,即如祖考在上……若其不肖,当择贤者易子。”缅怀先祖,孝尊长辈,学会做人,鞭策后人上进都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