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谭姓网 > 谭氏宗祠 谭氏宗祠

湖北省通山县谭氏宗祠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谭姓展区
湖北省通山县谭氏宗祠

发布者:admin03 发布时间:2015-01-31 点击次数: 23

     湖北省通山县谭氏宗祠风格独特的古建筑,它就是远近闻名的谭氏宗祠。据介绍,这座占地2100余平方米的宗祠,始建于乾隆戍寅年间(1758年),为谭氏祖人谭计六首捐建造。宗谱记载:“谭计六首捐百金为合族先声始建”。 宗祠的屋脊上有两条盘虬着的长龙,互相嬉戏着一颗红色的龙珠,四周屋朵点缀着各种水墨山水画,远远望去,整个建筑错落跌宕、浑然有致。大门坐北朝南,两旁各有1个石门墩和1只姿态威武的石狮子,前墙上还有4个十分别致的石马栓。大门顶上有一幅造型生动的浮雕和遒劲有力的“谭氏宗祠”四个大字。在10余米高的前墙顶端有一尊“魁星点斗”的塑像,那是族人冀望多出文人墨客的美好标志。

  

     白泥村四周群山环抱,时值深秋季节,到处硕果累累,景色特别的迷人。登上高处,富水河碧波粼粼,风光无限。  

  我们走进一个叫刘驾的小自然村,发现这里的古民居群保存比较完整,当我们走进一栋栋老宅时,均被这里精美的建筑所倾倒,无不让人流连忘返。村民说,相传曾经有一位皇上途经此过地,至于哪朝哪代的皇上,族谱损坏无从知晓。传说,全湾刘姓人都出门来迎驾皇上,故称刘驾湾。

     方局长告诉我们,这里古民居群还不算好,真正保存完好的是在白泥村。我们来到白泥村,村中一座宏伟的建筑立即吸引了我们。白泥村村干部谭经平说,这是一座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到清乾隆二十三年才完全竣工的谭氏宗祠,占地面积达2100多平方米,始建时间距今有600六百多年,竣工时间距今也有300多年了了。

在谭氏宗祠,我们发现一个神秘的现象,宗祠大门紧闭着,仿佛是一页尘封的旧书,积满了历史的尘埃,让人无法窥视。谭经平带我们从祠堂侧门入内。他告诉我们,谭氏宗祠遗留下来有一条族训:不出一品大官,不开正门。这条族训延续了几百年,宗祠直到抗战、内战,仍是大门紧闭,给人以神秘而庄严之感,族人只能从两侧门进出。解放后直到文革期间,宗祠改作为学堂,才打开这扇沉重的大门。之后,遇上村中一些重大的活动,要由村中的长者才能打开此门。

     进入宗祠内,豁然开朗,仿佛是穿越在历史时空之中,宽旷广的操场上,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想必很少有人进来。在操场一面,耸立着高大的牌楼,仰视牌楼,处处可见充满着精湛的雕刻。,与牌楼对面耸立的是一个巍峨的戏台。

     村民说,谭氏宗祠是由一操场、两天井、三重递进内屋组成递进的先祖之庙。进门即戏台,两侧是观戏台,中间为看戏的操场。后堂有鼓乐楼、祭拜堂等。再往里是后天窗,两旁是嵌满人物画像的古乐楼。最后是神龛厅,曾摆放有皇上恩赐的龙袍、玉带等。

上世纪20年代,何长工等革命先辈曾在此举行集会,陈毅率部队也曾从此经过歇息调整,宗祠一时成了播种革命火种的场所。1930年3月,通山县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就是在此召开的,是通山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据说,当年的有一位谭姓国民党的谭姓旅长,追剿革命者至此地时,准备将宏伟的谭氏宗祠化为灰烬。当他来到宗祠内,一重重地往内观看,立即被这这里精美的古代建筑风格所吸引,当走到最后的神龛厅,看到谭氏祖先的灵位时,竟与自己同出一脉,最后取消了焚祠烧的念头,谭氏宗祠终于免遭了劫难。

