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堂,为虎渡苏氏大祖祠,位于漳州市龙海市东泗乡虎渡村村口不远处。背靠虎山,面向南溪,地理位置非常显要。祖祠始建于明宣德元年(1426),历经600年废兴修缮。至文革时,被夷为平地,时达40年之久。族老们个个痛心疾首。适逢改革开放之际,虎渡村两委负责人,及时挺身而出,多方奔走呼吁。终于在2008年3月5日,迎来60个苏姓村社族老齐聚一堂,隆重成立“漳州虎渡大祖苏氏宗亲会”,并决定着力重建祖祠。经全体理事会和广大宗亲踊跃参与,于2010年1月31日圆满竣工,恢宏壮丽。
祖祠依原基址重新建造。深计41米,阔计12米,占地面积近千平米。主殿坐巳向亥兼巽乾,前落坐巳向亥兼丙壬。主体建筑为三进结构,由主殿、中殿、廊庑、天井、大门、边门、围栏组成。祠宇大门匾额为“苏氏大宗”,中殿匾为“武功”,由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苏明所书。“虎溪堂”号,由世苏总会第七届理事长苏用发亲笔题写,为大宗祖祠增添无比光彩。主殿神龛左右石柱铭刻古祠联:“一本出自三都宋元明清迭受君恩光祖德;五代分为四派瑶松竹梅各呈家庆振宗功”。
虎渡苏氏,全称是“海澄虎溪苏氏肇居始祖派”,是闽苏一大派系。虎渡,古时极为偏僻,进出全靠水路。一条南溪贯穿漳浦、海澄二县,最后汇入九龙江入海口。八百年前,南宋一大批末代皇族,就是从这条水路逃到漳浦马口,并在那里筑起著名的“宋城”赵家堡。始祖朴公也在那时候由三都青礁避居虎渡,始为开基祖。
始祖朴公,排行四十七府君,是三都青礁始祖宋杰公第五世孙,宋进士苏溥次子。朴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八二宗簿,由郑氏所生,后裔繁衍青礁大观后,又分居厦门海沧贞岱、凤山二村和集美灌口镇深青村;二儿子八三府君,由何氏所生,守居虎渡,繁衍“海澄三十六社半”。如今,虎渡大宗已分布漳州60个村社,并分支龙岩、仙游、霞浦等地,以及广东、浙江、台湾和东南亚各国,后裔达十几万人。
据明清《漳州府志》、《龙溪县志》和《海澄县志》记载,漳州苏氏历代有进士12人,举人23人,贡生25人,贤达近百人。品级最高者,为清一品內大臣苏明和福建陆路提督苏明良。现当代宗贤有开国中将苏静,少将苏京,大学教授苏水秀、苏希鲁、苏锦裕、苏宗科、苏慧民、苏新辉、苏朝晖、苏宇华、苏震、苏天美、苏秉均、苏富仁、苏东庄、苏俊良、苏鸿基、苏云良等16人。可谓人杰地灵,彪炳史册。