解放后,龙袍、玉带都上交了政府。文革期间,有不少的文物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整体建筑和基本风貌仍保存了下来。

     族训朴实,民风淳厚

     在白泥村,至今还流传着一条古训,即也就是“谭氏公议规条”:戒忤道、赌博、逋欠、打架、  

欺凌、吞骗、废继、嚣争、粗语。但读圣贤书,是真士子;但守祖宗之训,是真子孙;但奉朝廷之法,是真君子。

     村民说,几百年来,这条古训一直在深深地影响着关谭氏后人,因故此,这里的族风很好,村民相处很和睦。

我们在谭氏宗祠的上神龛上看到,这里供奉的最大的神位就是谭胜鲁。族谱中记载,谭胜鲁是“(明朝)弘治举人,铁笔御史,南京道都御史,话授通议大夫”。谭胜鲁在朝为官,清明廉洁,回乡多行善事,深受朝廷器重和百姓的爱戴,回乡多行善事,族人至今以他为荣。

  

     该宗祠的屋脊上有两条盘虬着的长龙,互相嬉戏着一颗红色的龙珠,四周屋朵点缀着各种水墨山水画,远远望去,整个建筑错落跌宕、浑然有致。大门坐北朝南,两旁各有1个石门墩和1只姿态威武的石狮子,前墙上还有4个十分别致的石马栓。大门顶上有一幅造型生动的浮雕和遒劲有力的“谭氏宗祠”四个大字。在10余米高的前墙顶端有一尊“魁星点斗”的塑像,那是族人冀望多出文人墨客的美好标志。

     大门内是1个大戏台,由4根石柱支撑着,台前是1个宽敞的看戏场,地面为青石板,400多平方米,可以供几百人就坐,戏场两侧是20多米长的排楼,各有镌刻槛木相栏,两端有小闼与走廊相通,为看戏女子的专用过道。据说因为封建时代一般女子是不容入祠堂正厅的,除非守节和诰命夫人才有特许。排楼顶部的墙朵上塑有两幅人物浮雕,一幅是“薛仁贵征东”,一幅是“薛丁山征西”。走进祠堂中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画梁雕栋,柱上人物生动典雅,细腻又不失豪放风格。中厅穹顶由六根五米高的石柱支撑,石柱的下端为50公分大的石墩,每面刻有琴、棋、书、画图案,十分精致。紧接着是后厅,有八根大石柱挺立四周,下方是石墩,均刻有花草景致,柱上同样刻有笔法讲究、弘扬忠孝的对联。拱顶较中厅更加雄伟,共有7层,分正棚、偏棚,两侧各有3层巨大枕梁,分别由四只狮子扛抬,形态逼真,造形别致。后方是一堵木板墙,上方悬挂一长型吊板,中间有皇上谕赐的“德隆昌灼”大匾,两旁是两个体现本祠威严的“礼”、“法”大字。再往里是后天窗,两旁是嵌满人物画像的古乐楼。最后是神龛厅,因本祠需要摆放皇上恩赐的龙袍、玉带,固神龛制作成龙床,传说唯有具备一定资格的宗祖神主才可存内。

     岁月如流,沧海桑田。200多年过去了,这座建造宏伟的宗祠遭到了较大的损坏。上世纪20年代,这里是通山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30年3月,通山县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就是在此召开。曾有一名谭姓国民党旅长,带了一队人马弄来很多柴薪,准备将宗祠化为灰烬,但他来到祠堂,一重重往内观看,当走到最后的神龛厅,看到自己祖先的灵位时,才知自己与该祠同出一脉,最终取消了焚烧的念头。宗祠于是免遭了浩劫。解放后,龙袍、玉带都上交了政府。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宗祠的一部分建筑改建成了学校,祠内的石刻、木刻、浮雕也被大铲除,现在我们只能从剩下的图案中窥视它的精美与气派。

     当地人认为,尽管谭氏宗祠已年久失修,但其结构完整、风采犹存,实为少见,只要进行一定的保护和修复,就可以开发出一处独特的古民居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